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重逢
1978年,改革开放催生了“科学的春天”,也带来了文艺的春天。40年光辉历程,科学与艺术、创新与创业交汇成了中关村特色创新文化体系。文豪福楼拜曾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重逢。”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古典的艺术是庄严和神圣的,并非只是一种可有可无、供生活点缀的娱乐活动;古典的科学也是庄严和神圣的,并非只是一种被运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手段。今日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一样,当回到科学和艺术的本真状态,即自由的科学和自由的艺术状态,它们就必然会进入一种“美即是真”的境界。这正是科学与艺术内在联系之奥义。
“艺术中关村”活动以艺术家之笔触描绘中关村,实践文化与科技融合,展示中关村创新精神,诠释中关村创新文化。通过搭建艺术家与中关村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间的互动桥梁,以文化之力为科技发展赋能,为建设中关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六大计划
“艺术中关村”不光是一次展览、几场写生活动,而是一个平台,一个通过结合中关村的创新文化,搭建艺术家与科学家、企业家之间的互动桥梁,让优秀的艺术为科技发展、企业创新赋能,营造出一个科艺相通、科艺融合的良好生态体系,达到科技与艺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艺术家要以其优秀的作品描绘中关村,实践文化与科技融合,展示中关村创新精神。
(一)
每年举办两场规模化的艺术展览,一场在北京,一场安排在外地省市。
(二)
安排5到10场写生活动,不定期组织艺术家到中关村企业进行采风。
(三)
结合中关村创新文化项目,开展全国性巡展,将艺术中关村的成果在全国推广。
(四)
结合中央、市、区宣传口的重大项目进行主题性创作,积极发挥艺术为人民、为时代服务的理念。
(五)
组建艺术中关村艺委会与艺术研究院,为艺术中关村项目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六)
积极与国家艺术基金、市文资办、海淀区政府合作,共筹共建艺术中关村美术馆。
展览作品
艺术中关村展览一共展出作品200余幅,涉及国画、油画等。
参展艺术家
本次“艺术中关村-2018绘画作品联展”参展艺术家达30多位,来自各大美术学院,是国内中青年艺术家的代表群体。
媒体报道
艺术中关村项目自4月启动以来,相关新闻报道量达100篇,参与媒体40余家。

“艺术中关村”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迪·咖啡召开
- 0
- 4.3k

文化寻根作品欣赏-“艺术中关村”画家陶思旭老师曹雪芹纪念馆采风作品赏析
-
2018-7-24 22:28:21 - 0
- 4k

文化寻根系列-“艺术中关村”画家团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写生纪实
-
2018-7-21 0:01:41 - 0
- 3.9k

“艺术中关村”画家团赴海淀档案馆、曹雪芹纪念馆参观学习
-
2018-7-19 18:02:48 - 0
- 3.8k

文化寻根-"艺术中关村”三山五园园外园之海淀公园写生纪实
-
2018-7-16 13:15:20 - 0
- 3.9k

“艺术中关村"创业大街系列写生活动(第二场)在3W咖啡启动
-
2018-7-13 16:51:29 - 0
- 3.3k

“艺术中关村“活动正式启动
-
2018-6-3 13:11:30 - 0
- 3.5k

艺术与科技相逢---“艺术中关村”创业大街写生纪实
-
2018-6-1 0:28:33 - 0
- 4.1k

中关村创新文化沙龙-“艺术中关村”专题研讨会在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召开
-
2018-4-14 18:05:34 - 0
- 5.8k
活动照片
艺术中关村项目举办专题沙龙4场,组织艺术家采风、写生共计10多次。
海淀美术馆(北馆)简介
海淀美术馆(北馆)是北京市首家区属美术馆,坐落于北京海淀稻香湖景酒店园区内,占地5000平米,临湖而居,环境优美。美术馆拥有不同规格展厅3个,展厅面积2200余平方米;设有中央大厅、多媒体功能厅、创作室、贵宾室、美术图书文献中心、美术中心、艺术商店、茶吧等多种配套设施。是由专业人士策划运营,结合海淀人文精神,集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的展览、陈列、典藏;开展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对外交流和公共文化服务;并为艺术家提供艺术传播、艺术休憩创作和大众艺术交流的与稻香湖景酒店为一体独特配套馆体的综合新型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