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峰:苍鑫艺术的启示

苍鑫

生存的痕迹与心灵的追问

——苍鑫艺术的启示

文/冀少峰

/

苍鑫

关于苍鑫,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话题,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争议。有人说,他是一位离经叛道者,也有人说他是当代艺术的开路先锋,还有人说他是一位表演艺术家。但无论怎样的争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苍鑫以他特立独行的形象,特立独行的视觉表达,而在当代艺术的前台不仅获得了越来越响亮的名声,而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携着《身份互换》、《神话》、《苍氏体操》参加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展览。他以一种独有的勇气和鲜活的表达,以一种真诚而又真情的视觉讲述,在缤纷多元的当代艺术界留下了自己深深地探索的足迹。尽管他的探索充满着孤独、失望与迷茫,但生命不同时段的生存痕迹、生存经验和文化记忆,又构成了苍鑫视觉叙事逻辑的表征。而《踩脸》《身份互换》《神话》更成为苍鑫视觉叙事的关键词,透过关键词,我们不仅洞察到苍鑫那久已封闭的极少向人敞开的内心世界,更看到一个在生活方式上的选择和艺术表达上与众不同的苍鑫。内敛沉静不善言辞的外表下却怎么也难以掩盖他那内心旺盛的创作激情。正是这种激情和想象也让他永葆一种创新的活力,这也导致了他的风格一变再变,可以说多变的风格、善变的风格恰恰是苍鑫艺术的魅力所在,更是他令人推崇,饱受各种议论的根源。

/

五行中的我-金

丙烯亚麻布

400x180cm

2018

苍鑫以身份叙事作为发端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旅程,又以身体叙事作为介入,继而又以仪式化的叙事走向艺术的深处,直至《神话》叙事则续写了苍鑫叙事的一种大气与传奇,而互动性与参与性又始终伴随着他在不同时段的艺术发达,这五个方面交织重构了苍鑫生存的痕迹及心灵的追问,也让我们清晰的洞察到了苍鑫的多元表达路径。

/

暗量化

28x28x153cm

2014

/

暗量化

28x28x180cm

2014

/

暗量化

30x30x220cm

2014

探寻苍鑫的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边缘文化身份和底层叙事经验构成了苍鑫的知识谱系,而对身份、种族、性别、身体、生态、环保等的持续关注,又在这个知识谱系中形成了符合自身一套的历史上下文关系。这也使得苍鑫习惯于用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却又选择了行为艺术的鲜活表达方式,去彰显自我对当代艺术与社会人生的激情思考和洞察性表达。应该说,在苍鑫身上有着一种躁动、不安分和不满足现状的品性,这也使他较同辈人获得一种机缘,而勇于实践,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更成为他的重要品质,而寻求艺术上永远的下一个则成了他的至高追求。 在苍鑫的简历中,我们找寻不到丝毫的炫目的经历,有的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学过音乐,喜爱哲学,唱过摇滚,在“东村混过”,艰难的生活处境,苦涩的生活记忆仿佛就在昨日,“我们的内心受过伤,而且伤口没有愈合。”当地派出所格外关注我们,“他们来了,我们就跑”“买50斤大米,每天煮粥,喝的脸都绿了。”他经历东村这种痛苦的挣扎,经历过贫穷,也曾孤独、徘徊、失望、迷茫乃至绝望,绝望到穿着皮鞋大衣就往二环河里跳,而且无论是春夏秋冬。但一种内在的坚强、内心的渴望却一直在激励着他走出困境,去找寻属于自我的艺术空间。他选择了最契合自我最有力的视觉表达工具——行为艺术,因为他从未放弃一个视觉艺术家用视觉去吞噬世界的野心。他也曾参与《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的创作,尽管这个在当代艺术领域有着无尽声誉和名声的作品,但在苍鑫这里他却闭口不谈,我想,只有置身其间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的酸楚。

/

奇花异草系列

木碳

70x70x210cm

2010

/

指向

不锈钢 木

50x160x700cm

2009

此后的苍鑫,陷入了一种自闭的窘境中,不善言辞的他再一次封闭了自己的心灵,绝少对外交流,却开始痴狂的“舔”各种各样的日常物品,他内心的深处实在是渴望与外界交流,但交流的方式却在一种无意识的病态中偶然被发现。起初认为是一种病,后来逐渐演变为苍鑫叙事的标志性编码,正是这些苦涩的生活记忆成就了一个与众不同而又特立独行的苍鑫,也让我们看到在社会的不同时段,他总能选择恰当的方式与这个激变的社会进行对话,苍鑫已然建立了自我的一套话语模式和叙事方式,并一步步从众多行为艺术家中脱颖而出,直至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举动。

/

神圣几何的由来

180x180x10cm

干植物 木材

2014

至此,应该看到早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则直接激发出了他和激变的社会进行对话的勇气和智慧,他从《踩脸》伊始,开始了自己漫长而又艰难的职业艺术生涯,此后,历经《交流——舔》《身份互换》《苍氏体操》,直至《神话》,他的行为艺术与行为轨迹越来越清晰,他开始站在人类这个广袤的空间里叙事,他超越了个人的情感的狭小范围,从而以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注为出发点,他以自我的艺术观点来折射出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和生命哲学,即在我们有限的生活中,既有痛苦和忧伤,亦有快乐与幸福,但只有添加上不幸与死亡,才能构成我们生命的全部,人们在有限生命中的艰辛与努力,使得生命的活力能够驰骋在新的旷野上。我们也发现,苍鑫将他个体对生命的孤独体验上升到对人类的生存,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心灵的追问这么一个永无答案的动态的叙事空间中,而在这种充满动态与多义的思考、表达与追问中,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内心炽热、忙碌实则又很劳累、孤独的苍鑫。一个虽然充满着探索的无畏和勇气,但又有着一种同情的理解与尊重,特别是他在一系列的追忆、寻觅与想象中,在空灵与孤寂的意境中再一次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

神圣几何的由来

干植物 木材

180x180x15cm

2014

《踩脸》之后,适逢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一个政治的中国开始转向了经济的中国。市场经济全面来临,伴随而来的则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生在文化上、艺术上的,即知识分子或者说艺术家们要用怎样的方式去回应这个巨变的社会。汪晖在《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代》一文中这样强调“80年代末发展至今的一个进程,其特征是市场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巨变,同时,它也许会像许多时代的终结者一样,90年代的离去需要一个事件作为标记。”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于这一时代的认知与反思还显得相当匆忙和局促。“大约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知识分子才从前一个震荡中复苏,将目光从对过去的沉思转向对我们置身的这个陌生时代的思考。”应该看到,转折中的社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仅仅依靠现成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显然难以回答。而上个世纪80年代留给人们的辉煌记忆则是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幅画、一首歌,均可以引起社会的轰动,但是到1990年以后,这种主流姿态逐渐丧失殆尽。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代艺术以它的追问精神和问题意识迅即融入到这个激变的社会中,“当代艺术在今天之所以还能保留那么点活力就是因为他们仍带有1980年代那种特有的乌托邦精神——这个社会的变化,并且立足于这种变化,试图做出某种新的思考和解释。”

/

踩脸

数码打印

105x72.5cm

1994

而苍鑫的叙事策略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与周密计划,对于一个经历“文革”与改革开放两个截然不同时代的人而言,社会结构巨大的变迁无疑成了他们人生的重要部分。他们的命运、经历无不与这个时代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多变的社会让每一个置身其间的人都存有一种盲目的焦虑和命运的不确定性,但苍鑫执着地认为,现实和传奇是同构和同在的,只要你能够写下真实的现在,也自然能够续写持久的传奇,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走,苍鑫开始一步步走出自我,走出艺术,走向传奇。

/

身份互换系列 伦敦 皇家卫士

photo

126x157cm 145x180cm 含白边

2006

/

身份互换系列 伦敦 汽车销售员

photo

126x126cm

50x150cm

2006

一、 身份叙事作为发端

在苍鑫的内心,一直潜伏着要成为一名艺术家的野心。边缘的文化身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所经历的诸般磨难看似痛苦不堪,实则是对苍鑫的一种激励与信念。这也导致了他的艺术行为以身份叙事作为开始。我们知道“身份这个词是在美国‘文化研究’思潮中被提出来的,通常是指对某一民族或特别群体的分化特征进行分析的视角”(范迪安)。而苍鑫,有意或无意间选择身份叙事则直接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精神底层的边缘人的生存状况。这既是他和他这个群体的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的表达,更反映了在激变的社会变革面前人性的踌躇与游离与不确定所带来的内心焦虑的体验。1994年的苍鑫以行为《踩脸》而在艺术界“混”的个脸熟,“当时还是年轻,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想参与到社会的进程中,什么都想试一试,血气方刚。后来发现行为艺术这种很彻底,比较适合我当时主要表达的方式,就用这种方式直接跟社会发生对话。在做《踩脸》的过程中,其实我隐藏了两个问题在里面:一个是关于身份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我自己的种族问题。我自己到底做什么?行为艺术能达到什么程度?对我的身体、思想、精神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踩脸’跟‘身份’有关系的,这是一条线索。后来就是在这条线索里面找到了一种体验,因为身体行为首先跟身体发生直接关系,如果没有体验就无话可说,所以这种方式我比较喜欢”(苍鑫《库艺术》专访)面对一千五百个表情同一,记录着精确的时间过程的脸,当你踩下去时,发出那种令人心碎的声响,的确震撼着人每个人的心灵,这其实隐含着一种“易碎”的观念,而只有边缘文化身份的人才更有深刻的体验,因为我们越来越置身于一个易碎的现实中,而我们又是那样的卑微与无奈。

/

京剧男

85x68cm 83x105cm 含白边

2002 2006

/

女护士

85x68cm 83x105cm 含白边

2002 2006

苍鑫压抑已久的心灵就是这样通过《踩脸》有效地释放出来了,这也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政治易碎、生态易碎、生命易碎、友情易碎、信任易碎这么一个易碎的人生和易碎的现实。可以说,快速的都市化进程挤压着人们难以喘息,而社会结构性裂变之后所蕴藏着的巨大危机,精神的捕捉就是在这令人心碎的声音之后。 因为我们越来越置身于一个都市化的环境,而都市化的贪图轰动效应,追求新奇与刺激,“也导致从主观方面而言,公众不再迷恋传统美学的‘静观’立场,而是希望以一种主观介入和动态参与来取得一种真实场景中的真实体验。”

/

天人合一系列二感应

继《踩脸》之后,苍鑫又以《身份互换》确立了自己鲜明的艺术形象,如果说《踩脸》弥漫着的是一种生命意识和无意识冲动的话,那么《身份互换》则是苍鑫一种有意识的精神追求。他开始尝试和不同身份和不同职业的人进行互换衣服,这包括教师、厨师、警察、京剧演员、列车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医生、摇滚歌手、精神病人、检垃圾者……每一次置换身份,环境都截然不同,都要符合被置换人的身份,而被置换的人和苍鑫都置他们所处的环境全然不顾,他们执着于自身,全神贯注、表情冷漠,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思考。这其实是文化身份互换的表象,实则揭露的是现代化的陷阱,现代性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让人们遭受着种种束缚。从大的方面而言,能源危机和生态灾难无不源于对现代性的盲目诉求。而在现代性的盲目发展中,每个置身其间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特定的身份彰显着他们的社会地位、等级、尊卑、受教育程度等 。这和现代化如出一辙,如同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只有彻底脱掉这身彰显身份的“外壳”,人们才能挣脱枷锁,重获自由,这正如那句名言,“无产阶级挣脱的不仅仅是锁链,而是赢得了整个世界”。

/

交流系列四 天坛

数码打印80x80cm 20x120cm

2000

/

交流系列四 伦敦

数码打印

120x120cm 80x80cm

2001

二、 身体叙事作为介入

苍鑫的艺术之所以引人关注,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一直坚持用自身身体介入创作。这种身体体验从《舔》开始,《苍氏体操》亦如此。但身体经验的魅力非亲身体验或置身其间,否则难以有切身感受。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感觉,而其他感官则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这种低级的状态或者说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冲动,显然,《舔》即处于感官中的低级状态,苍鑫由开始较低级的无意识的舔,比如舔随手可以拿到的日用品,到后来逐渐有意识的舔一些带有文化符号性质和时代隐喻特征的,带有我们时代的精神密码特质的物品。他舔过的物品可以说构成了他的生命印记和生存痕迹。那些平常的物品经他的“舔”却又散发出了艺术的光晕。在这种有意或无意、自觉又不自觉的“舔”的一系列单调而又重复的活动中,让我们看到“复制技术把所有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导致了传统的大震荡——作为人性的现代危机和革新对立面的传统的大动荡……扫荡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的一面也是可以想见的”(本雅明)。他携着《舔》从北京到拉萨,从中国到英国、澳大利亚、印度……他以“舔”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试图去沟通东西方,去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穿越文化。

/

踩脸

数码打印

105x72.5cm

1994

/

踩脸

数码打印

105x72.5cm

1994

其实苍鑫的这种“舔”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现代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与其说是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距离扩大,不如说是在精神、在任何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出现了最明显的离心形式”(王岳川:《全球化消费主义中的当代传媒问题》《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P209)而“现代人害怕接触‘他者’,而出现一种‘畏触感’,这种身体的‘畏触感’,正表现出心灵的‘畏触感’”(引文同上)。而在《苍氏体操》中,参与者在统一命令、统一动作中再一次焕发出了身体经验所带给人们的魅力。其间,身体作为一种资本已经与文化资本发生了关联。身体的参与和挪用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利用,正如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认为“‘身体’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其不可分的关系,对身体的运用与塑型显示了这种身体背后的权利压迫和文化资本的隐蔽性存在。身体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作为价值承载着的资本,积聚着社会的权利和社会不平等的差异性。或许正是在身体成为资本的这种现代性图像中,身体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本。在这个意义上,身体是资本,也是象征的符号。身体是工具,也是自身控制和被控制、被支配的‘他者’,身体还是一种活动的形式”(引文同上,P210)至此,我们也的确从苍鑫的身体叙事中感受到欲望的冲击和社会现实权利的压抑,感受到置身于社会边缘地带的情绪性体验及对生命与生存的渴望,而充斥其间的精神性及游戏心理又带给我们在凝思片刻之后的欢愉。而“肉体已取代了灵魂,灵魂在肉体中沉睡,已然成了今日艺术所关注的救赎与解放的问题”(王岳川语)。不正是《苍氏体操》所提示给我们的吗!

/

证据

不锈钢

160x600cm

2007

、 仪式化叙事走向艺术深处

苍鑫在生命不同时段的艺术表达都弥漫着强烈的仪式化色彩,《踩脸》如此,《舔》《身份互换》《苍氏体操》亦如此。而《天人合一》与《神话》更把仪式化叙事引向艺术的深处。关于礼仪,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这样描述“我们知道,最早的艺术品起源于某种礼仪,后来是宗教礼仪。在此,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艺术家作品那种闪发光晕的方式从未完全与它的礼仪功能分开。”(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P58)。当把所有的面具摆好等待人们去踩时,这无疑已构成了一种仪式,而经过处心积虑的摆拍《舔》和《身份互换》更是被赋予了一种仪式的意义。而《苍氏体操》《神话》《天人合一》带给人们的则是一种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及天、地、人间的和谐与共在。这是一种至高的仪式和生命追求,是“以人类合天,天人合一”“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是人与天地同构,与自然的协调与统一。

/

灵体呈现

100x90cm

2017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人的仪式,我们要成为文明的人、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的规矩在办事,这实际上在履行一种仪式,而这种仪式构成了我们社会经验的一部分。人类整个文明的起端就是从仪式开始的,组成了一个社会,脱离了野蛮人,就是从最早的艺术的仪式开始……我们每天都在履行作为文明人的仪式,实际上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不见得有什么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无聊给展示出来,实际上也展示了你生活仪式的一部分。”(易英:《批评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何香凝美术馆年鉴,1997~2001,P60》)那么我们从苍鑫的仪式化叙事中是否读出了他那种巫术的礼仪或者说日常生活的无聊感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只不过面对苍鑫仪式化的行为,我们被苍鑫的意识、苍鑫的经验所支配。如果没有庄重的仪式,如果没有那些精心的布置和处心积虑的展演,那苍鑫的艺术将不会有意义,也将无人会谈论,但恰恰是这种仪式感的强烈色彩让人们留恋往返于苍鑫的叙事间。这也很符合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百分之九十的生活是被无意识的经验所支配,真正主动在进行思考的时候是很少的,很多行为都是受无意识所支配。”(引文同上)至此,这样的问题便会油然而生,难道我们的意识被苍鑫的意识支配了吗?正是这种种可能性,其实苍鑫并没有给出过我们任何答案,但他又的确为我们的艺术与生活设置了很多问题,进而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由此,在看待艺术问题与生活问题上,苍鑫也日渐走向了成熟。

/

巫术中的人工智能 系列方

树脂 铅皮 集成板 发动机 铝合金

220x230cm

2016

四、《神话》叙事续写传奇

真正让苍鑫扬名的则是他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他那极富挑战性的精神,永不满足现状的努力,及他的诙谐、天真、孤独与茫然,他不断的变换着自我叙事的方式,他朦胧地游走在绘画与雕塑之间,游刃有余地穿插在图片、影像和装置间,他的处心积虑的思考与即兴性偶得总能引出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他的叙事充斥着一种复杂性和非逻辑性,而少有线性叙事逻辑的展开。他的《神话》叙事旨在给阅读者提供一个穿越历史、穿越文化的旅程,他将远古和现代相沟通,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将时间倒流到了蛮古洪荒之际,阅读者随着苍鑫叙事语境的变化逐渐和自我所处的场景相联系,于是一个个充满着离奇的幻想,梦幻而又迷离的空间被打开,万物之灵长人类苍鑫赤裸上身,他或从冰山走来,或走过荒原,或手举火把,或被悬吊,或头上长角肩生双翼,或无数个重复的苍鑫围坐在一起,但只是静静的围坐而没有交流的迹象。不断出现的火似乎预示着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与期盼,各种各样的动物如狮子、马、鹿这些没来由的靠苍鑫的生搬硬套组合在一起,油然而生出的是一种时间的倒流与空间的错乱,而各种异木奇花,叫不上名字的珍禽异兽或站在巨大的图腾柱上……阅读者可以驰骋自我的激情,放飞梦想的翅膀,翱翔在自由的空间,每个人的记忆被模糊地唤醒,又被清晰消解得无影无踪,人们在苍鑫编织的神话世界中,自觉不自觉地被感染着、侵润着,却鲜有半点怀疑,这是一个理想之地,梦幻之地,在这里交织着魔咒,童趣与天真,亦不乏神秘与诡异,苍鑫的神话,苍鑫的故事,苍鑫的经历是不是我的神话,我的故事,我的经历呢?于是每个阅读者又可以精心编织自己的故事,《神话》叙事无疑进入了一个充满多重阐释空间和语义多义的世界中,《神话》的煽动性由此可知,它调动了人们的想象的潜能。

/

上溯空性 下及万有

机械装置

90x90x230cm

2011

其实,关于“想象有两种;一种简单地保留对事物的印象,另一种将这些意象千变万化的排列组合,前者称为消极的想象,后者称为积极的想象,积极的想象把思考组合与记忆结合起来,它把彼此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把混合在一起的事物分离开,将他们加以组合,加以修改,它看起来在创造,其实他只是在整理,因为人不能自己制造观念,它只能修改观念”。(伏尔泰著,钱钟书、杨绛、柳鸣凤、刘若端译:《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版,p30~32)。那么修改观念的苍鑫在引起种种好奇之时,又超越了现实,因为现实是有戒律的,它规范着我的语言,制约着我们的行动,但《神话》的魅力就在于,一种超尘脱俗的气息,一种古老文明的遥远的回声,就这样在静悄悄的诗意中向我们走来。再反观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我们的意识越来越被电视支配,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难以逃离网络的制约,而我们的思想却日益论为媒体的附庸,即使我们的消费,也会被符号所左右,苍鑫敏锐地意识到社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出人意料地以《神话》叙事希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他的这种返璞归真,在文化上的思考与精神上的守望,让我们再一次体察到苍鑫洞悉社会问题的敏锐及智慧性表达,这也是《神话》自诞生之日起便好评如潮,引来方方面面关注和受人推崇的原因所在。

/

巫术中的人工智能 系列方

220x230cm

树脂 铅皮 集成板 发动机 铝合金

2016

可以说,苍鑫的《神话》叙事,在一种诗意的空灵与孤寂的意境中,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和一颗孩童般的真挚的心灵,人们在孤寂中发现生命的快乐,感受生命的活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他以神话的方式在思考都市与人类的未来。在超现实的叙事因素之外,其实强化的是一种现实的表达。过去的记忆,现实的欢愉,未来的相许,以一种非现实的场景预示着人类的未来,都市人的生存环境,透过苍鑫无尽的想象,与其说他是在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进行摇旗呐喊,实则是他对整个社会和世纪的拯救,他在营造出一阵令人惊叹之余,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在此,阅读者的想象与幻想已被苍鑫充分地唤起,但《神话》背后所潜伏着的精神空间,才是他表现的根本。由此苍鑫精心编织的学术密码已然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既是时代的隐喻,又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现实的精神主旨。

/

指向

50x160x700cm

不锈钢 木

2009

五、互动性与参与性彰显苍鑫叙事的独特路径。

互动性与参与性彰显了苍鑫叙事的魅力,也是苍鑫叙事的另一个路径,他的叙事让人回味,给人启发,更让人有一种直接的体验与快感。《踩脸》如此,《苍氏体操》《身份互换》亦如此,弥漫其间的似乎总有着无尽的好玩、不安和令人惊奇。他让参与者将自己和对象及他们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因而观念就成为他创作的重要部分,没有他者观众的参与与互动,苍鑫只能说是一个概念艺术家,但有了这种他者的参与与介入,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苍鑫的才华横溢,及他的激情想象和象征性表达。他者观众的介入也使他的作品更丰富,更生动,这也让他持续不断的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的视觉举动,为我们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无休止的视觉谜题,这的确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为什么说在架上艺术日益走向终结之时,在一个原创缺乏的年代,苍鑫及他的行为却能引来如此的观注,又令人如此迷恋!其实纵观艺术史不难发现“行为艺术放在艺术史前沿位置,它以形成一种理念,艺术家在这里也找寻到他们艺术新的发展方向,行为艺术提供的是艺术家一种另类的创作方式,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特别观看方式,如果在主体与客体间形不成一种共振,这种行为往往会失效,反之,则会带有一个普世性话语和意义,这也是行为艺术的魅力”(易英)。

/

证据

不锈钢

165x550x125cm

2007

观众他者在苍鑫的的作品里充当着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参与者又是创作者,但真正的创作者苍鑫却和这个所谓的“创作者”——观众他者界限非常模糊,他们都置身于作品之中,又置身于作品之外,但作品周围的环境却在发挥着重要的识别作用,读者透过这些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场景,自然会调动起熟悉的记忆,以此来发现、收集、整理苍鑫留下的艺术印记,进而进入到苍鑫的学术编码系统中,这时阅读者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和他或他们、他者、观众并肩在一起的,或者那个用自己的舌头“添”万千物象的人,和他或他们置换衣服的人,和他们一起做体操状,或尝试与天地同构的原来就是苍鑫,阅读者像苍鑫一样在追求着艺术的奇妙与惊奇,他们让没有魅力的世界重新魅力无穷,他们共同从平凡中走出,又最终走向了平凡,可以说,他者观众始终和苍鑫一样占据着艺术表达的中心位置,但随着不同的他者观众的介入,作品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一旦他者观众退出或拒绝进入,苍鑫的创作自然就会终结。这种快乐的互动参与式的身体经验,的确让苍鑫及他的艺术走向了越来越广阔的公共空间。

/

生殖树

不锈钢

340x240x160cm

2007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叙述中,我们也发现了苍鑫艺术的几个明显转向:早期由无意识的生命冲动到后来有意识的精神诉求的转向;由自我的疗伤,精神的救赎和个体的狭小情感转向对人类整个命运的思考;由外部世界的寻找到当代精神的守望及深刻的内省与心灵的追问那么一种刻骨铭心的转向,可以看到,每一次艺术上的转向,苍鑫都带给阅读者的是一种视觉阅读的惊奇和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震撼。

今天的苍鑫已然感觉到了一种内在的东西让他变得强大,而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也让他倍感欣慰,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活跃,这么繁忙,这么努力工作,他试图不断续写自我在艺术上的传奇。因为他执着地认为“我生活了,我的经验是我的艺术源泉”。

苍鑫简历

1967年7月 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满族。

1986年 天津音乐学院

1988-89年 南开大学、天津美术学院

1991年开始自学绘画

1993年进住北京画家东村

展览策划/总监

2018年 《“剩像”圣象》曹迁个展 虹墙艺术画廊 北京

2017年 《一个没有策展人的展览》 画伯乐画廊 北京

《未知的未来》河北国际视觉实验艺术展 牛艺术空间 石家庄

《招魂》马健摄影作品展 虹墙艺术画廊 北京

2016年 《回归》西班牙艺术家Richard Chiang个展 虹墙艺术画廊 北京

《巫傩的根性·丁秋发个展》 卿·艺术空间 北京

《新动力5——隐喻中的个人图示》 狮语画廊 上海

《我曾是少年》丁继会个展 北京北京画廊 北京

2015年 《密室与花园——艾旭东&蒋雨当代艺术双人展》 虹墙艺术画廊 北京

《元视觉~七个独特语言个人史》 虹墙艺术画廊 北京

《众声喧哗的混搭—为时代而描述的真是自我》 虹墙艺术画廊 北京

2013年 《必然中的偶然—中韩日东亚三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798四面空间画廊 北京

《人物 OF HUMAN CONDITION》 包氏画廊 香港

《吻——王宁个展》 北京798四面空间画廊 北京

2011年 《不期而遇——中韩日东亚三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798四面空间画廊 北京

获奖经历:

1994年6月 日本国际公募第30回亚细亚现代美术展 优秀作品奖

2005年11月 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之“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 作品《身份互換》系列,獲B組優異奬

个展

2018年 《不负苍心》苍鑫个展 贤空间 北京

2017年 《原型自证 杨千、苍鑫双个展》 三亚当代艺术馆 海南艺海棠

《面对传统》 苍鑫个展 萨拉戈萨历史博物馆 西班牙

《行动感知》苍鑫个展 李安姿当代空间 & 狮语画廊 香港

《共生》 苍鑫个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

2016年 《身体与自然》苍鑫个展 桑坦德当代艺术中心 西班牙

2016年 《萨满》 白盒子 北京

2016年 《无中生有 》苍鑫个展 朱雀画廊 悉尼

2015年 《精神颗粒》苍鑫个展 白盒子艺术中心 北京

2014年 《异次元生长》 天仁合艺·艺术中心 杭州

2014年 《潜移默化》苍鑫个展 狮语画廊 上海

2013年 《双城记》中国新绘画系列展 苍鑫暗意识 天仁合艺·艺术中心 杭州

2012年 《苍鑫。何云昌双个展》 菲籽画廊 比利时

2011年 《精神的转译》苍鑫个展 美国圣地亚哥中国文化中心 圣地亚哥

2009年 《苍鑫的萨满视觉》 Space Can 首尔

2008年 《苍鑫神话I》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08年 《苍鑫神话II》 墨画廊 北京

2007年 《苍鑫》 华艺莎 印尼

《生存的转译 苍鑫个展》 Espace Cultural Ample 巴塞罗那

2006年 《生存的转译 苍鑫个展1993-2006》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香港

《身份互换》(行为) 红楼轩基金会 伦敦

《身份互换》(行为) 红楼轩基金会 伦敦

《别样的生命 苍鑫个展》 东廊画廊 上海

1997年 《患者纲领》 东四八条52号 北京

1996年 《交流》(行为) 北京

1994年 《踩脸》(行为) 北京

1993年 《病毒系列——自我治疗》(行为) 北京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观点评论

与学院派“感同身受” 松美术馆在雕塑领域的野心初露锋芒

2018-8-28 0:53:53

艺术与生活

北京小众博物馆旅行建议

2018-8-30 10:05: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