【拍卖价格】 林风眠(1900-1991) 0050 1958年作 难忘的年代 水墨 设色 纸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林风眠(1900-1991) 尺寸 68.2×68.2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58年作
估价
HKD  3,500,000-5,500,000
成交价
专场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拍卖时间
2018-11-24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8年秋季拍卖会
文献
1999年《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加拿大亚太国际艺术 台北 台湾 (图版,第213页)
2007年《体艳》太活艺术中心 台湾 台北 (图版,第63页)
款识:林风眠 (左下)艺术家钤印一枚
说明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亚洲 重要私人收藏
「一个美术工作者,仍然关在画室里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民群众,那创作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甚么用处的。」
—— 林风眠
处在20 世纪中西交会,内外思潮风起云涌的关键时刻,艺术家的观点与选择影响深远,林风眠曾说:「美术作品是时代文化的产物,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但终究是画家个人的创作。东西方的交流需要艺术家本人头脑的接受,任何融合和转化最终有待艺术家自己做出选择。」若说徐悲鸿的选择是学院式的写实再现,林风眠的选择就是以现代艺术作为中西调合的基础,以艺术家趋向个性化的表现,专注于呈现个人内在相对于社会与生活的表达与反应。50年代,当失序的「大跃进」风起云涌,林风眠就曾创作一系列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作品,画面充满压抑、灰暗与恐惧,其中《难忘的年代》难得保留至今,许多同类型作品已在十年文革浩劫中被销毁。晚年他提起画笔再度创作《噩梦》系列时,曾回忆道:「那是一种感想、回忆,那段时间我常常做一些噩梦。」这张作品以其独特的题材与表现主义式的风格,使它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利用现代艺术表达一种时代性及社会性题材的最早作品。
1958年,在「大跃进」的指令下,中国各地农村的「除四害」运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麻雀被认为专吃榖类而被视为一害,全国规定同一天,从城市到郊野,人们纷纷爬上屋顶用锣鼓、稻草人制造声势,让牠们仓皇飞窜,不能停留倦极而死,这场全国打麻雀运动,麻雀虽然除尽,却迎来连年蝗祸,反而造成生灵涂炭。林风眠目睹这起运动,在《难忘的年代》中一反习惯,使用灰暗深沉的色调、拥挤而平面的切割,以粗犷简略的线条描绘一张张扭曲的脸孔来呈现这个过程。画面情绪犹如毕加索《格尔尼卡》一般,在线条与笔触上充满动荡与激情,不安的情绪弥漫在整幅画面,传递出艺术家对于现实社会的主观感受。不同于设色淡雅的风景或仕女系列,林风眠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喜以干笔厚推,且更大比例的使用墨色掺于各色之中,制造灰暗的色感。构图方面,林风眠更以一种「三度空间」式的手法,创造一个无边无际如梦魇般的连续幻境,前景坠落的麻雀与闪动的幻影产生鲜明的层次,透过这种层次,现实与虚幻被成功地交织在同一个平面上,亦实亦虚,类似马格列特在《戈尔孔达》里的虚实对比,但林风眠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方式不着痕迹地融汇了这些西方现代主义后各艺术流派的特质,最终只为描绘他所生长的土地与人群。
1958年时,为响应「大跃进」的指导,林风眠曾与关良、吴大羽等人随中国美术家协会下乡参加劳动,《难忘的年代》即大抵创作于此时。面对辛苦的农务工作,林风眠因出身山村,个性朴实、喜爱大自然,下乡亲近农民,与他的一贯主张并不矛盾,反而使他的作品更具有社会关怀的深度。其实林风眠始终鼓吹艺术当与时代共生,而《难忘的年代》正以它独特的形式,表达了这样的创作态度,如同他当时曾感性地说道:「一个美术工作者,仍然关在画室里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民群众,那创作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甚么用处的。」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林风眠(1900-1991) 0051 京剧人物 水墨 设色 纸本

2021-2-24 21:33:28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林风眠(1900-1991) 0049 1957年作 紫藤瓶花 水墨 设色 纸本

2021-2-24 21:33:4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