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历
沈嘉蔚

年表
1948年 |
9月16日生于上海;
|
1955年-1960年 |
就读于浙江嘉兴建设中心小学;
|
1960年-1963年 |
就读嘉兴第二中学(现秀州中学);
|
1963年-1966年 |
就读嘉兴第一中学;
|
1966年 |
留校参加文革运动,自学美术并开始创作,曾借至浙江美术学院从事创作三个月(1969年);
|
1970年 |
6月自愿支边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2团(今密山857农场)。次年任该团宣传股美术员;
|
1971年-1976年 |
每年均有数月借调至师部(密山)与兵团总部(佳木斯)从事美术创作;
|
1974年 |
创作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具有全国影响,成为文革标志性美术作品,于1998年应邀参加纽约与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大型展览《中华五千年》,又于2008年入选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举办的《艺术与中国革命》展;
|
1977年 |
创作《过雪山》,后于2008年入选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举办的《艺术与中国革命》展,现藏美国奥伯伦学院爱伦纪念美术馆;
|
1977年初 |
正式入伍;
|
1979年 |
创作油画《红岩》获全国美展二等奖;
|
1980年 |
创作连环画《西安事变》获三项全国美展奖;
|
1981年 |
转业,任辽宁画院专职画家。该年创作的《先驱》入选1982年法国巴黎春季沙龙;
|
1982年 |
加入全国美协;
|
1982年-1984年 |
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进修毕业,毕业创作是《创伤》;
|
1987年 |
创作大型油画《红星照耀中国》获全国美展最高奖;
|
1988年 |
应邀为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创作历史画《同盟会成立》;
同年创作的油画《宽容》(又名《北大钟声》)亦由该馆收藏,是第一幅描绘五四时期代表性知识分子的群象作品; 至该年底出国前,沈已是中国国内公认的重要历史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大部分的代表作品; |
1989年 |
1月沈抵澳大利亚悉尼学习英语,后定居于悉尼南郊的邦定纳艺术村。初到澳洲时身无分文。沈在悉尼达令港为游客画肖像三年。与大部分同行不同的是, 沈没有把画头像视作谋生手段,而是视为一种写生与研究机会。从而为其成为专业肖像画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其间写生头像数千幅,画遍全球各人种,各国籍的男女老幼;
|
1991年 |
开始参加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肖像画大奖赛阿基鲍尔奖展览。迄今为止有11次入围包括一次第二名。这一记录使其跻身于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肖像画家行列。从新世纪开始,沈一直受到澳大利亚政府、公共团体与学院的委托,绘制杰出人物的正式肖像。其中包括大律师与医学教授,悉尼与墨尔本市长、学院院长等。使他名声大噪的委托是由丹麦王室指定为坎培拉国立肖像馆绘制澳大利亚“灰姑娘”――丹麦太子妃玛丽的肖像。2007年他受澳大利亚国会委托绘制了时任众议院院长的正式肖像。沈继续发展他的历史画艺术。除了他的阿基鲍尔参赛肖像画的画作大都具有历史内涵之外,他的历史画新作开辟出独特的史论风格;
|
1995年 |
回国创作了《孙文见袁世凯》参加环球巡回展;
历史画《澳大利亚的玛丽•麦格洛普》获艺术大奖,由来访澳洲的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授金质纪念章; |
1997年 |
同年参加香港回归大展;
讨论华人命运的《七幅自画像》被评为当年阿基鲍尔奖第二名; |
1998年 |
加入澳大利亚国籍。为悉尼历史性建筑维多利亚女皇大厦绘制了三联油画《世纪转换时》,描绘了一百多位澳大利亚历史人物,此画永久陈列于大厦正中墙面;
|
1999年 |
捐赠资助重建东帝汶的一幅夏纳那•古斯茂总统素描象,由总统本人在画上亲笔题诗后再度拍卖,为东帝汶筹集了更多一点资金;
以自画像形式绘制的历史画《刹那间回到1900年》入选国立艺术馆的庆祝联邦成立一百周年全澳巡回展,后由昆士兰大学美术馆收藏; |
2000年 |
应邀回国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百团大战》,参加澳门回归大展,为澳门回归创作的历史画《林则徐接见澳门总督》获大展银奖,由澳门博物馆收藏;
|
2002年 |
悉尼4A画廊举办他文革时期旧作与反思文革的新作个展《再见革命》受到澳洲艺术界重视,所有英文报纸均刊出专评。其中大型油画《第三世界》被评论家推荐为当年最好的绘画作品。另二件展出作品《绝对真理》与《1972步辇图》现藏澳大利亚白兔收藏;
|
2003年 |
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应邀回国为故乡嘉兴市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欈李之战》;
|
2004年 |
参与曼德拉儿童基金会组织的活动,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创作的六幅素描有限印刷版画上再创作,画上了曼德拉的肖像,这套作品在达沃斯国际论坛上广受欢迎,其拍卖所得全部捐赠给曼德拉基金会,为难童造福;
|
2005年 |
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展出的《辛丑条约I》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参与策划了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刘宇廉回顾展》,并主编出版了《刘宇廉》大型画文合集。出任编撰,出版了大型三卷本历史照片图集,《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此书在悉尼与北京分别举办的发行式上,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与澳大利亚联邦驻中国大使的高度赞扬,在中澳文化界备获好评。还利用自己的作品换取私人资助,安排中国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来澳大利亚拍摄莫理循专题片。
澳洲全国性英文大报<澳大利亚人>将他评为最杰出的十位澳大利亚华人之一,并列名第一; |
2006年 |
在历史画领域的开掘获得澳大利亚艺术界的赞扬,他的大型历史画《辛丑条约II》在该年荣获澳洲最重要的主题画大奖――舍尔曼奖,为母校嘉兴实验小学(原建设中心小学)创作并捐赠了该校创办人(秋瑾烈士好友)的肖像;
|
2006-2008年 |
他受托与王旭王兰合作绘制了大型马来西亚历史画《默德卡(独立)》,在悉尼大学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双子塔展出时广受好评;
|
2007年 |
将1995年创作的《苗子郁风象》与黄苗子、郁风二老共同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
2008年 |
澳大利亚SBS电视台播出由Esben Storm摄制的沈嘉蔚传记片;
|
2009年 |
5月油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在中国嘉德拍卖,以795万人民币成交,由上海收藏家王薇收藏,并于当年十月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而此前在8月,此画入选新中国60年重要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新作《1908福特T型车》与《1911福特T型车》在中国美术馆的《传承与修行》画展及成都双年展展出; 与位于798的红三房画廊签约代理出售作品; 次年亦与雅昌艺术网签约; |
2010年 |
居住与工作的大悉尼南郊萨瑟兰市的市立海泽赫斯特美术馆为他举办了题为《沈嘉蔚,从毛时代至今,1961-2010》的重要回顾展;
油画作品《1911年福特T型车》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
艺术风格
获奖
- 2006年Sulman Prize, AGNSW, Australia 2006;
Shirley hannan Portrait Prize : Second Prize, Bega Valley Regional Art Gallery, Australia, 2006;
- 2003年PAA Exhibition Prize, Australia 2003;
People's Choice Prize of tde Salon des Refusés, S.H. Ervin Gallery, Australia,2007,2003;
- 1993年Sydney Royal Art Show Awards:Second Still Life Prize, 1995, Third Portrait Prize, 1994, 1993, Australia;
- 1983年China / National Illustration Exhibition Prizes: Best Drawing, 1983, Best Cover Design, 1983;
- 1979年 Mary Mackillop Art Award: First Place, 1995, Australia.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Prizes: Outstanding Work, 1987,
Bronze Medal, 1984,Second Prize, 1979; - 1970年China / Many Chinese provincial art awards in 1980s and 1970s;
代表作品
-
霎那间回到1900
-
为伟大祖国站岗
-
沈嘉蔚1911 Ford car
-
沈嘉蔚1908 Ford car
-
作品001
艺术家头衔
职业艺术家
所在省份
北京
毕业院校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