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子评论 | 四位评论家评王家增的创作转向

 

艺术家王家增本次在白盒子艺术馆所做的新展,选择了“物”作为他的思想传达媒介,这个“物”就是褶皱的金属物质。他摒弃以往连续涂抹方式来勾勒建筑与建筑承载的空间,转换表达形式,利用金属元素,用铁皮和钢板制作的类似装置的作品,描绘了一座由废气工业产物勾勒而成的“幻城”。自展览开幕以来,这批全新作品受到众多评论家、策展人的关注,著名评论家汪民安、王春辰、牛宏宝及何桂彦分别撰写文章,就王家增的创作转向,以及为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意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展览评论
Exhibition review

 

 

 

汪民安:褶皱是王家增创作空间的扩张

 

汪民安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理论家

 

王家增作品 / Wang Jiazeng's Works

 

 

王家增之前的作品相对来说更为具象,平面,一看便知画面的内容,而且材料都是布面或者纸上的油画或者版画。但是这批新作品与之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我刚看到的时候,认为这批新作还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因为其带有一种神秘的气质,他是用铁做出的这些作品,但是他为什么用铁弄出形态各异的褶皱,这个褶皱为什么是到达这样一种程度就停止了,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因为他还可以继续捶打它,做出更多的褶皱或者也可以更平面。

 

这批作品和他之前的版画和油画作品有一个绝对的断裂,但是我是非常理解的。因为我对其一直以来的创作脉络都保持着关注,他的每一个系列作品之间有一条不断发展的线索,直到推演出这批金属材料作品。从十多年前《工业日记》中被囚于铁笼的人,再到《城迹》中一派颓败的城市与工厂的废旧机械,以及最近几年创作的《无名之地》中萧索和辽远的景象,某种意义上他的作品是从人的衰败到工厂的衰败,再到城市的衰败以至于到我们整个地球的衰败,这是他画面在空间方面的扩张,这是他的一个反思,但是在今天他做了这样一批作品,我觉得他恰恰是回到了创作源头,对纯粹艺术语言继续探索。他不断的思考,态度非常认真,相信他以后还会有更深刻的作品。

 

物的褶皱 系列 / The fold of objects series

金属综合材料 / Metal material

85.6×120cm

2018

 

 

 

王春辰:怀疑论者的挽歌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

 

白盒子展厅 作品呈现 / Presentation of works

 

 

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是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的,新物质材料的发明、创造、生产、应用作为时代标志,比如历史上青铜器、铁器的使用有数千年,一直到后来工业文明出现钢铁材料。钢铁材料有其特定属性,它包含了现代人类社会所有的智慧、知识和社会结构,背后是一套系统,它是一个群体社会组织的行为产物。钢铁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对当下的中国产生极大的影响。

 

王家增这批新作的创作材料来自于工业,来自于沈阳的铁西区的钢厂,有很强的地域属性。东北曾是中国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区域,因为曾经被日本占领,这个地方在近代历史上不被承认,不承认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它又摆脱不了这个区域不光彩的历史影响,本身又拒绝这样的历史文明的身份,这就是怀疑论。东北近百年的工业发展史,所产生的纠结、无奈,甚至是一种伤痛,反映出中国和现代文明的纠结和尴尬。王家增用这样的钢铁材料去创作艺术就是一种怀疑论者的回应。

 

物的褶皱-21 / The fold of objects-21
金属综合材料 /
Metal material
150×180cm
2018

 

 

中国当下正进行经济调整,而王家增在东北成长,并且有工厂工作经验,他知道这种变化,给当代社会带来的处境和尴尬,所以他的这批作品是对当下性的反思。现代文明,它应该给我们带来千家万户的幸福,但相反现在带来的结果却是倒闭、工人下岗;铁疙瘩铁器都包含这些人的辛酸泪水,甚至是苦难、一家人下岗,他们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钢铁企业,献给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基础材料和物质生产力上。这就是物质发展的规律,钢铁制造业倒闭,附带的企业和附属的产业全部受到严重波及,这样一个具有现代文明标志的东西反而衰败和衰退,这恰是怀疑论者对文明的怀疑,对一个应该具备的社会的价值的怀疑。面对当下社会的冲击和深刻的历史记忆,王家增用作品表现对这些事物的哀悼、祭奠和内心的忧伤。

 

除了材料的社会属性,在艺术语言上,也突破了王家增自身艺术的边界,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内,把金属材料纳入到创作当中,又往前走了一步,这值得给予积极的评价。国内很多做金属材料的艺术家通过简单的堆砌和焊接来创作,而王家增恰恰把材料本身它的形状进行揉、折,它凸显的是语言上的一种突围。它有结构与转折,这种转折不是语言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包含了情感、岁月、青春、泪水、家庭,当然也可以说它也包含了死亡、消亡、消逝,这个褶皱是折在这里面。所有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的伤痛都折在这个金属片里,那么这样的作品它就具有了时代性,当下性,和作为艺术家艺术表现的担当性。

 

这是以个人、以融入社会、介入社会、以个人的视角观察这个时代所发生的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时代当中被包裹,被褶皱。那么王家增的艺术语言自身就具有时代的属性,这种金属材料就是最具有当代性的一种突破和表现。

 

场域 系列 / Field series

金属材料 / Metal materials

55×70cm

2018

 

 

 

牛宏宝:王家增的褶子

 

 牛宏宝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视频截图 / Video screenshots

 

 

王家增,一个版画出身的艺术家,一个在过去十几年间曾经以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败和遗留的工业废墟为主题创作版画和油画而著名的艺术家,最近的创作却踏进了“褶皱”的陷阱。他即将举办一个名为“物的褶皱”的展览。

 

褶皱,到处都有,脸上的皱纹,皮肤的松弛,大脑的叠层,岩石层的重叠,揉起的纸团,迷宫,但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一个法国思想家,一个不太让人信任的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则把这个普通的现象,提升为了一个普遍的、拓扑学的空间关系概念,认为褶皱无处不在,小到单子之间的关系,大到宇宙……在德勒兹看来,空间和时间并非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那样是线性延展的、规则的,而是折叠、叠压、迂回、多层复合的。德勒兹的褶皱概念是从莱布尼兹和巴洛克艺术的交叉重叠的结构中获得启示而形成的。

 

物的褶皱-7,金属综合材料,85.6×120cm,2018 / The fold of objects-7, Metal material
物的褶皱-3,金属综合材料,85.6×120cm,2018 /
The fold of objects-3, Metal material

 

王家增显然从德勒兹的褶皱概念获得了灵感。不过,他把德勒兹的褶皱概念从一种普遍性的拓扑空间关系转换到了中国旧工业区的当下现实中,展现了褶皱的新的含义。他的《物的褶皱》的Video,有好几个片段,但均是在一个被废弃的工业区内,一辆运货车在一张铁皮上反复碾压,一个工业废品收购站内不同的工业废弃物堆叠在一起,一架车床在废品站正在加工铁栓,长满荒草的厂房,颓败中的建筑物……尽管看不到任何权力,但碾压、叠加、颓败等等,无形中显示了力量的无所不在。这些片段的影像,以碎片曝露碎片,以废墟展示废墟,似乎在抗议,抗议无所不在的力量所制造的褶皱以及像褶皱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似乎有表达了一种无力的虚无感,褶皱夹层中的促狭。

 

物的褶皱-9,金属综合材料,150×300cm,2018(左)/ The fold of objects-9, Metal materia

l物的褶皱-10,金属综合材料,150×300cm,2018 / The fold of objects-10, Metal material

 

这批作品的另一种类型,是用铁皮和钢板制作的类似装置的作品。不过它们采取了一种架上作品的形制,被挂于墙上。艺术家通过锤击、焊接、打磨,制造了一个个物的褶皱,这些褶皱物没有确定的、规则形式,或者是一种无形式的形式,所以不能看做是雕塑,但却具备雕塑的基本样态。每一条物的褶皱都成了施加的暴力与物的物性的抵抗力之间争斗的赤裸裸体现,使每个面临这种褶皱物的人,都能感受到赤裸裸的强力的无所不在,仿佛这些强力就是加诸于观者自身的。这样,褶皱物就与观者之间构成了一种隐喻关系。

 

福柯曾经说过,规训的每一鞭击都是直接落在身体上的。王家增的这批作品则告诉我们,强力不仅落在身体上,也会通过落在物上而对人形成震慑。这样,王家增的这批作品,就有了哲学的意味。它们是当代的观念艺术,将人们带入到了对物与权力的思考之中。

 

物的褶皱-13 / The fold of objects-13 

属综合材料 / Metal material

40×50cm

2018

 

 

 

何桂彦:审美的褶皱,观念的褶皱

 

 何桂彦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

 

物的褶皱-16 / The fold of objects-16

金属综合材料 / Metal material

40×70cm

2018

 

 

现代主义曾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形式的自律,通过语言、媒介、平面性等要素,建构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是精英主义的,充满乌托邦的,也是一个审美的世界。虽然它很完美,充满了理想,但它的问题是根本无力介入现实,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那就是缺乏当代性。不过,现代主义仍然留给我们丰厚的的遗产,那就是解放了主体,解放了媒介。如果从媒介的角度将,那就是将媒介的“物性”,以及“物”本身提升到核心的地位。

 

王家增这批新作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对这些铁皮、钢板进行形式与观念的转换,换句话说,就是从媒介的“物性”出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注入新的内涵。当然,艺术家的工作不仅仅限囿于材料的转换,而是过去创作观念的自然衍生。王家增长期致力于表现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及工业时代的变迁留下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历程。其作品可以围绕多个关键词展开,譬如工业化、异化、寓言、废墟、历史现场等。在众多的主题中,工业时代的变迁,及其对人的生存现实与精神境遇的影响,始终是他最为着重的。与过去的作品比较起来,这次在白盒子美术馆的展览,主要的变化是在作品中,“人”是缺席的,在场的仅仅是这些“物”。与此同时,“物”的存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汪民安先生的说法,就是在“物的褶皱”中完成了观念的表达。

 

物的褶皱-4 / The fold of objects-4

金属综合材料 / Metal material 

85.6 x 120cm

2018

 

 

如果仅仅是“物的在场”,作品始终会弥散出现代主义的气息。与过去对“物”与形式的表达不同的是,在这批新作中,王家增力图将挤压、焊接、打磨,以及各种各样的褶皱注入观念性。一方面,艺术家强化了创作过程中的时间性与身体性。作品的目的不是“塑造”,而是身体与“物”的较量。当然,从语言生成的方法的角度,这与艺术家的版画家身份也有直接联系。另一方面,就是赋予“物”以某种身份。最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对其“编码”。在王家增早期的绘画作品中,曾出现过许多被编码的人。于是,数字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视觉符号。当然,数字可以表征不同的意义,可能与计算相关,与生产相关,与消费社会相关。然而,一旦涉及对人进行编码,就必然会联想到对人的异化。此时,编码也就意味着是一种规范,一套权力话语,甚至也会赋予被编码的人与物以一种身份。借助数字的编码,钢板或者这些物品多少会被拟人化,亦即是说,对于钢板和褶皱来说,挤压、焊接等行为实质是充满暴力的。于是,褶皱的在场,虽然它看上去很美,但同时也将创作过程中的“暴力”赤裸裸的呈现出来。

 

在作品意义生效的过程中,观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意义来源。作为一个物,作为一个客体,褶皱是被动的,是被看的对象,是无法证明自身的。不锈钢的镜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媒介。一旦观众站到面前,褶皱的内在生命才被激活。于是,它的质感、媒介属性,它所蕴涵的审美,它所承受的暴力……因为观众的瞩目与观看,开始具有了不同的意义。

 

场域-2 / Field-2

金属材料 / Metal materials

55×70cm

2018

 

 

 

 

展览现场回顾
Review of Exhibition Site

 

 

展览开幕现场

 

主展厅

 

一楼西侧展厅 作品展示

 

一楼东侧展厅 作品展示

 

一楼展厅 作品展示

 

 

王家增(Wang Jiazeng)

 

1963年   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92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

1993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技法研修班

1992至2011年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  教授  

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绘画系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个展 (部分):

2018年《无名之地》  筑中美术馆  北京

2017年《无名之地》  上海半岛美术馆  上海

2016年《城迹》         中国产业金融博物馆  沈阳

2015年《王家增作品展》   悦美术馆  北京

2015年《城迹》王家增作品展    中国金融博物馆  北京  

2014年《工业印痕》   高士画廊  台北

2014年《工业日记——王家增油画展》济南美术馆  济南

 

公共收藏:

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杜塞尔多夫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版画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

 

 

 

 

 

人已赞赏
艺术市场艺术教育

江宏伟 | 辛辛苦苦以为造型能力变强了,人家却认为你过时了

2019-1-11 15:06:38

艺术与生活艺术市场

匠人百科|雕刻艺人朱小军:万事成败之道,在于精细之理

2019-1-11 20:18:5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