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席德进(1923-1981) | 尺寸 | 68×44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68年作 |
估价 |
HKD 80,000-12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 (日间拍卖) | 拍卖时间 |
2012-11-25 |
拍卖公司 |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2秋季拍卖会(二) |
签名:席德进 | |||
说明 |
出处 亚洲 私人收藏 参阅拍品资料 › 拍品说明 1943年,林风眠创立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下称国立艺专)因战乱的缘故,迁至重庆盘溪,让出生于四川省的席德进得以接受纯艺术教育。1945年席德进选了林风眠的教室专攻西画。林老师对后期西方艺术如立体主义、野兽派、抽象艺术的热爱,启发了国立艺专的学生在艺术上寻找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埋首在学院及写实主义的阴影。在国立艺专这个艺术摇篮,席德进接受了长期严谨的素描训练,掌握了光、影、形、线等基本元素。席德进在国立艺专学习时曾说:「练得好,就能像林风眠老师的功力那么深,要什么线,什么形,都能稳拿。」因此,席德进一直追求线条的熟练和造型的精确。《女人像》(Lot 332)以炭笔单一的绘画工具,通过交错的线条,阴影,把女人的五官、外形以至神髓活灵活现地表现,充分体现席德进扎实的绘画功力。 国立艺专提倡的写生训练深化了艺术学生与大自然的关系,这种来自个人的体会,促使艺术学生从大自然取得无穷无尽的灵感。风景水彩画是席德进持续研究的方向。他从水彩、油画、水墨、素描不同的绘画工具互相吸收经验。自60年代末,席氏开始临写汉碑帖,建立出粗壮且简洁有力的线条;自1970年代,席氏不断尝试水墨的创新,他通过现代的思维和生活体验,重新审视风景、花卉这些传统题材。作于1968年的《河畔村庄》(Lot 253),席德进以修长的立轴拉开近景的小屋和远景河流的距离,铺陈无止尽的空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硫璃脆。」 —杨绛 (中国著名文学家) 1975年《彩云易散》(Lot 250)通过水彩晕染的色块和水彩色线,把线与形的关系呈现。在青花绿色、彩蓝色、橘红色的水彩晕染上,席德进利用同色或是对比色的线条勾勒小船的形,这种用线的技巧在视觉巧妙地把小船拉至水面,产生三维视觉空间。《赭红古屋》(Lot 251) 以简洁有力的黑线描写古老屋舍的建筑结构。赭红色的墙垣对比鸡蛋黄色的花圃为原来沧桑的老舍,添上朝气。《远景》(Lot 252)不仅把握了景物间清晰的层次关系,半透明的水墨晕染创造出光影变化。精湛水墨技巧表现出东方的情趣和墨韵。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