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的《睡莲》2.2亿元成交!然而他的印象派花园比画更动人

纽约时间11月11日晚,

2018纽约佳士得

“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现场,

全场最高价来自莫奈作品《睡莲池》,

最终以2800万美元落槌,

2018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现场

加佣金成交价为3181.25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2.2亿元),

为一名亚洲买家竞得。

克劳德·莫奈《睡莲池》,1917-1919年

《睡莲池》是莫奈晚年的作品,

这个完全在自己花园完成的作品,

将莫奈毕生热爱的园艺和艺术合而为一。

观看莫奈笔下的睡莲,

无论你是有意驻足欣赏,

还是无意间掠过,

总会有股力量,

将你的思绪轻轻揽住,

那种力量很微妙。

就像一丝薄纱,

轻柔地滑过你的肌肤,

你会慢慢抚摩那块,

看似被侵犯的神秘领地,

细细回味那美妙的瞬间,

也许这种感觉会很快消逝,

也许永远不会。

莫奈曾说:“我花了不少时间了解我的睡莲,当初栽种的时候只是纯粹为了乐趣,并没有打算以它们入画。

我在顷刻间发现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原来我的池塘是多么的美妙——随后我便开展绘画的历程。自那一刻,我几乎再没有其他绘画的题材了。”

而莫奈的天才美学,

不仅发挥在了画作上,

也留在了造园上。

位于巴黎以西70公里的莫奈花园,

是他生活了40多年的仙境。

如今,

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前来一睹这里的美丽胜景。

1883年莫奈乘火车路过小镇,

被当地宁静的氛围深深吸引,

决定定居于此,直至1926年逝世。

莫奈买下房子后,

把重心放在了打造花园上,

想造出属于自己审美的那座花园。

最多时,他曾雇了5个园丁,

他自嘲,“我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花园里”。

而在造园美学上,

他挑战了传统的法式园艺,

不同于凡尔赛宫的几何对称,

莫奈的花园多了些东方趣味。

他在花园里,

种了各种日本引进的花草,

这是他的“阳”园。

东方美学讲究阴阳和谐,

于是他还需要一个带水的“阴”园。

莫奈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我在寻找,想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

向最大的神秘挑战,建一座水花园。”

于是他买下铁路另一侧的土地,

建成水园,并在水园中,

建了那座著名的日本桥。

而水中,

则种满了他喜爱的睡莲。

在此居住的岁月里,

莫奈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

完成了《睡莲》和《日本桥》系列。

晚年的莫奈更是足不出户,

常常把画架支在水边,

一连几小时观赏睡莲。

而步入莫奈的宅子,

会被他温柔自然的室内美学,

所感染和打动。

他对色彩的细腻运用,

在他的家中也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当年刚搬来吉维尼小镇的莫奈,

并不受当地居民的待见,

当地人世代务农,过着中世纪的生活,

并不认为画家是一种正经职业。

莫奈在当地人眼中,

是个巴黎来的不速之客,

是个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的怪人。

当莫奈要扩建睡莲池时,

当地村民们甚至抗议,

认为他的奇花异草会污染河流,

危害村民们的健康。

不善言辞的莫奈,

只是选择默默坚持,

精心在家中造园和绘画,

奉上了一幅又一幅佳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

吉维尼小镇却对莫奈充满感激,

当年那个怪人造的这座美丽的花园,

为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零排放创汇。

莫奈说:“我能成为一个画家,

或许应该归功于这些美丽的花朵。”

在隐居于此的过程中,

莫奈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不仅成为印象派之父,

更成为现代绘画的先驱。

1911年,

爱人爱丽丝去世后,

悲痛不已的莫奈,

唯有在他的种植和绘画实验室里,

寻找心灵的慰藉。

第二年,莫奈重拾画笔,

不久后他被确诊患有白内障。

此时的他,几乎已分不清色彩,

只能靠颜料管上标的字母来辨别颜色。

但他住的屋子周围,

放眼过去全是绿色,

还有着遍地的野花,

一打开窗,阳光,

就会照满整个屋子。

有如此美好的风景作伴,

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此生足矣。

1926年12月5日,莫奈永辞人世,

1895年批评家布劳内尔写到:

“莫奈的花园与艺术,

已经成为了自然本身。”

幸福虽不能永久停留,

可是当它满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

我们唯一该做的事,

就是安静地坐下来,

视察它,享受它和感激它。

你若去到法国,

你若爱花,爱美,爱艺术,

何不去莫奈的花园走一走。

人已赞赏
艺术与生活艺术市场

学摄影布光,你必须了解中轴线

2019-1-13 23:42:22

艺术与生活

2018 那些有故事的照片

2019-1-13 23:44: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