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黄孝逵(B.1946) 0258 2011年作 维园六月 水墨 设色 纸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黄孝逵(B.1946) 尺寸 241.5×71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2011年作
估价
HKD  100,000-150,000
成交价
专场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 (日间拍卖) 拍卖时间
2012-11-25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2秋季拍卖会(二)
钤印:黄;孝逵;六月;无齿徒;香港特区三等公民
说明 参阅拍品资料 ›
拍品说明
绿云师从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及现化水墨画领军人物吕寿琨。周氏之作品可分为四个皆段:一是50年代的临摹期;二是60至70年代中期的衍化期;三是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自我表现期;四是90年代的再变期。70年代中期面对丈夫及吕寿琨老师的离世,周氏开始进行重墨画尝试,意在寻求一种浑然之气和庄穆深厚的压力,以渲泄个人内心的忧郁。周氏以积墨法,用淡墨在宣纸的正反面进行层层渲染,从而得出浓厚柔实的黑色。由于黑色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此时期作品有「黑画」之称。 《生命之跳动》(Lot 257)是「黑画」的代表作,从画作上的轻微的色彩应用,可以推测作品应为「黑画」的后期创作,反映艺术家心境的改变,郁结的消除。《生命之跳动》以开天辟地的气势,挥舞巨笔,以浓墨呈现一片蕴含力量的流动色面。隐藏的力量从下而上爆发,产生一道透光的长线,牵引着周边蜿蜒的长线和卷曲的云雷纹,纤细的线条描成由根须或神经缠绕的圆球,明暗与轻重对比产生诡秘深奥的视觉效果。别具匠心的红点和薄薄的彩蓝色,俨如盘古初开,宇宙万物所承载的生命力量。 香港独有的历史背景以及自由的价值观造就共融的社会,以至在艺术创作上能容纳敏感的题材。1978年从上海移居香港的黄孝逵,自1990年代积极参与香港艺术发展,曾获香港艺术双年展及全国美展奖项。作品《维园六月》(Lot 258)以黑、白、黄交织的圆点代表参与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纪念六四事件晚会的市民,手上高举的点点烛光。修长的维园球场,如沿着北京故宫纵轴线而兴建的天安门广场。作品彷佛超越时间、空间,把点点的烛光汇聚成照亮整个城市的灯火。 朱楚珠拥有扎实的国画训练,曾师从岭南派大师赵少昂,掌握中国水墨博大精深的笔墨法规;同时她于60年代接受过西方艺术正式的训练,了解西方艺术历史、构图、造型、颜色、空间呈现等理论。回港后,则选择循水墨的方向,发展其个人艺术风格。从王无邪、朱楚珠等于50至60年代出国学习西方艺术的香港艺术家,最终回归水墨创作的选择可见,对比西洋画、传统国画两个极端,水墨发展的确存在相对广阔的空间。艺术家企图在这范畴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负笈北美归来的朱楚珠拜师杨善深,她集中钻研泼墨山水,细心发掘水、墨、宣纸、色彩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朱氏反复推敲、研究水墨渲染、宣纸渗透效果,以表现色彩、光影这些瞬间即变的现象。在尺幅宏大的《涟漪》(Lot 259),艺术家以泼、擦、染、拓的技巧形成丰富的宣纸渗透效果和新的肌理。水一直是朱氏主要的创作题材,水的穿透性使物像通过光的折射产生倒影,倒影又随水的动态而转变,产生虚实穿梭,光影交织的效果。朱楚珠把变幻万千的宣纸渗透效果和水中倒影结合,创作出色彩多变,充满时代精神、节奏和韵律的佳作。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席德进(1923-1981) 0253 1968年作 河畔村庄 水墨 设色 纸本

2021-3-26 12:23:47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诸家(1634~1708) 0949 1687年作 山水 (四幅) 镜框 扇面

2021-3-26 12:24:3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