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浙江)

艺术家简历

杨劲松(浙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综合艺术委员会主任
全国美展评审专家(综合材料绘画)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评审专家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主持“杨劲松综合绘画工作室”
浙江美术馆特聘专家
福清美术馆特聘专家
1955年 生于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祖籍湖南湘潭;
1982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

年表

1955年
生于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祖籍湖南湘潭;
1975年
湖南省轻工学校特种工艺班毕业;
1982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
1986年
中国广东省画院展览馆(个展);
《关于传统》,画廊杂志(刊物);
1986年
中国广东美术馆(个展);
1988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并留校任教;
策划新学院派第一回展,浙江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展);
《何谓新》,中国美术报头版,光明日报转载(刊物)
《蚀•刻•印—蚀刻凹版画艺术要素研究》,研究生论文集(刊物)
《新学院派艺术精神阐释》,新美术(刊物)
《乱弹“野路子”版画》,富春江画报(刊物)
《怪圈—中国版画的艰难蜕变》,广州美术学院学报(刊物)
《关于中国当代美术界争论的几个问题》,造型美学(刊物)
1989年
皮埃诺国际版画展,意大利(群展);
日本高知国际版画展,高知县,日本(群展);
中日青年版画家展,东京,日本(群展);
中国现代版画展,上海(群展);
中国现代青年版画展,三原色画廊,台湾(群展);
1990年
策划新学院派第二回展,浙江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展);
中国第十届版展(群展);
日本高知国际版画三年展,日本高知美术馆(群展)赏候补奖(最高奖);
全国第四届三版展,南京艺术学院(群展);
台湾国际版画双年展,台北市美术馆(群展);
1991年
赴欧洲求学;
日本东京沙画梦画廊(个展);
意大利第23届彼艾拉国际版画双年展(群展);
全国第十一届版展(群展)获金奖;
1992年
澳大利亚悉尼美术馆(个展);
美国WEST ROOM画廊举办(个展);
意大利第23届彼艾拉国际版画双年展(群展);
《不是欧洲模式的模式—评中国前卫艺术展》,江苏画刊(刊物);
1993年
巴黎art severs画廊(个展);
法国SAINT-BRIEUC市立图书馆(个展);
德国柏林自由艺术大展 柏林会展中心(群展);
1994年
德国柏林KUNSTLER美术馆(个展);
德国柏林URANIA世界文化中心(个展);
1995年
德国柏林cheepomt charlin博物馆(个展);
德国20世纪AKT RADIERT艺术展,德国杜塞尔多夫(群展);
1996年
德国柏林国立医科大学画廊(个展);
《27年梦想成真—评克里斯多包裹艺术》,江苏画刊(刊物);
1997年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
1998年
《不是所有表现具象的艺术都是现实主义不是所有现实主义的具象艺术都表现客观真实》(刊物);
《杞人忧天》,江苏画刊(刊物);
《为没有焦点喝彩》,美术家(刊物);
《大趋势》,美苑(刊物);

1999年
中国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中国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美术馆(个展);
第九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群展);
《坚守与冲动—论学院艺术何去何从》,当代学院艺术,南艺学报转载(刊物);
《质疑当代性的前提》,江苏画刊(刊物);
2000年
青岛国际版画双年展,青岛美术馆(群展);
中国百年版画展,成都美术馆(群展);
《站在传统与现代的重合点上》,美术家
《重构版画艺术新理念》,美苑(刊物);
《再论版画艺术新理念》,美苑(刊物);
《速写课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实力派教师—速写教学对话美苑(刊物);
《冲突与超越》,艺术家美苑(刊物);
《论新时期美术教育的特征》,美术观察美苑(刊物);

2001年
第七届全国三版展(群展);
西部艺术大展,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群展);
西安两岸三地版画学术展,西安美术馆(群展);
《四方城内话“围城”》,艺术家(刊物);
《综述—两岸三地现代版画学术展》,江苏画刊(刊物);
《应该先把概念搞清楚》,美术学论文集(刊物);
《版画教育的可能性空间》,美术观察(刊物);
《扩展与延伸》,美术研究(刊物);

2002年
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州美术馆(群展);
白塔岭当代艺术展,杭州(群展);
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十五人展,上海图书馆(群展);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中国版画(刊物);
《版画还是艺术》,美苑(刊物);
2003年
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系主任;
北京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北京清华大学(群展);
上海首届国际雕塑与环境艺术展,上海(群展);
上海设计与当代艺术展,上海复旦大学(群展);
《新视域、新媒体》美术观察(刊物);
《浅论当代艺术的结构和手段》今日中国美术(刊物);
《视觉背后的支撑》,当代学院艺术(刊物);
2004年
江苏画刊30周年庆典展,南京博物院(群展);
中国观念家具展,上海(群展);
《艺术的第二种态度(一)—综合艺术在中国》,21世纪,香港中文大学
《素描•媒介•影》(论文);
《文脉传承与本土特征》(论文);
《艺术的第二种态度(二)—当代学院艺术教育观转型》(论文);
《综合艺术在中国》,清华美术(刊物);
《对话—走向综合》,走向综合专著(刊物);
《素描作为一种媒介》,当代学院艺术(刊物);
《系—白塔岭军营展评述》,艺术当代(刊物);

2005年
“书非书”当代艺术展,中国美院美术馆(群展);
“寓言”当代艺术展,杭州(群展);
《视觉艺术的创新—第二种态度》(论文);
《论当代艺术教育转型》(论文);
《当代艺术教育方法研究》(论文);
《视觉艺术基础》(论文);
《空间潜力的开发》,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论文集(刊物);
《红色记忆》(论文);
2006年
“显微镜-观”当代艺术展,澳门艺术博物馆(展览);
浙江省油画大展,宁波美术馆(展览);
“科学与艺术”展,上海东方明珠(展览);
当代•笔墨展,上海明园艺术中心(展览);
“存在•延伸与变异”展,湖南美术馆(展览);
“显微镜——观”当代艺术展 澳门艺术博物馆(展览);
《失语—论艺术教育的境遇》,清华美术(刊物);
《日常经验》,嬉戏的图像展(刊物);
2008年
“超以象外”中国抽象艺术展,澳门艺术博物馆(群展);
“另一种方式”杭州实验艺术展,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群展);
“时代年轮”中国抽象艺术五人展,上海M艺术空间(群展);
策划“五谷杂粮UNPACK”中国实验艺术教育与创作展(群展);
《空间就是力量》,清华美术(刊物);
《五谷杂粮》,专论(刊物);
《以微观呈现人和事》,建筑与文化(刊物);
《图像社会学批评与实践》,当代艺术与投资(刊物);
《学院成为自我诊疗的对象》,美苑(刊物);
《艺术展的“无用之用”》,建筑与文化(刊物);
《谁做推手?》,国家美术(刊物);

2009年
“境•景”,中国杭州金彩画廊(个展);
“重返现代”09中国抽象艺术展,浙江杭州(群展);
策划“刀锋”重建雷峰塔,北京圣之空间(群展);
两湖潮流1985-2009,广东美术馆(群展);
同行-德中当代艺术展,湖北武汉美术馆(群展);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白俄罗斯、塞尔维亚美术馆(群展);
左•右当代艺术展,南京尚东当代艺术中心(群展);
“时空的经纬—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上海2010艺术中心(群展);
《行走刀锋,相忘江湖》,美苑(刊物);
《盗火者廖修平》,国家美术(刊物);
《光荣与梦想—上海世博会地景艺术》,国家美术(刊物);

2010年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归去来兮当代绘画艺术展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群展);
书非书——2010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展中国美院美术馆重构——中国抽象艺术TOP10 浙江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群展);
“重构”中国抽象艺术TOP10,浙江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群展);
“转折”当代艺术家联展,浙江温州柒号艺术中心(群展);
“水墨新境”中国当代水墨展,上海M艺术空间(群展);
“变•化”中意国际当代艺术展,杭州(群展);
《实验艺术教育问题论》,当代美术家(刊物);
《重构版画艺术新理论》,美苑(刊物);
《思想来源?实践取向》,美苑(刊物);
《面向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术学院》,美苑(刊物);
《崛起的另类—来自杭州艺术的几个案例》,艺术当代(刊物);
《“学院艺术”成为自己需加诊疗的对象》,美术评论与研究(刊物);
2011年
回望中国 中国美术馆(群展);
中国意志 北京当代艺术馆(群展);
“二重奏”重庆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重庆渝澳国际艺术中心(群展);
《在思想中找到新的契合点》,当代美术家(刊物);
《城市化进程中的视觉艺术》,艺术中国(刊物);
2012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暧昧”,杭州天仁合艺艺术中心(个展);
艺术·前沿,当代艺术邀请展,北京宋庄美术馆(群展);
中国以上—中国绘画名家邀请展(群展);
态度,与抽象艺术有关 ,上海苏州河艺术中心(群展);
绘事后素新绘画展,杭州恒庐美术馆(群展);
文脉中国·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群展);
斯文在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展);
《怎样成为“无知者”》,当代美术家(刊物);
《大学美术馆功能释放的几个条件》,美术报(刊物);
2013年
“墨境濡心”,杭州天仁合艺艺术中心(个展);
零界,2013首届中国装置艺术展,天津美术馆(群展);
85,与一所艺术学府,北京,中国美术馆(群展);
85,八十五,献给中国美术学院八十五周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展);
“景观再造”——中国当代艺术,匈牙利德布勒森modem艺术中心(群展);
广州美术学院60周年校庆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群展);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山东省美术馆(群展);
中国·新疆国际版画展,新疆当代美术馆(群展);
《当代艺术十二问》,当代美术家(刊物);
《抽象艺术的几道坎》,中国艺术(刊物);
《无墙学院》,国家美术(刊物);
《杨劲松:知者自知》,艺术汇(刊物);
《外观与内视—美术馆的新起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年鉴(刊物);
2014年
“无常是常”,长沙美仑美术馆(个展);
浙江省首届综合艺术大展,宁波美术馆;
融•汇艺术展,杭州天仁合艺艺术中心;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河北美术馆;
我们在绘画中-国美之路系列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杨劲松·无常是常》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5年
开放的边界:对话“德国:艺术之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群展);
不在现场:感官阈值与一种在地性的漂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群展);
品质与格调,上海平阁艺术空间(群展);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民生美术馆(群展);
抽象与意境,北京缤纷当代美术馆(群展);
策划“正在兴起的态度”,首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群展);
首届中国(宁波)综合艺术双年展,宁波美术馆(群展);
“浴火”展白马当代艺术中心,杭州(群展);
2016年
“涂抹的自由”,济南市美术馆(个展);
出湖•入湘:2016湖湘当代艺术家邀请展,长沙艺尚园(群展);
“景象2016”当代艺术邀请展,温州(群展);
萧条与供给,南京国际双年展,南京(群展);
“质地的再叙述”,福州威狮国际艺术中心,福建(群展);
策划“城市变线”--第二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海(群展);
2017年
“墨自在也—杨劲松纸上作品展”,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个展);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抽象展)”;
蓝色——中国抽象艺术联展,深圳,蓝岸画廊;
“当代艺术典藏七人展”湖南,美仑美术馆;
策划“不拘一格”2017浙江省第二届综合艺术大展,浙江,丽水美术馆;
策划“集结——2017浙美15人艺术展”,北京鼎元艺术中心;
2018年
“互补与契合——中国留学德国艺术家作品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视觉艺术展”,四川省美术馆;
“景然”七人展,北京,杨画廊;
“纸上物语”,上海展览中心,对外交流协会美术馆;
“综合的维度”七人展,天津,滨海美术馆;
“在东方——意象·新媒体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中国精神——中国非具象油画艺术展”,沈阳,鲁迅美术馆;
“水墨,作为一种文化姿态 ”2018中国当代水墨展,北京,鼎元艺术中心;
2019年
策划“视觉强度——第三届浙江省综合艺术双年展”;
策划“艺术西湖·第二届国际水墨博览会”并做“水墨即意义”专文;
书·非书2019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节,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展);
锋向:水墨新抽象——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上海明园美术馆(群展);
出湖入湘——湘籍艺术家邀请展,(群展);
钜融·艺术岛“春华秋实”名家作品邀请展,福建钜融艺术岛(群展);
2020年
“历史的凝视:再访中国当代艺术” 深圳市木星美术馆开馆展(群展);
“意象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湖南省美术馆(群展);
“中国表现第一回展” 上海华泰美术馆(群展);
“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群展);
“中国当代艺术转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艺术实验研究展” 上海宝龙美术馆(群展);
讲座:
《不拘一格——关于新绘画》 宁夏美术家协会;
《不拘一格——关于综合绘画的实践》温州市美术家协会;
《综合材料与新绘画》德清美术家协会;
《不拘一格——关于新绘画的实践》2020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周;
《不拘一格——怎样为自己建立工具箱与知识库》宁波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风格

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思想视野和生命主题,一个时代也必有一个时代的艺术追求。“艺术大众化”作为这个时代的基本倾向,不是否定和消除精典和文明成果,而是通过批判反思话语霸权和日益僵化的创新活力等社会问题,促使艺术成为人与社会沟通的条件。人的丰富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作为沟通条件的艺术不再是摹仿因袭的模样。
“無常是常、無象而相、无由而自由”是因为自己在社会的复杂关系中没有能力保持不同,而又得给自己一个在不同阶段内坚持下去的理由。近几十年中的大小浪潮不说涉水有多深,起起伏伏的事都看在了眼里。几多的折腾,大小多少也总算是有点谱了。只是理想与现实总有填不平的沟壑,理论与实践的此起彼伏也总是没有一个定数。好歹建起了个教书平台,费心费力地把各种主张和动机者纠合在一块了,看似是理想者们的聚合,也未必就是动真格地冲着理想建构起的新学而来。一遇风浪便作鸟兽散状了。自己的心血泡汤还尤自可,十余年培养出的学生们又将如何去交待?诸多的世事难料和诸多的半途而废,是为我开始“無常是常”主题创作的来由。
既然世事无常,别人不在你的路上不证明不是你的迷失;既然持久不明的争拗意味着双方都可能是错误的,我不求浊世里的自清,总可以自己设问自己答,自己作答自证误吧。故此,即使所经世事尤如浆糊一桶,也不枉曾搅拌折腾后留下来的痕迹可为后世评说了。
無常是常是将“世事无常”作为材料,作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搅拌材料。它可能是作品中暗示着某种社会伦理道德的引信,明知故犯地触碰思维的极限。一如在覆盖和涂抹掉道貌岸然的表皮,撕扯下欲言又止的虚饰隔纸。它即是我一时一事的具体内容的非形象表达,抑或也是我善意而为而收获恶果的无奈。于是也就有了世事凉热,反复无常,凉热世态,本无体相。
如果说“無常是常”是久病成医的结果,是老炮儿式的淡然,其实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解放。这组作品基本上是围绕将现实问题作为材料来展开的创作。包含了我所经世事的不解和自解。
显然,我的“不解”和“自解”,很难依循文明史逻辑从关注事物转向关注思想,也无能从混乱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区分真相、文本、词语间复杂的关联性来。日常生活是具体的、平凡的。它的真相和本质是隐藏在现象之内的。既然不可能象先知一样洞悉人间百态,也就只能依凭得失挫抑的日常经验了。
我当然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因此把握好生命的意义。可一旦觉察到日常生活经验是一个有欺骗性的简单标签,譬如你所依重的正统思维会让自己理所当然,会对现实问题无动于衷时,至少我会因此而焦虑。当你掠夺公平善意的原则,而眼见为实的经验却因为日益深化的阶级分化和无辜者的不幸而陷入崩溃时,我会按捺不住冲动,会在真相难觅中失去方寸。
在我看来,既然真相难觅,或者说真相可能违背人们既有的信仰而不可能真正被揭示。经验也不可靠,眼见也未必真实,“無相而象”与“无由而自由”,以及随后相继产生的“鸟归林”、“万物生”系列作品,则是我试图从个人考古方式去面对那些完全由形象制造出的文化幻想,以及,“万事为物”的材料概念去触碰数码科技关于形象制造而开发出的视觉类像和幻象等读图关系,当然不是为了退回到天真的模仿、复制和再现的套路上去,而是对个人意义的重新发现。我以我所经验过的日常实物作为个人考古的材料,当然也就会去牵扯我的出身背景,家庭环境,以及相关人事问题来作为线索。将这些具体的线索与寻觅而产生的线索来互为表里,就像我的《七月二十一日记》。2013年夏天的杭州暴雨成灾,大雨倾盆令我深感渺小,自然的无常和无常之下的人为性经常间的因果关系。我不反对宣传画和具体形象,只是厌恶了空洞。我以材料而反“唯材料”,同样,我以经验反经验,是为了能非经验地立足于当下的现实。即意在我此刻的现在,它即是历史的我的现在,也是一个在折腾中的我的现在。“现在已成为事实,一个令人不太舒服的现实”(CM•麦克卢汉语)。
一、 自己的路自己走
现在,已成为事实。此话对我而言有好些层意思。
退休后的“现在”,终于有了卸去妆容粉黛后的通透感,有了心无旁骛的随心所欲和“無常是常”的坦然。这也是我“鸟归林”系列作品的认识基础。“归林”的字面意义一目了然,“归林”者实为归零。另一种意涵则是指向“自己的路得自己走”的起码要求。我很庆幸“归零”的现在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意义,它不仅使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和所以为的艺术究竟是啥模样,也清楚地看明白了好的艺术是有标准的。至少不是由你的位置来决定的道理。故曰:此现在,乃真实在。
“涂抹”是为我的现在方式。这个有些偏执的个人方式,的确在很长时间以来解决了蛮多的内心困扰,是我有可能拨开迷雾看清楚问题的工作方式。在混乱中理出头绪,在真假莫辨的局势里站稳自己的位置而越发钟情于它了。我曾在其他文章中陈述过关于“涂抹”这一概念。除此外,涂抹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天赋,也是人由混沌到开悟善用的方式。只是,随着认识外界的工具手段越来越发达,沟通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涂抹的本来或者说天性就与人渐行渐远了。无有任何前置条件的涂抹天性要么被转换成文字语言,要么就转换成涂写式绘画,以及电子媒介和网络等感知方式了。涂抹开悟的本来就被遮蔽掉了。
显然,语言文字和图像符号都是人们感知世界而创造出来的沟通方式。正因为如此,人们过度依赖于这类有效方式来感知和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其结果并不见得会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世界,时常反而更糟糕。就像”美术“和”“艺术”的争拗,文本图符的指涉和引用所造成更大歧义通常无关艺术,无关作品本身,也无关于实践一样。文字或图符会不可避免地直接介入客观世界,又以一种非物质的方式来描叙客体。即使这类描叙是经由积淀而成的引经据典,或者就是“东边太阳西边雨”那么直观,文本图符中的客体仍然只能是每个人直接经验的补充,或者说是辅助其可信度的参考,而绝不是替代。
现在的无奈是,由文字语言形成的文本在叙述的偏好中真实未必可见。所制造出的客观客观世界也未必是其所是。图文信息会在误读和浅析中形成俗套,就像流行的当代艺术经常沦为阐释的插图一样,令人啼笑皆非。
如何消除掉这些已然占据且正在左右着思想空间的概念,让自我感知的触角得以自然伸展。如何“归零”那些被誉为“头脑风暴”等快餐式碎片化的急就章心态,让僵滞的大脑不是被动式开窍,而是会在具体可为的问题梳理中找到可为的线索,展开可能的认识过程,进而形成自觉言说的基础等,这些问题正是我在涂抹中慢慢形成的告解方式。
“涂抹”成了我的“现在”。成为我面对“如何”时的去蔽手段,也成为了我自以为是的“真作假时假亦真”的虚无观。虚无(notding)真是一个非常的解惑的概念。万事万物是因人而显现意义,若无人的存在便一切归于空无。世界因人而有时序,万事因人才有因缘,才有了真假虚实的文化。
虚无并非客观真实,而是一种感知的真实,就像我的现在一样,我的时间空间观是产生虚无之中的内容,而我所经验的内容却可以穿越和倒叙,并不按时空逻辑排序,而是按好坏的生活价值观归类。因此,尽管有着一幅历经世事的皮囊和感知器官,若非有了一丝自觉,哪会如今这般纠缠。
我不再认为自己现在的实践方式要跟人们的熟识的“艺术”来做比较,也不再在意作品内要蕴含有某种固定的美学本质。我更倾向与身俱来的涂抹天性并不是复又鼓吹本能随机等浅显的辨识性,而是基于生命本身就是艺术。生命存在本身就是艺术的生发材料。既然艺术是因生命才有意义,艺术就不能循着现成的辨识方式表达关于存在的意义。在涂抹中重新发现生命的发现,“涂抹的自由”才成为能使我的经验作为“拔除自我”的再生力量。
因此,如果说由“無常是常”、“鸟归林”、“万物生”三个主题构成了我“涂抹的自由”的艺术地图,“無常是常”和“鸟归林”系列,更多关切是在自我本身的问题上。是关于我该如何在社会条件内成为生活的主体性自问自答。作为主体的自身怎样同时成为知识、权利和道德行为的对象和客体,追问自己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又为何执着于自我的发现,却仍然会不知不觉中成为被牵制的客体。就像一条不其然扎进大海里的鱼,困顿的不是氧气和海水的天然条件,而是它如何证明其与生俱来的品质,在诸多外在条件中仍然可以有所价值的念头。怎样走出这主体性的牢笼,而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参见“福柯的生存美学”,高宣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是我这两组作品希望表达出的意思。
“万物生”系列作品。则是在“归零”后,基于一切皆有可能的认识产物。他使我无所拘束。不是因为现实反复无常生存环境复杂,而是所谓“惯看秋月春风”的豁然开朗和超越。换言之,既然人之为人而不是他物,不是为这种或那种外在于自身的“原则”所界定出来的内容,不是主体性原则所为,而单纯是其自己而已。那么,现在的我还有什么理由在遭遇真假善恶时态度暧昧时仍然立场不清呢?其次,人虽然是在自身与生存环境共时互动的改造中被塑造或是被缺席者,同时,人为了实现某种抵触和超越也会进行创造性活动。
万物生系列使我有重获自由的感慨,打开“一切皆有可能”的这扇窗户,使我可以在任何一个触点上展开自由想象。即使事后都能从自身的现实生活问题中找到端倪,触点把想象引入尚未开发的场域,在涂抹中试探各种呈现问题意义的可能途径,在每一可能的基础点再行展开旁涉的领域,就像魔方一样,打开一个暗空间,激发内心一层层的可能想象。万物生,其实在为我展开了无限可能的未来。它也为我提供了一种能够充分表达在生命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主题,进而为自己获得了许多批评推理和逻辑知识论述意外的重要启示。
走自己的路,才会有观点,有观点的艺术实践无论其结果高低成败,都是有价值的。走自己的路,就是走一条连绵不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更新的历练之路。无论路途长短坎坷与否,持续不断地加工与实践,生命的意义就会因此而更具魅力。

代表作品

  • 《库艺术》杨劲松:2014年度最具思想力人物

  • 我因此而获得自由

  • 癸巳年初春

  • 癸巳年三月春

  • 搅成团之一

艺术家头衔

职业艺术家

所在省份

北京

毕业院校

其他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