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吴冠中(1919~2010) 0004 1988年作 白桦 镜框 水墨 设色纸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吴冠中(1919~2010) 尺寸 96.3×179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88年作
估价
HKD  12,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专场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拍卖时间
2017-11-25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7年秋季拍卖会
款识:1988 吴冠中(右下)
钤印:吴冠中印、冠中写生
说明 来源:
The Low Gallery

白桦林雪景的独特风光是吴冠中念念不忘的绘画对象,给人以造化钟神秀的视觉震撼,简约而又庄严。2000年,吴冠中在散文集《文心画眼》中将银装素裹中的白桦树喻为北国强劲的花朵,墨黑的树痕在一片茫茫白雪和银白色树干的映衬下仿佛一幅浑然天成的抽象水墨。他咏道:「白桦生长在水边,喜洁净,洁白的身躯修长而苗条,枝条柔软地下垂,若怀眷恋之情,人们比之为少女……有的树干苍老了,雪白的皮肤上裂开一条条长长的浓黑的斑纹,像挥毫在宣纸上的数笔焦墨,淋漓尽致……」

为了寻找白桦林,吴冠中自1981年起就特地长途跋涉长白山、新疆阿尔泰等地,观察写生白桦林。白桦树冰清玉洁、遒劲挺拔的姿态在肃穆辽阔的北国风光中,宁谧地传达着古道仙风的浩然之气,与吴冠中所钟情的不慕荣华、不图虚名、平淡求正的君子品质不谋而合。而与松树盘根错节的刚劲气质不同,白桦纤细光嫩的枝条又有着温柔动人的雅致风貌。吴冠中在旅途中听闻当地人传说白桦树皮专用作为情人书信,便曾形容白桦树干上的斑纹好似迷魅美目暗送秋波,其中体会都为艺术家作画时的心境增添了无穷诗意。
《白桦》(拍品编号4)创作于1988年。八、九十年代之交,吴冠中的作品由简趋繁,由淡渐浓,画面愈加深沉,层次感愈加强烈,亦见证了吴氏自具象到抽象,画面从淳朴简约到浓墨重彩的重要过渡。与1985年创作的《白桦》(图1)相比,本幅作品的笔触明显更加奔放自由,用色也更加大胆,墨色呈现出焦黑、苍灰、深灰、浅灰等多个层次,树枝的形态也变的愈加千变万化。而到了1993年的抽象作品《林间》(图2)中则可以明显窥见先前《白桦》的影子。可以说,吴冠中的抽象是不断总结提炼先前创作而收获结晶,体现他对形式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一往情深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
白桦树对于吴冠中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在画家眼中白桦林的线之结构与色彩对比在自然景致中最为突出,于是也最符合画家心目中的理想美学形式。在《白桦》中,画家将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付诸丹青,鹅黄、碧绿、橘红、墨黑掩映在枝桠间看似随意的点染,都是对抽象视觉体验的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似叶的绿往往附着于分枝,而轻盈的黄点则缀于绿影近处,细小明亮的橘点散布主杆周围,加上数片不着痕迹的淡红,明、暗、疏、密达到了完美的视觉平衡。吴冠中更在背景中大笔晕染出丰富的深浅层次,谙指白桦茂林的深邃,达到见木思林的效果。
在看似随意的笔触点染和画面布局中,体现着吴冠中对形式韵律感的非凡掌控。每一株白桦的粗细、远近都不尽相同,而画面却丝毫不显杂乱;全画以黑白竖线为基本构成元素,却丝毫不显单一乏味。黑白关系与色彩关系的整体对比系统体现出自然界的内在结构。运动中的笔触韵律不断的自我繁殖,在颤动中互相跟随,绘画从纯粹的模仿自然被解放。画家赋予了景物音乐般的严谨而丰富节奏感而得以令画面混沌中而富有秩序。20世纪初的极简主义大师蒙德里安在他的几何抽象作品中将这种音乐式的韵律感简化到了极致(图3),营造出了近乎工业化的几何意象。而吴冠中的作品,无论具象、半抽象到晚期的全抽象,都竭力从自然中提炼。《白桦林》似交响乐一般的节奏感不但来自数学格式,更来源于对美与自然的热爱。
「既成林,每株树身便隐现在林中,林成片,片上谁布斑点,是锣鼓之音,是抽象之形,是交响之林。」
「真实、具象、抽象都无定界,作者往返自由,唯逐真情实感。」
– 吴冠中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潘玉良(1895~1977) 0020 1956年作 裸女与镜子 水墨 设色纸本

2021-2-22 1:13:46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吴冠中(1919~2010) 0001 1976年作 山与村 墨水 纸本

2021-2-22 1:18: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