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林风眠(1900-1991) 0049 1957年作 紫藤瓶花 水墨 设色 纸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林风眠(1900-1991) 尺寸 68.5×68.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57年作
估价
HKD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专场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拍卖时间
2018-11-24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8年秋季拍卖会
文献
1999年《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加拿大亚太国际艺术 台北 台湾 (图版,第161页)
款识:林风眠 (左下) 艺术家钤印一枚
说明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林风眠毕生在艺术中探索中西嫁接,作出了最出色的贡献,其成功不仅缘于他对西方现代、中国古代及民间艺术的修养与爱情,更因他远离名利,在逆境中不断潜心钻研,玉壶虽碎,冰心永存。」
——吴冠中《一代宗师林风眠》
林风眠作为中国20世纪现代艺术教育家以及中国现代艺术的开创者之一,在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他在静物题材中的探索更是一场对物象变形、构图分割与平面化、线形与光色的创新尝试,意图以中国绘画的特质形式与西方绘画题材进行调合;对林风眠来说,静物的探索也是一种对物象本质的探索,因为描绘自然是他追求艺术形式的重要基础。此次呈现的静物系列,皆出自其50年代的作品,属于上海时期(1951-1977)较早期的创作,代表了他致力于探索与调合创新艺术形式的成果。
出生于广东农村的林风眠,自幼喜爱绘画,19岁那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就读于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及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由于蔡元培的赏识,林风眠26岁便回国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他力排众议,首创中西合并的教学理念。1928年,再负责筹备国立艺术学院,出任首任校长。在教学生涯中,他力推新式艺术教育,主张从教育、理论、创作三方面推进中国的艺术改造。他以中西合并的教学形式,在这所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的摇篮里,引领中国走向一个新天地;并且将「中西绘画调合」作为一生追求的理念,从理论到实践,开辟了具现代美学意识的中国绘画新道路。
对西方艺术的取法,林风眠首重于对自然物象的如实把握,在他的艺术教育理念下,他相信对物象拥有扎实的描绘基础,是改革中国绘画长期侧重气韵而忽略形式的重点;即便学生是以中国绘画为发展方向,他也认为应先以素描为基础再进行中国绘画的学习。因此,透过对物象造型的深刻把握,林风眠逐渐由繁化简,截取物象的造型精随作为艺术形式的基础,并且尝试调合中西不同技法,发展他个人独创的艺术风格。在此件静物作品中,细长的花瓶与夸张的花束形成鲜明对比,显露出一种装饰性的意图,而白色花瓶、花束与深色背景三者的画面分割,使得构图趋于稳定。这种平面化且变形的静物表现其实取法了后印象派与野兽派的作法,并带有立体主义的色彩,其中毕加索的创作方式曾带给林风眠很大的启发。在林风眠的观念中,立体主义的审美基础是几何的,也因而他在几种画类上皆运用不同程度的几何以改变原有物象的造型;在静物系列中,更多的是对空间的重新分割,与戏曲人物系列偏重时间与动作的分割完全不同,类似的表现也出现在林风眠的学生赵无极早期的静物作品中。此外,林风眠也改变了中国画「计白当黑」的空间布局,反其道以「计黑当白」,在沈稳的深色背景上衬托饱满的亮色。这种在黑色背景作画的方式,其实来自中国漆画的改良,再次证明他与传统的深厚羁绊,在实与虚、色彩与空间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的平衡,为侧重笔墨气运而非色彩构图的中国传统绘画带来全新的气象。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林风眠(1900-1991) 0050 1958年作 难忘的年代 水墨 设色 纸本

2021-2-24 21:33:38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陈文希(1906~1991) 0562 苍鹭 水墨 设色 纸本

2021-2-24 21:33: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