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北大的学者书法与文化书法

 

      艺术只认可经典,时间只铭记精品。古今一切不尊重书法文化美的游戏之作都将成为历史笑柄。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位学问浅薄者能够成为书法大家。同样,中国历史上没有单纯的书家,所有的大书家都是学问家,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莫不如此。黄庭坚追求书法之“韵”提出“去俗”,最佳途径就是多读书以使胸中有书千卷,因此推举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进而认为“今世人字字得古法而俗气可掬者,有何足贵哉?”古代士人或有家学渊源或出身科举,都有着丰厚的文化修养根基,使书法在古代中国达到艺术与文化的高度整合。

 

 

              一   20世纪初北大的学者书法

        北大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很注重艺术文化,蔡元培校长在五四前的北大成立了“音乐传习所”、“书法研究会”、 “画法研究会”。20世纪初学者书法高手很多:康有为、罗振玉、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台静农等人的书法作品已经被书法界认可为大家之作。北大历届老校长的书法虽难得一见,但细看孙家鼐(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许景澄(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的作品,中正平和,传统书法功力深厚。而北大严复校长、蔡元培校长、蒋梦麟校长、胡适校长、马寅初校长等的书法也颇有大家气象,其文化大家气息扑面而来。而李大钊教授的书法作品也颇具自我面目,文化品位当属上乘。

 

                                        孙家鼐 书法

 

许景澄 书法

 

严复 书法

 

蔡元培 书法

 

胡适 书法

 

                                     李大钊 书法

 

       书法可分成名人书法、职业书法、学者书法三类。其一,名人书法,书因人贵,其人的社会地位显赫,但书法法度不高,总体上未达专业水准,最后走向孙过庭所说“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其二,职业书法,他们按照书法的技法加以操练,线条和章法都很是自信,其作品有职业性的笔墨、笔法、技法,并以书法为生计,但限于文化地位和学识,学术水准欠佳,人文关怀精神维度不展,而大多成为技法的重复展示者。其三,学者书法(文人书法),这些书家大多以学术专业著称,书法是文化学术之余兴,不以书法为生的文化书法家,同时他们大多是某些学科的顶级学者专家,如沈尹默、于右任、郭沫若、赵朴初、启功、饶宗颐、欧阳中石等。他们在学术文化和书法技法都到了专业水准以上,成为中国书法的文化中坚力量。
       大学者们在学术界具有很高声望和影响、著述丰瞻、书艺精深。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等身的专著走近他们,同样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心迹(书法)走近他们的艺术世界。学者的学术思想已经广为人知,而他们境界高远的书法作品也应成为当代中国书法中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人们将在读其书观其字中,感到他们道德文章和艺术境界的双重高远。在学者书法中,可以真实地显现出学者书法的当代魅力——人格提升和精神超越!而且,在全球艺术中唯有书法是中国“独一门”的艺术形态。百年来北大学者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法的对话中,在书法技艺与文化多元价值整合中,在“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精神超迈中,为重新振兴中国书法并重建“汉字文化圈”而殚精竭虑。

 

      二  20年代北大“书法研究会”与沈尹默书法

       1917年成立的“北大书法研究会”说明,从古代中国转向现代中国中的“书法文化”重要性。著名教授沈尹默先生担任北大书法研究会会长,成为现代大学教育体制中最早的书法研究者。正是这份沉重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身份,使沈尹默终身致力于书法,在沉浸帖学的同时,又临写汉魏六朝碑版,花了相当的精力写唐碑,用碑的雄强美来调剂笔力的软弱。他50岁前后“中年变法”——花大精力致力于行草,主要是写米芾、虞世南、褚遂良,再上溯追摹“二王”书风。其间对“二王”诸帖下的功夫很深,在故宫博览了历代的法书名籍,情所独钟于二王帖学。沈尹默从全面吸收北碑和帖学的营养又转向专门攻“二王”,严守笔法,刻意古雅,气韵生动,笔墨清润,尽洗碑体难免的狂放粗豪,最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深得各界人士的喜爱。
       沈尹默与现代中国书法文化复兴是紧密相关的。沈尹默任北京大学教授,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还出任过北平大学的校长。沈尹默除了在书法创作实践致力于弘扬帖学以外,还花大心血以上海为中心培养了大量的书法精英人才,渐行渐远而影响了整个中国。沈先生不是把书法看成掌握写字技法,而是看重其文化学术研究的高迈性。只有进入研究的学术层面,书法才能进入出经入史。
       沈先生书法有三大功绩:一是沈尹默成为了现代书坛的领袖人物,具有新文化名人、学者、诗人等多重身份,而又全身心地在书法被边缘化时代坚持书法大业,努力实现书法的伟大复兴,为身体力行推进书法文化发展的第一人。二,重视书法研究会的研究功能,进而推进国际化书法的发展,促成了多次中日书法展,功不可没。三,把书法从晚清文人的馆阁体中解放出来,变成了20世纪中国书法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书法运动,尤其是上海书风受沈先生影响非常大。

 

 

沈尹默 书法

 

       沈尹默在笔法、笔势、笔意等书学理论上同样有精深的造诣,出版不少书论著作,撰写了一系列的书法论稿。他从微观的角度对书法艺术及其技法进行探索,建立了独特的沈尹默书法体系,不断推出新的著述。沈先生化古开今,在传承中创新,在阐释中发展,把笔法问题讲解清楚通透,对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50年代后的学者书法:季羡林、张中行、吴小如、金开诚、袁行霈

      五十年代以后,老一辈教授的作品功力深厚而目击道存:梁漱溟、叶圣陶、宗白华、朱光潜、冯友兰教授的书札,王力、沈从文、魏建功、俞平伯、游国恩、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周祖谟、侯仁之、吴小如等教授的诗文作品,更显示出学者们的深厚学养和人格风貌。书法家的标准不在于他是否加入了书法家协会,而在于他对中国书法的思考和推进的深度,以及创新和传承的力度。
      季羡林先生(1911-2009),在我眼中的形象一直是睿智而安详,渊博而谦和。他精通英、德、梵语、巴利语、吐火罗文、俄语、法语的学者,焚膏继晷,已超越常人的工作热忱而“止于至善”。季老对书法也有研究,不仅每天写书法,而且对书法的重要性看得很清楚:“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化。中国书法别的国家是没有的,日本、韩国都是中国传过去的。弘扬中国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弘扬我们书法文化。因为书法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艺术功能和生命陶冶功能。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季羡林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本身的建设,书法似乎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并不占很重要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季先生对书法没有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和学术尺度。恰恰相反,我在数次同他谈论学者书法中,能深切地感到他对中国书法作为国粹和中国文化独特代表的深度认同和身体力行地创作。

 

                                          季羡林 书法

       季先生对学者书法有颇为新颖的认识:“学者书法有自己的历史,起码清华过去有梁启超,北大过去有沈尹默等。学者书法不仅讲求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学者书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学者对汉文字的美化和文化化。从学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眼界。好的书法给人精神和身体带来双重好处,使学者身心健康。看怀素狂草,使人心花怒放,看邓石如书法,惊心动魄,看吴昌硕墨荷的笔墨,精神和身体双重振动!”
       张中行先生(1909-2006),可谓世纪老人中的大朴之人。他在文史领域中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只要你走近他的书法,就能感到其文思透过笔墨呈现心怀的魅力。如“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以古诗十九首句子,表达对生命飘逝的感悟,笔力苍劲而心中凄然;同样,他书写古诗十九首中“乐”的句子“立身苦不早,为乐当及时”,可以看到他“顺生论”的影子。可以说,张中行先生的书法是一种不表现技法的学者书法,在这种非炫技的朴实无华中,那些所谓的一味形式翻新的炒作,好像就少了些合法性。

 

                                          张中行 书法

 

       吴小如教授(1922-2014)丰厚的国学根基使得他的书法眼光很高,书法文化视野从高、从深、从精,具有宽视野、厚基础、大人文的书法文化定位。他坚持书法的文化性和中华性,大力推进书法而呼唤走向经典的书家——多年来潜心研习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米芾,在楷书方面用力最多的是颜真卿,其方正清奇的结构和用笔,颇有韵味。他坚持文人书法精神,即那种于温润中浸透人文感悟人文精神的,以及历代文人氤氲的文化氛围的书法形式,加上书写中国《四书》经典的内容,才是他所追求的。吴小如在北大研习经史子集的同时,深入品味六书古文字和历代法帖,在书法上用笔上深蕴二王典雅秀润,又能出入秦碑汉简的刚健古朴之中。

 

                                          吴小如 书法

 

       金开诚教授(1932-2008),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任北大书法所所长。金先生为北大书法所成立四周年题词:“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只靠北京大学‘金字招牌’吃饭。既然书法界是个名利场,那么我们的特色就在于偏不计较名利!我们要大讲为弘扬祖国的标志性艺术——书法作奉献,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奉献。我们一无人员编制,二无经济来源,三无活动场所;但‘至少我们还有梦’。我们还有笔墨纸,我们就要拿笔墨纸来做这个奉献之梦。”金先生很关心书法的国际交流,认为北大书法所提出“文化书法”,主要就是从事书法的国际交流,要将汉字的审美化书写国际化。先生对我说,书法必须要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当这么多的外国人学了汉语和汉字,拿起毛笔进行书写的时候,中国文化就如春风化雨般点点滴滴输出去了。
        袁行霈先生(1936-)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家学渊源深厚,从小就读诗书练书法,使其秀外而慧中。而他俊秀飘逸的板书,犹如一篇优秀的书法作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袁先生酷爱书法,他喜欢二王典雅之风,反对涂鸦乱写。其书法中正典雅,端庄飘逸。他喜欢一边欣赏古典音乐一边读帖。他说:“眼前是二王,颜柳,苏黄米蔡,耳边是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书法与音乐,中国和欧洲,颇有可以沟通的地方。巴赫与颜真卿的恢宏,贝多芬与苏东坡的雄放,肖邦与文徵明的俊逸,往往令我惊异其间的相似。当读到笔墨酣畅之处,又恰逢五音繁会之际,浸润在一片不可言说的愉悦之中,如痴如醉,物我两忘,不知时光之流逝。”先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学问、人品、艺术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袁行霈 书法

           四 80年代北大书法群体:李志敏、罗荣渠、杨辛、张振国等

       职业艺术家的出现的好处是对艺术的创新极为强调,专业的训练也日益完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可以说,中国出现了职业艺术家、画家、书法家以后,中国艺术的文化底蕴反倒消失不少。当代中国艺术如果丧失了文化,丧失了金字塔的底座而只要那个尖的话,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艺术家几乎没有单一的所谓职业艺术家,即使有所谓的职业艺术家,在当时的地位大抵也是不高的。只是到了近代,中国因袭现代西方才有了所谓的职业艺术家。
       事实上,学者必须要有艺术感觉,才能不萎缩他的创新性,生命灵魂才有灵性。而艺术家需要吸取学术文化,吸取思想文化的底蕴,才能使自己手中的形式线条具有勃勃生气,才能使手下的笔墨线条、起承转合中有大气盘旋的文化的魅力。北大就有几位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建树,而且在书法上造诣同样非常高。
       中国书协理事、北大燕园书法会会长李志敏教授(1925—1994),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协副主席。精研文史,擅长真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李志敏书法对张旭《古诗四帖》有精深的研究,笔法苍茫古朴,横向取势,强调书法意象之美,讲究因象而得意,因意而成象,意与象混而成书,得其意而意其象。其狂草作品借字成象,因文造境。志敏教授曾送我一幅作品——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用笔极为大胆,任意挥洒,笔走龙蛇,尽显大家风范。

 

 

李志敏 书法

 

       曾任燕园书法会会长的罗荣渠教授(1927—1996),是著名历史学家、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撰写、编著、翻译的著作共16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罗荣渠教授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温润大度,一派学者风度。他出身书香世家,其父罗文谟是民国时期著名书画家,他自幼受到熏陶,在书法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和非凡的造诣。他的作品显示了一种学者型的书法特色。部分作品是他个人自赋的诗词,如《返乡吟》等,多幅作品曾选送到海外展览。
       北大书画协会会长陈玉龙教授(1921—2013),东方学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书法艺术》、《天地有正气》等。陈教授认为,一个书法家,除了把字写好,还要重视书论,要让书艺和书论结合起来,提出书法“五感”,即立体感、节奏感、朦胧感、空间感和时代感:“立体感”强调的是书法应追求结构造型的凝重感,厚实、雄浑、壮阔,血肉丰满,此为书法艺术的筋络百骸;“节奏感”重在用笔气势,要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使书法形象既端庄又凝重,爽爽有神;“朦胧感”重在意境神韵,要深邃、幽远、含蓄、蕴藉,神藏笔底,元气淋漓;“空间感”重在书法的章法布局,要浩淼、空灵、冲淡,计白当黑,黑白互补,纳大江广川之势于尺幅方绢;“时代感”强调的是求变创新,要立足传统而不为古人所宥,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因此,研究书法必须提高到美学高度;研究美学,必须提高到哲学高度,应当以浓厚学养领字。
        美学家杨辛教授(1922-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毕生研究美、创作美、传播美,以美引真,以美导善。杨辛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创办了北大艺术教研室“首届书法研究生班”,考古系张辛教授等参加了教学工作。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选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北京大学名人手迹》等书,多次在北京和日本参展,并于1990年在泰山举办《杨辛泰山诗书展》。自书《泰山颂》诗刻石于泰山南天门景区和天外村。1998在美国旧金山、休斯顿市举办《杨辛书法艺术展》。20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钱绍武—杨辛书画展》。
       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张振国教授(194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书法研究所所长,日本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泰国留中书法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全集》编委,中国名人书画大展评委,多年担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常年从事书法教育工作,曾在北大开设《书法与文化》课程,并在首都其他高校和科学院等单位以及瑞士、德国、日本、泰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举办书展和传授书法。
       我认为学者处在书法界中心地位,是中国文化复苏和书法文化提升的标志。当代的文人书法,从沈尹默、于右任、林散之到季羡林、姚奠中、张中行、袁行霈等,无一不是大学问家。学者进入书法界,把文化感悟、审美逻辑、清明理性,乃至大的跨国文化背景搁到书家前面。反过来,书法文化也让学者群体体会到艺术感受。书法失去了学者,失去了广大的高校,失去了宽广的文化,必然没落。什么时候各个大学的教授敢于挥毫,可以与书法家一块同堂的挥笔,我认为是中国的福音。

五  技进乎道:北大书法所提出“文化书法”的意义

       2003年11月8日的北大书法所的成立,标志着北大第一次确定了书法艺术学科的应有地位。北大书法所的前身是百年前的“北大书法研究会”,北大书法所要坚定不移地扛出沈尹默书法文化这杆大旗,秉承沈先生的书法精神,对书法文化进行研究,纠正时下书法界的歪风。北大书法所倡导的“文化书法”理念是:“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没有文化的书法仅仅是技法的展现而没有真正的生命力。那种仅仅张扬个性的奇思怪想的所谓反美学书法,同样违背了书法的文化精神。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缩影。北大百年的书法历史同样值得梳理。可以说,古代张扬的是“文人书法”,很少有“职业书法”家,就连“三大行书”的创作者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都不是职业书法家,而是将军、大臣、文豪。在中国古代书法家最优秀的群体中,体现的是文字与书法、国学与书法、自然美与书法、古琴与书法、书法与人格、书法与精神世界的极其复杂的关系,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有“大气盘旋、不可端倪”的惊世骇俗,才会有“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勃勃生命力!只有在书法中写出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家国情怀的铭心刻骨,才能从小小素笺中感受到方寸之间的寻丈之势。
       北大书法研究所提出“文化书法”教学的十六字理念中,“回归经典”强调必须走一条学习经典、传承经典、创化经典的正路;“走进魏晋”意味着将以魏晋书法自觉时代作为书法教学的重点,并由此展开对整个中国书法史的把握;“守正创新”意味着只能取法乎上,转益多师,要求北大书法发展方向正,走一条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的主流道路;“正大气象”则要求具有在大时代语境中的书法美学原则是大气象大境界。这一高标准要求师生深入进行传统文化理论教学,全面讲解中国书法理论知识,针对学生书法创作中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拓展视野,全面提升创作和理论水平,致力于拓展“文化书法”的理论内涵,不断进行书法文化实践,注重东方话语的跨文化国际眼光,在“回归经典”、“走进魏晋”的过程中坚持以“守正创新”再创新的书法经典。
       北大书法所中书法教学中重视技艺的同时,强调真正的书法家不屑于翻来覆去玩技法,而是在精研书技之同时,努力提升人生修为境界,借助技艺表达对文化审美高度的超越。我们不欣赏一些人练书法,不去临经典“法书”,而是去练当代书家的字,甚至练自己老师的书法。忘记了书法的要义是“以手指月”——学生通过老师的手指(现象)去看到月亮(经典之本体),而不是去看老师的手指。在这里,月亮就是传统历代的法书及书法经典,描摹得越像老师而离书法经典越远。取法乎下,得其下下。我们都应该对文字和书法心怀敬意,倍加珍惜,远离为伪劣书法和心造幻影书法,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审美和经得起历史文化仲裁的真正书法!
      北大书法所致力于教学和培养书法高端人才,共招博士生、硕士生十几名。招收硕士研究生班共四届将近二百多人,招收书法精英班共四届二百多人,还招收书法与美学访问学者百余人,全部加起来共培养五百多名书法专业人才。学员中有近60名先后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中,中书协理事有近十名。出版《北京大学书法所文化书法丛书》7部(北大出版社),出版《北大学术书法研究生书法精品集》20部(荣宝斋出版社);主编《北大书法报》近十期,创办北大书法刊物《文化书法》(出版发行);开设“北大书法艺术网”网站;召开国际书法会议和举办国际书法展数十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并组织师生出访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捷克、印尼、古巴、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国并举办书法展和书法文化讲座,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组织北大师生书法国内各省市巡展,传播文化书法理念。
       历史无数次提醒我们:文化定输赢,和谐救人类!胸襟格局境界最终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霄壤之别,文化自信和艺术自觉最终决定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高下胜败。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

耗资7亿美元:这个“灰盒子”将成北欧最大博物馆

2022-4-7 11:14:07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

展讯 | 跟随周松个展走进“质·能(Mass-Energy)”宇宙

2022-4-12 18:21: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