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虎第一村:半个村都在作画

在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的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村,超过一半的村民都从事着绘画、卖画及相关产业,而这些画的主题都是老虎。

酷热的七月,轰鸣而过的卡车,游荡哼叫的猪群……一切都在传递着烦躁的信息,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一群正在认真习画的学生们。他们来自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村,此刻正围坐在画室的一张桌子旁,全神贯注地为笔下老虎的胡须和皮毛做最后的润色。

在前往王公庄村的必经之路上,矗立着一块巨石,在玉米地旁格外显眼,巨石上用红色大字刻着:“虎村威武”。村民们用这种方式向游客展示着他们对老虎的热爱与自豪。

这个小村庄与老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大部分的村民都姓“王”,“王”即“王者”,老虎也被认为是百兽之王。发挥一下想象力,老虎额头上的花纹是不是很像“王”这个字呢?

但是王公庄村与老虎最紧密的联系还是绘画。村里大多数人靠画虎维持生计:1366名村民中,超过600人在作画,另外至少200人从事着与画虎相关的行业。

52岁的王建民被视作是行业先驱,他第一个意识到画虎可能会为村里带来商机。他敞亮洁白的画室里,四面墙都被画作覆盖,有细节精妙的老虎工笔画,也有巨幅百兽山河景观图。王建民描绘老虎皮毛时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飘逸优雅,但笔触又很丰满。

王建民说,村里画虎的技艺得益于代代相传。儿时,他就从父亲和祖父那里习到了技艺。老一辈画虎,因为“虎”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但是他们从未见过真正的老虎,因此画得并不如我这般惟妙惟肖,我在动物园里看到过真正的老虎,”王建民说。  2018年7月11日,王建民在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村的家中作画。图/柳婧文

不同的老虎绘画作品有着不同的含义。上山虎意味着不断进步,有致富的寓意;下山虎则被认为能够驱邪,保佑家人安康;而老虎像则代表着领导力,极受军人、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们的青睐。

从王建民的画风中不难发现,他为人善良温和。他并不认为老虎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相反在他的作品里,老虎显得自信、无忧无虑,甚至带着点温柔,而且周遭环境也平静自然,例如被芦苇塘和荷花池包围。王建民说:“我们是将老虎与乡村元素结合起来的农民画家。”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王建民和另外三位颇具实力的同伴,不满足于只在附近的城镇出售自己的作品。他们将注意力投向了城市,那里有着尚未被开发的市场。“我们注意到市场上大部分卖的都是人物画像和风景画,我们是唯一卖虎画的。”王建民回忆道。很少有艺术家对画虎感兴趣,因为画出错综复杂的皮毛和其他细节,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  2018年7月11日,一名学生在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村作画。图/柳婧文

二十几年前,王建民的一幅六英尺(1.8米)的虎画,在一个城市的市场上卖到了100元人民币的价格,他从此名声大噪。由于当时村民每月收入尚不足30元人民币,这笔交易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一时间,亲戚们和邻居们蜂拥而至,来找王建民和他的三个同伴学习技艺,并尊称他们为村里的“四大虎王”。

尽管数以百计的村民都在画虎,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作品仍由“四大虎王”和他们约20名优秀的学生来完成,其他村民只是临摹他们的画来满足市场需求。据当地政府统计,去年该村共售出了约九万幅虎画,收入近一亿元人民币。每幅画作的价格从几百元到近一百万元人民币不等。大多数的虎画长六英尺,但有些也很大,画着数百只老虎。百分之四十的作品出口到了那些同样崇拜老虎的国家,比如日本,孟加拉国和韩国。

如今步入王公庄村,随处可见两层高的小楼和画室,丈夫和妻子、家长和孩子在家中一同作画。在中国的很多村庄里,村民们为了赚钱养家都会去城市里打工,因此产生农村房屋空置等问题,但王公庄村的村民却选择留乡作画。许多村民现在都拥有多套房产,开上了豪华汽车。  2018年7月11日,河南省民权泉县王公庄村鸟瞰图。图/柳婧文

今年35岁的王建峰,从13岁起便开始习画。2000年师从王建民,多年后,他终于以8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掉了一幅作品。现在,他的作品可以卖到平均1万元一张,他的画室里堆满了大量准备快递给全国各地买家的画作。

王建峰说,与自己老师那一代相比,他们这一代喜欢尝试不一样的风格。他偏爱用明亮的色彩去突出老虎张牙舞爪的一面,而非用柔和的色调把老虎画得相对温顺。

王建峰同时也是村里第一批使用直播来销售自己作品的人。他的妻子负责拍摄他作画的过程,同时管理着他的账号。如今,账号的粉丝量已经接近50万人。当地政府的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通过互联网售卖出去的,销量好的时候,王建峰一个月能在线上收入100万人民币。

当王建民的画卖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元时,王建金也成为了王公庄村的第一位经纪人。王建金认为,线上销售额的增长并未影响到线下的销售。“网上卖的大多是中低端的作品,”他解释道。对于高价作品,买家们通常更喜欢眼见为实。王公庄村里有大约70名经纪人在全国各地推销和销售着当地的虎画,同样重要的是,他们也在时时关注着艺术市场的动向,保证王公庄村不落后于他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村民生来都有艺术细胞,但他们也找到了致富的方法。王喜梅告诉我们,她本来想靠着画虎挣笔大钱,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天份。于是她改变计划,前往北京学习裱画。2004年,她在村里开了第一家装裱店,订单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我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一边说,她的手还一刻不停地操作着裱画机。  2018年7月11日,王喜梅在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村裱画。图/柳婧文

虽然画虎的生意带给王喜梅相对宽裕的生活,但她并不想让2岁的儿子和14岁的女儿从事这一行。“我做这一行赚钱,是因为我没有其他选择了。但他们可以去读大学,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机会。”王喜梅说。

由于画家们沉浸在画虎中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农田,剩下的村民便能够承租下大片休耕地,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收入的差别却很大。60岁的王培锋靠种植玉米和花生维持生计,他感叹道:“像我这样种田的和那些画家之间,收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在我们的不断追问下,他说这个差距高达十倍之多。

今年7月,为了增加村民们的收入,当地政府开始将农舍翻新,吸引更多的游客投宿,也以此改善村庄的面貌和基础设施。一些农地将被预留出来,开展体验采摘的活动,让城市人体验乡村的快乐。“我们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不是为了购画而来的游客。” 王培峰说。  2018年7月11日,当地人在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村的市场。图/柳婧文

同时从2006年起,当地政府也通过鼓励开设艺术课程,推进当地的发展。但是民权县北关镇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安德生认为,单纯提高村民们的绘画技艺,并不能让王公庄村有更大的发展。 “大多数村民是为了谋生而选择画虎,但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真正喜欢画虎的村民。”他说。

值得庆幸的是,新一代的农民画家似乎已经准备好将虎画带去那些新兴、未被开发的市场。23岁的王敬恒是少数在专业美术学院学习过绘画的村民之一。“老一辈人没有掌握绘画的理论基础,” 王敬恒坐在他父亲的画室里说道, “如果所有年轻的村民都只是待在家里向父辈们学习,我们的目光就会变得狭隘,越来越难跟上市场的步伐。”

尽管目前王敬恒的作品标价不及他父亲的高,他却一点也不担心。他坚信创造和创新能为他带来成功。 “用大胆的色彩画挥舞着翅膀的老虎可能会让老一辈人无法接受,但是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未来所需要的。”

文本:范依嬴,实习生:时协奋;编辑:徐婉

THE END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

“青年艺术100”的“八年抗战”之“YesorNo”观察

2018-8-2 22:50:38

艺术与生活观点评论

是阳春白雪?还是欺世盗名?

2018-8-3 10:28: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