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
-
原上
-
碧野
-
老尹
-
雪坡
向光

1934年生于湖南,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50年代初任《战友》杂志美编,许多作品发表于《东海》、《东风》、《浙江日报》等报刊。1976年调贵州艺校(现贵大艺术学院)任教,曾主持油画工作室。他学风严谨,见解独到,培养并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对于贵州油画教育和发展具有开拓性贡献。曾先后受聘于四川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任教。作品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全国油画精品展、上海油画展、亚欧艺术双年展等重要展出。作品不断发表于各专业报刊杂志并被国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
1994年应美国缅因美术学院邀请讲学并举办个展。2010年个人油画展“行板如歌”先后于贵阳市美术馆及南宁巡展。2015年“高度——贵州七老艺术作品展”先后于重庆市美术馆、贵阳市美术馆展出。2017年“艺道要有光向光油画教学研究展”在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展出。
出版《冷暖调》(向光、诗、文、论、评、画)、《向光油画作品集》。
如今他在创作上仍然热情充沛饱满,技法娴熟老辣,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
2015年“向光艺术馆”作为贵阳市首家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非营利性私人美术馆开馆并长期对外开放。
50年代初任《战友》杂志美编,许多作品发表于《东海》、《东风》、《浙江日报》等报刊。1976年调贵州艺校(现贵大艺术学院)任教,曾主持油画工作室。他学风严谨,见解独到,培养并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对于贵州油画教育和发展具有开拓性贡献。曾先后受聘于四川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任教。作品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全国油画精品展、上海油画展、亚欧艺术双年展等重要展出。作品不断发表于各专业报刊杂志并被国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
1994年应美国缅因美术学院邀请讲学并举办个展。2010年个人油画展“行板如歌”先后于贵阳市美术馆及南宁巡展。2015年“高度——贵州七老艺术作品展”先后于重庆市美术馆、贵阳市美术馆展出。2017年“艺道要有光向光油画教学研究展”在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展出。
出版《冷暖调》(向光、诗、文、论、评、画)、《向光油画作品集》。
如今他在创作上仍然热情充沛饱满,技法娴熟老辣,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
2015年“向光艺术馆”作为贵阳市首家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非营利性私人美术馆开馆并长期对外开放。
年表
1934年 |
9月16日,出生于湖南邵阳;
|
---|---|
1951年 |
干部学校文工队美术组;
|
1952年 |
六十三军文工团赴朝;
|
1954年 |
华北军区文化部《战友》杂志社;
创作《战士——诗人》等水粉画、年画、连环画、插图百余幅; |
1957年 |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
1958年 |
父亲成为“右派”;随王德威先生到舟山举办“海军训练班”;被定为“只专不红”典型,撤消“班长”职务;
|
1959年 |
油画《鲁迅》、《节日》选为《东海》杂志封面;
油画《海港之晨》、《出海》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 油画《在玉米地里》载于《东风》画刊; 被“批判”“抄家”“拔白旗”开除学籍并押送江山县修铁路; |
1961年 |
成为民工队“最强劳动力”受表彰;
|
1962年 |
素描组画《万紫千红》于浙江日报整版刊载;
恢复学籍回学校展览馆打杂,其间与朱金楼先生一起画了很多的静物并发表; 分配到肖峰油画工作室继续学习; |
1963年 |
到中央美术学院临摹《女贵族——贵罗佐娃》;山西云冈画石佛;
|
1964年 |
到玉环岛写生;
油画《东海潮》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毕业分配到贵州普定县文化馆; 下农村、劳动、“抢收”、“抢种”、画“走资派”画“连环画”走村串寨巡展,数量达千余幅; |
1966年 |
“文革”期间在县城画《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上》、《毛主席在北戴河》等10×8米的巨幅画;
《雨露滋润》、《八、九点钟的太阳》、《万山红遍》、《走红军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主要作品《英雄邹前方》、《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贺龙与任弼时在乌蒙山》、《毛主席与李四光、华罗庚》等等。参加一系列的主题性展览。其间作有大量肖像及风景写生; |
1975年 |
调贵州艺术学校任教(后恢复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主要作品《窗》、《家庭作业》、《一心司百草》及许多的少数民族肖像、风景、人物等; |
1985年 |
论文《绘画关系论》、《绘画语言论》、《绘画品格论》发表;
|
1986年 |
《少女》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于中国美术馆展出;
日本巡展,主要作品有《威宁写生》、《威宁的早晨》等; |
1990年 |
《金曲》参加亚欧双年展被文化部收藏;
《浓荫下》参加全国油画精品展; 《坐月亮》新加坡中国西部高原油画展; 《神游》香港中国风情油画展,主要作品有《洞妹》、《银笛》《弦外》、《余音》等; |
1994年 |
赴美国缅因美术学院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
|
1999年 |
歌乐山写生;
受聘四川美术学院任教; |
2001年 |
到上海画家村;
|
2002年 |
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校友画展,并作《深梦呓语》——校友座谈会讲话;
受聘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任教; |
2003年 |
作品《夤夜》参加上海油画展于上海美术馆展出;
受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
2007年 |
《百合》刊于《中国油画》封面;
同期刊载人物、静物、风景作品十余件及文章《深梦呓语》; 《世界艺术》作大量刊载和评论; 创作马系列作品; |
2008年 |
创作人体系列作品;
南京写生; |
2009年 |
《中国油画》刊载人体系列油画作品及文章《人体絮语》、《心迹》;
《亚洲美术》等多家报刊杂志撰文并刊载; |
2010年 |
个人画展在贵阳市美术馆举办;
|
2011年 |
个人画展于广西南宁榜样——中国·东盟艺术馆举办;
|
2013年 |
出版《冷暖调》——向光、诗、文、论、评、画;
去新疆写生; |
2015年 |
《高度——贵州七老艺术作品展》先后在重庆美术馆、贵阳市美术馆展出;
去青海作《特种青春》系列写生; |
2017年 |
“艺道要有光向光油画教学研究展”在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展出;
|
艺术风格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