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的对决:沈铨 吕纪 边文进 工笔花鸟画大PK!(附百鸟图与三友百禽图)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工笔花鸟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它兴起于魏晋,成熟于五代北宋,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存而发展,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反映着大自然的花虫草木及人的精神情感。

工笔花鸟画发展到五代和两宋,可以说从成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志,花鸟画进入了成熟期。元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退居次位。

到了明清,工笔花鸟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明初画院一度复兴,花鸟画的创作活动主要经画院为中心,院体花鸟在当时的花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当时最有名的院体画家有边文进和吕纪,他们继承了南宋院体画的传统,双勾填彩,画法工整妍丽。边文进和吕纪的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与《雪景翎毛图》等,他们都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独树一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本期月雅小编汇集整理了沈铨(清)、吕纪、边文进(明)三位名家代表作及其赏析,以飨读者,领略且浑然天成的精工之美。

边文进 《三友百禽图》

《三友百禽》的特色在于作者使用生态趣味的呈现来安排画面。首先全幅景致具自然野趣,如山林一隅,百鸟群集。在真实的大自然中,这许多种鸟类并不可能同时出现,却不论栖息于地面或枝头上,都在适当的位置展示其习性,显得生意盎然。站立画前,似可听见其鸣声此起彼落。足见边文进对生态观察非常仔细,钤印曰:“多识於草木鸟兽”,正可印证此画寄意所在。

边文进是明初宫廷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宗法北宋院画风格,却也在同中显异。基本上来说,布局方面北宋重视前后的层次,表现空间感,边文进的安排采用由下往上层叠的方式。笔墨方面,北宋用色细腻,温润柔和,边文进较为明丽;北宋的用笔在工细中不失生动,笔法应物而生,边文进则已出现重复使用的用笔,并在工细外加入南宋马远、夏珪较放逸的笔趣。

这幅《三友百禽》最能体现他的绘画特色。近百只禽鸟,有飞有翔、有立有起、有跃有跳,或露或藏,或高瞻远瞩,或转首探望,或啄或叫,或自理羽毛,或追逐嬉斗,皆各具姿态,无一重复,非具有高度的观察能力和精绝技巧者不能达。且鸟的种类很多,生物学家皆能一一叫出它们的名字。鸟的画法不但继承了南宋的传统,更上追到五代黄筌的画法,勾勒后着色,着色后再加勾,色与墨皆比黄筌画得厚,但比南宋画秀雅,从中可以看出明代的气息和边氏自己的风格。松竹梅的画法亦然,虽然画法来自南宋,但比南宋画严谨,秀润,工整。石头的画法更明显地来自南宋,用硬笔勾勒,加以斧劈皴法,但不似南宋皴法那样激荡。

总的看来,边景昭这幅画的风格基本上和元画无涉,而属于南宋的流风,但又大异于南宋,南宋的画是简洁的,边画则详细,反复增加,不仅是画面的内容增加,更是用笔增加。因而,画中的形象更加丰满,但却缺少南宋那样利索和生动的感觉。其次是南宋绘画下笔迅猛,有一股猛烈的气势,边画则下笔稳健,因而,他的画更加雄浑厚重且工整严谨,但却缺少南宋那样激烈的情绪。这不仅是边画和南宋画的区别,也正是明代前期一代画风和南宋画的区别。此外,南宋画家笔下的线条硬而刚,基底却有无穷的力量;明人学南宋的画,线条硬而不刚,外状更加浑凝,基底力量不足。但边景昭因是十分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下笔还是颇深入的,基底力量不足的缺点是不存在的。

一、沈铨

(清)沈铨 《百鸟图》

沈铨(1682-约1760),清代画家。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一作吴兴(今湖州)。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尝写花蕊夫人宫词为图,殊极巧妙。日本国王见其百马图大悦,雍正七年(1729)聘往三年,归得金帛散给友朋,橐仍萧然。黄行健有诗纪其事。卒年八十余。

沈铨的花鸟画,行笔精致,格调高古,达到了一般画家难以企及的“有声有色”的境界。除得益于精湛的笔墨功夫外,能意在笔先,以意为魂,化法度为活力,故妙得神韵。

清 沈铨 松鹤图 上海博物馆藏

沈铨 桂鹤图 辽宁博物馆藏

沈铨 桂鹤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铨 松梅双鹤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铨画鹿

沈铨 百鹿图 乾隆庚午(1750年)作

沈铨 受天百禄

沈铨 松溪群鹿图

清 沈铨 双鹿图 辽宁博物馆藏

沈诠 花鸟图轴 116.4 × 50厘米 美国大都会美术博物馆藏

沈铨 花鸟

沈铨 桃红梨白鹦鹉绿

沈铨 花鸟册页

沈铨 花鸟 立轴四屏

沈铨 走兽图

沈铨 蜂猴图 故宫博物院

沈铨(款) 拟松雪翁笔意

沈铨 兔图

沈铨 雪中游兔图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沈铨 欢欢喜喜图

----------------------------------------------------

二、吕纪

吕纪(活动于1439-1505)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以花鸟画著称,初学边景昭工笔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响,后临仿唐宋诸家名迹,遂自成一体,独步当代。其花鸟画风呈两种面貌,一作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气。另一类为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马远、夏圭画法。他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甚大,继承者不乏其人。

明弘治年间,入值仁智殿,官至锦卫指挥使,是明代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院体花鸟画代表画家。其绘画风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水墨为主略淡彩,用笔较为豪纵,另一类则是设色浓丽,用和工致,具有富丽的宫廷装饰趣味。吕纪由水墨淡色画转为工笔重设色画,更直接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不同皇帝的不同口味,具体说来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欣赏口味不同于他的父辈成化皇帝朱见深,从而造成了吕纪多画凤凰、雉鸡、仙鹤、孔雀、鸳鸯之类,杂以花木草石,具有生气。工笔着色与水墨写意能,并善于将两体结合。吕纪初学唐宋各家和同时代的边景昭,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花鸟设色鲜艳,生气奕奕,被称为明代花鸟画第一家。据说吕纪在画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对皇帝劝谏,皇帝知其用心,曾说:“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其代表作品有《新春双雉图》、《桂花山禽图》、《残荷鹰鹭图》、《秋鹭芙蓉图》等。

吕纪 残荷鹰鹭图 绢本设色 190×105.2cm 故宫博物院

此图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是存世最著名之作。画上自题「早春」,顾名思义,画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于中轴线上,近景大石与高大的松树,衔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云雾,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临深渊,溪涧从谷间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悬崖上有草亭,背后衬以远山。左侧平坡委迤,遂觉有千里之遥。笔墨清润,构图综合高远、深远、平远法,呈现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吕纪画选 残荷鹰鹭图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吕纪 荷渚睡凫 轴 绢本设色画 174.5×104.2公分 台北故宫典藏

月夜时分,岚雾凄迷,芦苇、荷叶隐现其间,洲渚上栖息大雁四只。构图上只有近、中景,远景则多省略不绘。本幅虽有吕纪名款,然有存疑之处,且通幅之笔力较为薄弱,当非吕氏之原迹。但其景物布置与气氛营造与另一张本院收藏吕纪「秋渚水禽」颇为接近,故此应为一相当忠实于吕氏风格之仿作,可从此画中一窥吕纪写意风格的面貌。

吕纪 杏花孔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原)

画中以一姿态优雅的盛开杏花树圈围出一对姿态各异的孔雀,周围红白牡丹盛开,树梢麻雀跳跃,画面用色华丽且细緻,整体呈现一既优雅又不失热闹的景象。杏花为春天的象徵,孔雀与牡丹意指富贵,而「雀」与「爵」谐音,则暗示高官禄位,为原本富丽堂皇的表现更添吉祥寓意。

吕纪 秋鷺芙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原)

秋日粉色芙蓉盛开,绿柳摇曳,搭配白鹭,展现明媚秋色。构图上,有大型禽鸟如白鹭立于前景坡石,主要树木如柳枝斜跨画面,上栖较小型雀鸟,为吕纪常见的构景方式。幅中花鸟用笔均匀流畅,不硬挺;树石有起落变化,间有断续感;色泽明丽淳厚,为吕纪宫廷系列富丽面貌的代表。

吕纪 秋诸水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原)

萧疏雪景,江天如墨。群凫畏寒相依,多已入眠,衰柳上栖息著冻雀寒鸠。作者充分掌握真实情境的氛围,令人体现冬日的寒意。笔墨色泽展现吕纪浑厚的风味,但更为朴实简洁,和其别的作品相比较,更添一层古朴的趣味。

吕纪 秋诸水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原)

烟岚迷漫的秋夜,明月半悬。芙蓉、芦苇坡地栖息豆雁四隻,三已入眠,一对月长鸣。幅中画花鸟的笔法工细而不刻板,画坡石则写意。不但表现雁群夜间栖息时,由一雁警戒守夜的习性,也画出秋夜的凄清,并寄託著借时、借景抒发情怀的心境,是表现吕纪结合工写,擅于掌握情境气氛特色的代表作。

明 吕纪 南极老人图 立轴 绢本设色 217×2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吕纪 榴花双莺图 绢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吕纪 寒雪山鸡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吕纪 梅茶稚雀圖 絹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

吕纪 桂菊山禽图 绢本设色 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 吕纪 双雉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吕纪 鹰

吕纪 毛鸡图

吕纪 五伦图

吕纪 梅花鸳鸯图

吕纪 丹凤朝阳

明 吕纪 竹禽图 故宫博物院藏

吕纪 归雁图

吕纪 九鹭图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吕纪 新春双雉图吕

吕纪 狮头鹅图 辽宁省博物馆

吕纪 溪鹤图绢本 水墨设色 (美)私人藏

吕纪 三思图 絹本設色 219×107 公分

吕纪 焦岩鹤立图

吕纪 孔雀凤凰两屏

吕纪 飛鷺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原)

本幅款印不符,笔墨取法吕纪,趋向间率,但有其浑朴意趣。内容取材自其不同的作品,白鹭的造型出自<秋鹭芙蓉>,中立者尤为雷同;芦苇、坡石近于<秋诸水禽>,也呈现其烟江情境,为仿作中得其韵味者。

------------------------------------------------------

三、边文进

边文进(约1356-约1428),为明初重要的宫廷花鸟画家,活跃于永乐(1403-1424)到宣德(1426-1435)时期。画风延续北宋黄筌(约903-965)画派工笔重彩传统,并融合南宋院画风格。

「三友百禽」款署:「永乐癸巳(1413)秋七月。陇西边景昭写三友百禽图于长安官舍。」古人习将京城称为「长安」,显示此作成于首都南京,可能是应制之作。幅中松、竹、梅和石为主要架构,其间穿插近百隻鸟类,极具装饰性。坡石、梅干轮廓和皴纹的用笔已较疏放,但通幅基本上仍是双钩填彩之法,展现工整细丽面貌,符合宫廷品味。明代宫廷绘画大多有吉祥意义,此作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象徵耐寒不凋的志节,竹和「祝」谐音,松表长寿,也有贺寿之意。所画鸟类计九十七隻,未达百却以百为名,表示丰美众多,百为吉数,既为宫廷所作,或也有「百鸟朝凤」之意。

「三友百禽」的另一特色在于作者使用较有生态趣味的安排来呈现。首先全幅景緻具自然野趣,如山林一隅,百鸟群集。在真实的大自然中,这许多种鸟类并不可能同时出现,却不论栖息于地面或枝头上,都在适当的位置展示其习性,显得生意盎然。站立画前,似可听见其鸣声此起彼落。足见边文进对生态观察非常仔细,钤印曰:「多识于草木鸟兽」,正可印证此画寄意所在。

边景昭 四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边景昭 花竹聚禽图 上海博物馆

明 边景昭 花鸟 拍品

边景昭 双鹤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边景昭 百鸟朝凤 镜心 拍品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教育观点评论

专访“药神”美术李淼,“电影就是电影,美术要藏在电影的背后”

2018-7-29 22:14:51

媒体关注艺术教育

容器 CONTAINER | 王易罡:“瞎画”

2018-7-31 22:24: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