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系列3
-
岁月系列6
-
岁月系列12
-
岁月系列24
-
岁月系列22
石英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陕西国画院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陕西国画院山水画院画家,陕西国画院花鸟画院画家。黄土画派画家,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伍眉画社成员。
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画刊》主办的”2007水墨报告——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巡回展;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第三届、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香港)、(台湾)及《中国美术大事记》记录当代——中国美术家代表作品展(北京);陕西当代中国画展;陕西省中青年画家、书法家优秀作品展;诗情画意——陕西中青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状态·语境2010伍眉画社作品展(陕西美术博物馆、西安么艺术中心、上海马达思班画廊)。第三届美术报艺术节(信天游——陕西中青年国画家邀请展);“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青年国画作品展览”;“延安颂”黄土画派美术作品展(武汉);“行进一代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美术邀请展(崔振宽美术馆);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风·丝路魂”中国画邀请展。
作品获奖:《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陕西展区’三等奖;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延安颂”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陕西省建党8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陕西首届素描、速写艺术大展”优秀奖;庆祝建国55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陕西各界美术、书法作品展览”获奖作品;“陕西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首届陕西美术(创作)三等奖;重构家园《石英画展》在西安举办;05·06窑门系列《石英画展》参加“陕西中青年画家邀请展”在陕西国画院举办;黑与白的对话——崔振宽、石英水墨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
作品发表:《画刊》、《美术观察》、《荣宝斋》、《当代中国画》、《美术观点》、《国画家》、《中国艺术》、《中国书道》、《美术报》等专业刊物百余幅。
《石英中国画作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成名(师生篇)——崔振宽·石英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石英画集》分别由江苏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中国美术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石英淡墨山水》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画刊》主办的”2007水墨报告——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巡回展;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第三届、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香港)、(台湾)及《中国美术大事记》记录当代——中国美术家代表作品展(北京);陕西当代中国画展;陕西省中青年画家、书法家优秀作品展;诗情画意——陕西中青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状态·语境2010伍眉画社作品展(陕西美术博物馆、西安么艺术中心、上海马达思班画廊)。第三届美术报艺术节(信天游——陕西中青年国画家邀请展);“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青年国画作品展览”;“延安颂”黄土画派美术作品展(武汉);“行进一代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美术邀请展(崔振宽美术馆);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风·丝路魂”中国画邀请展。
作品获奖:《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陕西展区’三等奖;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延安颂”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陕西省建党8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陕西首届素描、速写艺术大展”优秀奖;庆祝建国55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陕西各界美术、书法作品展览”获奖作品;“陕西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首届陕西美术(创作)三等奖;重构家园《石英画展》在西安举办;05·06窑门系列《石英画展》参加“陕西中青年画家邀请展”在陕西国画院举办;黑与白的对话——崔振宽、石英水墨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
作品发表:《画刊》、《美术观察》、《荣宝斋》、《当代中国画》、《美术观点》、《国画家》、《中国艺术》、《中国书道》、《美术报》等专业刊物百余幅。
《石英中国画作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成名(师生篇)——崔振宽·石英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石英画集》分别由江苏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中国美术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石英淡墨山水》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年表
1957年 |
丁酉
石英,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七日(农历九月十六日)出生于西安市交通大学医院,因母亲体弱,她刚满月就被送到舅舅家,由外婆抚养,吃舅妈的奶长大; |
---|---|
1958—1963年 |
戊戌—癸巳
母亲为人师表,忙于工作,一周只能回外婆家看她一次,但她的童年有太多的爱,可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表兄妹都亲如手足,外婆的娇惯是她至今难以忘怀。虽逢三年自然灾害,她却没有任何挨饿的印象; |
1964—1970年 |
甲辰—庚戌
母亲接她和她一起生活,将外婆娇惯出的毛病一一调教,母亲的家教甚严,是她一时难以适应,总是怀念和外婆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她在母亲任教的学校读书。喜欢音乐,家隔壁就是音乐教室,偷闲就去练琴。小学三年级,时逢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全国的青年、大学生大串联,学校的教室,都被腾出来接待串联的学生。灾难面临到她们这代人头上,只有靠自学为主了; |
1971—1973年 |
辛亥—癸丑
初中至高中,她是在西安市第一中学读完的。从中学时期开始,她就非常喜欢书法,看到那位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好看,就在底下临摹。她的母亲,字写的非常好,要求她每天练字。班级无论是办黑板报,还是写什么大字报一类,她都会参加; |
1974年 |
甲寅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她回忆那时给班级搞黑板报的宣传,抽出来他们两位同学,她呢负责写黑板报,另一位同学呢搞插图。她趁闲时也乱画几笔,就受到了这位同学的鼓励,这下就一发不可收拾。正逢暑热季节,晚上钻到蚊帐里,又怕影响她母亲休息,用手电筒打到本子上,临摹连环画至深夜两三点,就这样经常如此; |
1975—1976年 |
乙卯—丙辰
高中,学校组织学工、学农、学小教,严重影响了他们文化课的学习。即使上课,学生也自带小板凳,老师在台上讲课,下面呢个别男同学,就用捡来的树上毛球球往老师头上扔,老师正在黑板上写字,窗外一块砖头突然从老师眼前飞过,真是触目惊心。老师哭着跑出教室,叫来了校长陈怀孝,校长严厉的训话,才镇住了状况; |
1977—1978年 |
丁巳—戊午
正逢知青上山下乡,她因独子免下。高中毕业,被分配到医药系统当营业员,月工资37.50元。经常被单位抽出来搞宣传,也经常利用工作之闲用包装纸练字,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并在规章制度里加了一条,上班不许练字,说她不务正业。这时她已迷上了画画,除了上班,到处跑着画模特呀,石膏像素描。后来考试,初试过了,可复试还是落榜; |
1979—1980年 |
己未—庚申
她这时已慢慢喜欢上国画水墨。工作之余,临摹一些古画,山水呀,花鸟都画,并获得了陕西省政府机关书画大展二等奖; |
1981—1989年 |
辛酉—己巳
她的书法老师是程克刚,要求她要多看碑帖。为此,她几乎每周日都去碑林,带上一个烧饼夹菜作为午餐,当时她对书法的痴迷,几乎每天工作之余,练字至少2—3小时。期间参加一些国画进修班,曾一时同郑砚生先生学习山水画,从画论上获益匪浅; |
1990—1993年 |
庚午—癸酉
上西安美术学院大专,装潢设计专业。当初她也是为改变工作性质而选择的,并非己所愿。同时开一装潢装饰门店,也只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解决住房。门店开了十月有余即关闭,并非收益不好,而是内心不安,所想非所为。即刻她又参加了美院的国画进修班,临摹了不少写意花鸟,写意人物作品。从水墨写意的角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1994年 |
甲戌
进入陕西国画院高研班,师从崔振宽先生研习山水画三年有余,这是她真真进入山水画创作的时期,从临摹开始到外出写生,回来加工创作。崔先生虽不苟言笑,但她开始将存在的问题集中到一起,通过观先生作画过程而解决问题。在画院期间,经常作画到深夜一两点休息,一张八尺对开的画,从早画到晚直至完成才罢休; 从进画院开始,每逢罗平安先生来找崔先生时,她都有幸与二位先生在一个小小饭馆里吃饭,听他们谈画,谈自己的创作感想,审美个性。这使她有了一个高的起点。从这时起,她已从心里将罗先生也当做自己的先生了。同时也有幸得到张振学、郭全忠二位先生的指点。尤其是后来多年的艺术活动,经常和郭先生一起参加,郭先生是个很健谈的人,不过除了谈艺术还是艺术。这样,每每郭、崔二位先生,在激情澎拜谈自己艺术观点时,她是唯一的听众,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为此,从内心很感激和尊重郭先生; |
1995年 |
乙亥
初夏,先生带他们师兄弟三人上太白山写生,冒雨穿越了太白冰川遗址,经过十一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登上了太白之顶大爷海,海拔3760米,观太白积雪六月天。他们个个兴奋不已。后观先生作画册页焦墨; |
1996年 |
丙子
过完春节,随先生及师弟蓝田写生,几乎每天跑一个山沟,来回三十里路。吃住农家,以画速写为主,当时她对杂树林及荒凉之地情有独钟。回到画室后,画了不少的四尺作品,都是以杂树为题材。七月再同先生及师弟陕南写生,住严家坪。每日在烈日之下作水墨写生三四帧,为期十余天。十二月中旬,她与先生赴四川洪雅写生,作水墨写生23幅。去之前临摹了石涛作品数幅。这两次水墨写生作品,日后在2003年第一次个展之时拿出展示,受到了许多名家赞赏和肯定; |
1997年 |
丁丑
《高原晨曦》入选“陕西当代中国画”。这是她这一阶段学习的总结; 调入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任美术干部。除辅导组织之外,大部分时间用于山水画的创作及理论方面的学习。当时画画条件很有限,但她还是在坚持着; |
1998年 |
戊寅
经过争取,馆里给了她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画室”,当时她愉快的心情难以言表,每日除工作外,只有抓紧一切时间搞自己的创作,这时期她画了不少大幅的作品,从书法的训练上也未间断,为来年的画展打下了基础; |
1999年 |
己卯
《高原清秋》入选“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 《初冬》参加“陕西美协中国画作品展”; 《冬至》参加全国第八届“群星奖”; 6月,随先生一行六人赴南疆采风,经河西走廊至库尔勒,再乘沙漠王子南下至若羌、且末,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达乌鲁木齐。游敦煌千佛洞、月牙泉、响沙山,大漠中的楼兰,南疆人的婚礼,壮烈的胡杨林及阿尔金山。完全经历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回来不久,她又同罗平安、崔振宽二位先生赴陕北采风,这是她第一次去陕北,一下被那里的地貌所打动。丘壑、窑洞、门楼都深深的埋在了她的记忆中; 10月上旬,单位公派她赴韩国首尔、济州岛参观与艺术交流并作书法的现场表演; |
2000年 |
庚辰
小传入编《陕西美术家》; 《大壑图》入编《今日中国美术》; 《红柳》参加“陕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8月,随美术考察团游历法国巴黎、马赛、尼斯,摩纳哥,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西班牙马德里,历时近月。西方绘画的色彩对她的冲击,是她回国后的作品发生了大的变化; |
2001年 |
辛巳
《金盆湾之秋》获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延安颂”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这幅作品是以灿烂的金黄色为主调; “论山水画写生”一文入编《中国美术论文集》并获二等奖(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2年 |
壬午
《秋天的阳光》获“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陕西展区”三等奖; 《历史的岁月》被评为“陕西各界美术书法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并被省美博收藏; 《风景写生》获“陕西首届素描、速写艺术大展”优秀奖; |
2003年 |
癸未
被聘为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深造两年; “重构家园——石英画展”在西安举办,专题片在陕西电视台播出; 6幅作品发表于《国画家》(2003.5); 《石英画集》由陕西人美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由崔振宽撰文《重在探索——谈石英山水画》; 11月,她同崔先生、崔迅驾车到江南采风,经镇江到苏州、周庄、西塘、乌镇,最后达雁荡山。感受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润含春雨之韵味。历时25天,五千公里。水墨写生数幅; |
2004年 |
甲申
8月,同崔先生一行四人,驾车赴北京,观黄宾虹画展百余幅,并游历了十三陵、法海寺壁画、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晋祠、应县木塔、平遥古城等三晋诸多名胜,近半月; |
2005年 |
乙酉
《金色的家园》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11月中旬,与崔先生一行三人乘飞机达昆明,游石林、香格里拉、丽江、玉龙雪山,经大理古城飞往西双版纳,感受傣族村寨之风情。随后抵达贵州,观千户苗寨之风光,历时半月; |
2006年 |
丙戌
当选为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 “西中青年画家邀请展·05-06窑门系列——石英画展”在陕西国画院举办,专题片在西安六台《艺家艺事》栏目播出; 崔振宽撰文《新视角、新感受、新语言——石英山水画新作评》发表于《中国书道》第五期,《窑·门系列》11幅作品同期发表; 崔文《新视角、新感受、新语言——评石英山水画新作品》发表于《画刊》第四期,《05窑·门系列》10余幅作品同期发表; 《石英画集》由江苏画刊提名·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第七辑),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收入崔文《新视角、新感受、新语言——石英山水画新作品评》; 5月,同崔先生、郭振安一行四人驾车赴陕南,经宝鸡入秦岭、宁陕,翻秦岭而归。画速写数幅; 11月,同郭振安,崔先生驾车浏览黄帝陵,经安塞、靖边、横山,到榆林,过黄河,达山西河曲翠峰山、延川,黄河乾坤湾,再经壶口而归,历时十天; |
2007年 |
丁亥
应邀参加《画刊》主办的“2007水墨报告——当代水墨艺术家巡回展”;由12位名家评说石英,发表于《画刊》第四期,《05-06窑·门系列》9幅作品同期发表; 张渝撰文《清洁——石英的渭北高原》发表于《当代中国画》第十一期,6幅作品同期发表; 参加“2007国际和平美术年”; 5月,同崔先生、郭振安驾车游凤翔东湖。欣赏凤翔民间艺术泥塑及剪纸。观北魏石窟,《九成宫醴泉铭》碑; 7月中旬,一行七人赴云台山,次日,游龙门石窟; 10月,随王西京先生一行十余人赴俄罗斯浏览参观美术馆; 12月,同崔先生、郭振安三人驾车赴重庆、酉阳、龚滩古镇写生,途中突遇大雪,景色迷人,只听见相机的快门声,瞬时间,雨过天晴,还好抓拍了不少素材; |
2008年 |
戊子
《雨霁》入选“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水田与草垛》入选茶马古道,黄土高原情“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大事记·记录当代——中国美术作品展”(北京); “陕西省中青年画家、书法家优秀作品展”; 参加“陕西当代美术馆系列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张渝文《清洁——石英的渭北高原》发表于《美术观察》(2008.8),11幅作品同期发表; 崔文《平淡天真、朴拙典雅——石英“07·渭北系列”山水画赏》发表于《美术观点》第二期,6幅作品同期发表; 张渝文《清洁——石英的渭北高原》发表于《当代艺术》(2008.1),9幅作品同期发表; 崔文《平淡天真、朴拙典雅——石英“07·渭北系列”山水画赏》发表于《国画家》(2008.2),8幅作品同期发表;12幅作品发表于《画刊》(1—12期); |
2009年 |
己丑
《清韵》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夜已深》入选“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崔振宽撰文《漫话写生——崔振宽、石英、崔迅三人岚皋写生组画》发表于《荣宝斋》(2009.1),6幅作品同期发表;12幅作品发表于《画刊》(1-12期); 崔文《漫话写生》发表于《画刊》第二期,5幅作品同期发表; “诗情画意——陕西中青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 10月中旬,同崔先生、郭振安三人驾车到秦安采风写生,画速写数幅; |
2010年 |
庚寅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黄土画派画家、伍眉画社成员; 应邀参加“第三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香港); 获“首届陕西美术(创作)”三等奖; “状态·语境2010伍眉画社作品展”(5月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参展作品15幅)(6月在西安么艺术中心、参展作品15幅)(10月在上海马达思班画廊、参展作品8幅); 第三届美术报艺术节(信天游——陕西中青年国画家邀请展); 12幅作品发表于《画刊》(1-12期); 《石英画集》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贾方舟撰文《画境与心境——石英的淡墨山水》、崔振宽撰文《平淡天真、朴拙典雅——石英“07·渭北系列”山水画赏》、张渝撰文《清洁——石英的渭北高原》、《石英随笔》; 7月下旬,她随黄土画派一行数人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采风,观赏列宾、苏里柯夫等油画大师的作品; |
2011年 |
辛卯
9月底,“崔振宽、石英师生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展出作品各50余幅。据反馈,正逢国庆十一长假期间,每天观展人数最高达万,包括上海画界的老先生都前往观展; 画辑《成名师生篇——崔振宽、石英》由天津人美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发表王林文章《上水画中的个体表达——崔振宽说略》和崔振宽文章《艺术天性的舒缓流淌——谈石英的淡墨山水》; 10幅作品参加“伍眉画社”东莞画展; 崔文《艺术天性的舒缓流淌——兼谈石英的“淡墨山水”》发表于《画刊》第二期,6幅作品同期发表; 11月中旬,应北京798泛空间画廊之邀,举办“崔振宽、石英师生画展”,展出作品各20幅; 12月,参加了丝绸之路采风活动,先后游览了伊朗、印度、尼泊尔三国,历时半月; 画集《石英淡墨山水》由陕西人美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收入贾方舟文《画境与心境——石英的淡墨山水》、崔振宽文《艺术天性的舒缓流淌——兼谈石英的“淡墨山水”》、罗平安文《清淡的世界》、沈奇文《素宁之质与清逸之美——读石英的画》、张渝文《清洁——石英的渭北高原》; |
2012年 |
壬辰
作品获“陕西人精神”美术书法作品展国画类优秀奖; 5幅作品刊登于“2012影响中国艺术界的女性”《艺术幽兰》杂志; 11月下旬,崔振宽师徒5人画展在韩城举办,参展作品各15件; 9月中旬,她同郭振安赴日本东京、京都、富士山等地,历时一周。体味异国之风情; |
2013年 |
癸巳
元月上旬,应邀参加“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台北),四幅作品并入编“中国美术大事记——当代美术家代表作品全集”(中国画卷); 《岁月》参加“高原·高原第三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 4月中旬,应邀参加“中国香港2013·长安与港澳画家作品交流展览”(香港),参展作品四幅; 6月上旬,参加“伍眉画社·欧旅画语·意大利行纪”(西安大唐西市艺术馆),参展作品10幅; 《岁月·渭北系列之五、之二》参加“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青年国画作品展览”; 9月下旬,应邀参加德国杜塞尔多夫交流展,参展作品10幅,一幅作品被收藏。后数十余人游览了巴黎、比利时、法兰克福。展览结束后她随崔振宽、郭全忠二位先生同游德国的几个小镇,画速写多幅,为期近月; |
2014年 |
甲午
4月,应邀参加了“第二届西安·台北艺术名家交流展”并获优秀奖; 5月,洛南采风写生,画速写一本; 6月,随刘文西先生一行十余人赴韩国采风,画速写一本; 7月,崔振宽、郭全忠、王有政先生一行十余人,从土耳其转机赴维也纳、捷克、希腊,浏览文化艺术之圣地; 8月上旬,应邀参加了“清风三月·2014陕西女画家国画作品邀请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参展作品4幅; 8月中旬,参加“伍眉画社·欧旅画语·意大利行纪”(珠海),参展作品10幅; 10月,参加“延安颂”黄土画派美术作品展(武汉),参展作品4幅; 9月上旬,随崔先生一行七人赴美国夏威夷、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盐湖城、黄石公园、芝加哥、布法罗、华盛顿、纽约。参观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艺术博物馆、古根汉姆博物馆、moma当代艺术博物馆。一饱了眼福,马不停蹄的跑,遗憾时间的紧,只能粗略浏览了一下,也感受频深。总觉得好画怎么都跑到美国去了。为此,留下了再去的念头; |
2015年 |
乙未
2月,《水墨情韵之一》参加“乙未新春——陕西中青年国画家作品邀请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扇·扇·迁——崔振宽、石英扇面展》在意会轩画廊举办; 3月上旬,十幅作品参加“伍眉画社新作展”(陈履生美术馆); 5月,《石英中国画作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7月,3幅作品参加“迎七一·中国梦·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名家邀请展”; |
2016年 |
3月,参加力邦艺术港举办的“俏也争春”——力邦代理女艺术家作品展,西安;
|
2017年 |
1月,参加中国西北第一个酒店艺博会,“2017‘睿·分享’酒店艺术博览会”,西安;
|
艺术风格
获奖
- 2014年4月,应邀参加了“第二届西安·台北艺术名家交流展”并获优秀奖;
- 2012年作品获“陕西人精神”美术书法作品展国画类优秀奖;
- 2010年获“首届陕西美术(创作)”三等奖;
- 2006年《2005窑门系列三》获“陕西省建党八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陕西省委宣传部等主办);
- 2004年《金盆湾之秋》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陕西省委宣传部、等主办);
- 2002年《秋天的阳光》获“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陕西展区”三等奖;
《历史的岁月》被评为“陕西各界美术书法作品展览”获奖作品;
《风景写生》获“陕西首届素描、速写艺术大展”优秀奖; - 2001年《金盆湾之秋》获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延安颂”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
“论山水画写生”一文入编《中国美术论文集》并获二等奖(中国文联出版社); - 1999年《冬至》参加全国第八届“群星奖”;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