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不得不瞻仰的博物馆“镇馆之宝”,最后一个最耀眼

我国的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四大类,目前为止总数量接近五千,其中有四千多所已经免费向大众开放。《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要达到每25万人就拥有一家博物馆的覆盖度。

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能更便利地前去参观。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能够亲临场馆感受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目睹千百年留存下的艺术瑰宝,无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今天油画酱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各大博物馆中不得不瞻仰的镇馆之宝,对它们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先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去看的时候就会有更深入的体会啦。

首都博物馆: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这尊观音菩萨像出土于1955年的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高67厘米,头戴宝冠,姿势自然优美,呈观水中月姿势,故称水月观音。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又叫兽首牛角杯,不仅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国之重宝。专家都不能弄清制作它的材质究竟为何物,甚至全世界都找不到同类材料。

内蒙古博物院:鹰顶金冠饰

是国内目前已发现的唯一一套完整的“胡冠”实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匈奴文物艺术珍品。整个冠饰戴在头上不仅金光熠熠,而且稍一晃动,雄鹰的头尾部便会摆动起来,栩栩如生。

湖北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世人尊其为“百兵之祖”,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课本上就学过。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河北省博物馆: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穿戴金缕玉衣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古人认为人死后穿上这样的衣服可保尸骨千年不朽。

山东博物馆:东平汉墓壁画

东平汉墓壁画是在山东东平县发现的,它是山东省发现最早且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笔画,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十分罕见。

上海博物馆:东晋王献之行草《鸭头丸贴》

全帖用墨枯润有致,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是王献之十分优秀的行草作品。

安徽省博物馆:楚大鼎

1933年寿县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在抗战时期曾经被转移到重庆,因体量过重,几经辗转文物出现了很多划痕。

西藏博物馆:双体陶罐

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整体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纹饰精美,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

中国国家博物馆:万历孝敬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

美轮美奂耀眼夺目,令人感到惊艳。这件凤冠总共镶嵌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重量达到2320克,欲戴王冠先承其重,果然是真理呀!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市场

喜报!许广专《老伴》获第七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复评入会资格并收藏

2018-12-8 10:51:28

媒体关注艺术市场

天天霸占热搜的“高级脸”,到底为什么高级?

2018-12-8 17:57: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