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吴冠中(1919~2010) | 尺寸 | 69×74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RMB 2,000,000-3,0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闻妙香斋藏画 | 拍卖时间 |
2019-12-02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
【著录】《吴冠中画册》,图版7,轻工业出版社,1986年4月。 | |||
【印文】冠中写生、八十年代 | |||
说明 |
艺术品的来源、创造与冲动,都与感情有关。当时的画家都是有感而画,当然有些是奉命画的。到后来,不是任务的,不是画院里的,多半都是很市民的。艺术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感情的冲动。画家要主动地画,冲动地画,是用形式表达一种感情。他有话要说,有感情要传达。真正好的作品是传达感情、流露感情的。技法各异,是因为感情各异。超越技法,才能突出感情。感情所产生的能量比技法所产生的能量还要大。比如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虽然画有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却不多。有些被淘汰掉的画家画得也很好,和那些名家拉斐尔、达芬奇等人的技法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却没有留下来呢?同样的技法有的留不下来,主要就是一个情感问题。情感的深度、广度以及所产生的反映,对后代的影响、延续等等,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说,当时的感情与后代的感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技法在变,古代的技法和现代的技法差异很大,而感情却有连贯性,真正的人性和感情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艺术作品流传久远的,依靠的是它的感情,真正的人性被抓住了。文学作品更是这样,唐诗宋词元曲留下来的都是比较动情的,包括李清照等都是“情圣”。李清照留下来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情永远是打动人的。 ——吴冠中 五十年代初,他从巴黎仰望东方升起的红星,就满腔热情地奔回祖国,三十余年来,在花开花谢几经风雨的百花园中,吴冠中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新鲜活力,他从不理会岁月在他紧握画笔的勤劳的手上刻下的皱纹,而是老当益壮地走遍大江南北,东寻西找,采摘花蜜,酿成美酒,奉献给中华民族从未有过的伟大新时代。 我们爱看他的画,就因为它把我们从当代生活中有意无意间储存在记忆中的一种美感,一种似曾发现而又模糊的意境,艺术地鲜明的再现出来,使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好像它说出了我们埋藏在心底尚末编织成语言的话。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