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而不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
-
绽艳
-
清莲
-
何年荷月
-
待放 2008年作
潘常欢

1958年8月生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曾任《广西日报》美术编辑、广西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深圳谷风画院副院长。
现居深圳,职业画家。
个展/联展:
1991年在广西博物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工笔画展”;
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画展”;
1997年在深圳艺术家画廊举办“潘常欢工笔画邀请展”;
2003年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
2005年在深圳宝安及盐田画院举办“潘常欢荷花新作展”;
2005年参加深圳美术馆主办的“魅力深圳/画家影像作品联展”;
2007年在马来西亚世贸中心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联展”;
2009年在深圳宝安文化馆举办“荷谐世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在韩国首尔参加“中韩艺术家作品联展”。
艺术成就:入典《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 《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出版有:《潘常欢画集》、《荷为贵/常欢画荷》、《中国画名家丛书/花鸟名家潘常欢》、《莲荷国•潘常欢作品》。
传媒关注:《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人民画报》、《美术》、 《美术报》、 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等国内外近30家新闻媒体专业刊物作过专题报道或发表作品。
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曾任《广西日报》美术编辑、广西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深圳谷风画院副院长。
现居深圳,职业画家。
个展/联展:
1991年在广西博物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工笔画展”;
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画展”;
1997年在深圳艺术家画廊举办“潘常欢工笔画邀请展”;
2003年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
2005年在深圳宝安及盐田画院举办“潘常欢荷花新作展”;
2005年参加深圳美术馆主办的“魅力深圳/画家影像作品联展”;
2007年在马来西亚世贸中心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联展”;
2009年在深圳宝安文化馆举办“荷谐世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在韩国首尔参加“中韩艺术家作品联展”。
艺术成就:入典《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 《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出版有:《潘常欢画集》、《荷为贵/常欢画荷》、《中国画名家丛书/花鸟名家潘常欢》、《莲荷国•潘常欢作品》。
传媒关注:《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人民画报》、《美术》、 《美术报》、 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等国内外近30家新闻媒体专业刊物作过专题报道或发表作品。
年表
1958年 |
生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
1975年 |
参加工作,任过通讯员、电影放映员、舞台美术设计等职;
|
1981年 |
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
1982年 |
在校期间临摹大量历代名画,如:《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等;
同年赴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参观考察了永乐宫、青龙寺、兵马俑、碑林、西岳华山、白马寺、龙门石窟等艺术圣地; |
1983年 |
表现山西农村题材的处女作《簸》,入选“北京当代画展”(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办);
同年赴四川等省写生,路经长江大小三峡、大宁河、万县,参观乐山大佛; |
1984年 |
国画《静夜慈母心》(合作)入选“光明日报美术作品展”(北京美术家协会等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国画《春到仫佬乡》入选“北京建国35周年美术作品展”(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同年赴甘肃省写生考察,在甘南藏区进行二十余天的生活体验后,参观考察了拉卜楞寺、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艺术圣地; |
1985年 |
在广西南丹瑶族地区体验生活,完成毕业创作《暇趣》,并在家乡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
同年分配到《广西日报》社,任美术编辑; 加入广西美术家协会; |
1987年 |
国画《旭日》获“广西少数民族作者画展”铜奖(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民委主办);
国画《第一次来信》入选“全国建军6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获“广西美展”银奖、“广西电视大赛”银奖,发表于《广西画报》、《美术界》、《解放军文艺》等刊物; 广西工笔画研究会成立,当选副会长; |
1988年 |
国画《启蒙记忆》获“广西新闻出版界书画展”优秀奖(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新闻出版局主办);
《南宁晚报》5月9日专题介绍:“他神往金碧辉煌的艺术宫殿——读仫佬族青年画家潘常欢的画”; 国画《旭日》入选“中国广西•日本东京美术作品联展” (在日本东京展出); |
1989年 |
主创完成广西烈士陵园大型线刻壁画《浩气磅礴》,并入选“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壁画展”(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获“广西美展” 优秀奖,入编“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美术卷》”;
国画《歌催月圆》入选“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国画展”(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获“全国首届风俗画大奖赛” 优秀奖,获“广西美展” 优秀奖; 《南宁晚报》12月18日发表评论文章:“一幅神形兼备的作品——评潘常欢的《歌催月圆》”; 国画《漓江月》入选 “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
1990年 |
广西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成立,当选副主任;
国画《秋韵》获“广西少数民族画展”银奖;(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民委主办,在深圳美术馆展出); 同年参与组织“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工笔画展”(国家民委文化司、广西民委、广西文化厅、深圳博物馆联合主办) 在北京、深圳巡展,多幅作品参展; 国画《第一次来信》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 《文艺报》9月29日载文高度评价,并发表国画《山竹青青》; 《农民日报》9月1日专题介绍:“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的世界” 国画《荷香》发表于12月28日《人民日报》;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
1991年 |
国画《无风之夏》、《远山》入选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书画展”(国家民族文化宫、日本国太 阳株式会社主办,在日本东京展出);
《中国青年报》2月6日专题介绍:“第一代第一位仫佬族青年画家潘常欢”,发表国画《山竹青青》、《荷香》; 同年任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广西民委主管); 11月6日—18日在广西博物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工笔画展”(广西民委、广西文化厅、广西日报社、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民族书画院、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府联合主办); 《民族画报》专题介绍:“仫佬族第一代画家和他的画”;并发表国画《山竹青青》、《第一次来信》、《花季》、《启蒙记忆》、《旭日》、《仫佬后裔》等; 《广西文学》专题介绍:“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和他的工笔画”,并发表国画《山竹青青》、《荷香》; 《文艺报》12月7日发表国画《魂系故土》; 《广西日报》11月6日专题介绍:“民族新生活的颂歌——潘常欢工笔画评析”; 《南宁晚报》11月5日头版头条专题介绍:“走出地平线——记仫佬族画家潘常欢”; 美国《世界日报》11月8日报道:“仫佬族画家潘常欢个展”; 中新社《中国新闻》11月8日电稿:“中国第一位仫佬族画家潘常欢办个展”; |
1992年 |
11月17--2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画展” (国家民委文化司、广西文联、广西文化厅、广西日报社、广西民族书画院联合主办);
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11月18日对画展进行详细报道;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国内通稿):“中国第一位仫佬族画家进京办画展”;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海外专稿):“仫佬族画家的风采”; 《北京日报》11月30日专题介绍:“魂系故土——记仫佬族画家潘常欢”; 香港《大公报》11月18日专题报道:“第一位仫佬族画家进京办展获好评”; 《中国青年报》12月2日报道画展并发表国画《歌催月圆》; 《中国文化报》12月9日专题介绍:“潘常欢,仫佬族的骄子”; 新民晚报》12月22日专题介绍:“仫佬画家”(《人民日报》副总编李仁臣先生撰文); 《美术界》杂志专题介绍潘常欢国画作品:《锦绣八桂》组画、《刘三姐故乡》、《远山》等; 《金色年华》杂志专题介绍“仫佬族第一代青年画家潘常欢”; 《广西画报》专题介绍:“仫佬族青年画家潘常欢的工笔画”; 《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19日发表评论文章:“夏日的歌”及国画《无风之夏》; 《光明日报》、《世界信息报》、《中国日报〈北京周末〉》均对画展进行报道; 艺术成就被编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
1993年 |
《人民日报》1月20日专题介绍:“走出地平线——记仫佬族画家潘常欢”;
新华社《了望》周刊1月11日专题介绍:“潘常欢:第一位仫佬族画家”,并发表国画《荷香》; 《人民画报》第12期专题介绍:“仫佬族画家潘常欢”,并发表国画《歌催月圆》、《荷香》; 香港《文汇报》2月12日介绍:“仫佬族画家”; 《民族团结》专题介绍:“馈赠与职责--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画展观感”; 职称评定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副教授级); |
1994年 |
《美术》杂志 [青年美术家]专栏介绍:“肩负着民族的使命——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工笔人物画观后”(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美术》杂志编委、著名评论家陈泊萍先生撰文),并发表国画《山竹青青》、《无风之夏》、《远山》;
国画《歌催月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
1995年 |
《深圳商报》8月7日专题介绍:“魂系故土,情系中华——仫佬族青年画家潘常欢和他的画”;
《深圳晚报》5月18日专题介绍:“描得春光入画来——仫佬族画家潘常欢”; 《深圳特区报》5月13日专题介绍:“超越自我——记仫佬族画家潘常欢”,并发表国画《你早!小鸟》、《春到仫佬乡》等; |
1996年 |
以特殊人才身份调入深圳;
|
1997年 |
《北京晚报》6月29日专题介绍:“深情的遥望”,并发表国画《回归•1997》;
国画《回归•1997》被深圳市政协收藏; 同年在深圳艺术家画廊举办:“常欢工笔画邀请展”; |
1998年 |
国画《秋》入选“中国美协首届金彩奖美展”(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藏书票作品获“第七届全国藏书票艺术大展”银奖; 《中国连环画报》发表组画《仫佬风情》,国画《歌催月圆》、《秋韵》、《第一次来信》、《启蒙记忆》; |
1999年 |
国画《你好!深圳》入选“建国50周年深圳画展”;
|
2000年 |
《潘常欢画集》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
2001年 |
为深圳市高级中学设计大型浮雕《文明的历程》,获该校 “特殊贡献奖”;
|
2002年 |
艺术成就被编入《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
|
2003年 |
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
|
2004年 |
涉及荷花题材,并探索出独特的绘画语言及表现手法;
|
2005年 |
在深圳举办“常欢荷花新作展”(在宝安画院、盐田画院巡展);
《深圳商报》[艺术鉴赏]1月31日专题介绍:“走进常欢的荷花世界”,并发表国画《节》、《依》; 应邀参加深圳美术馆主办的“魅力深圳/画家影像作品联展”;作品《印象深圳》多幅被该馆收藏; |
2007年 |
在马来西亚世贸中心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联展”;
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 |
2008年 |
《作品》诗书画(2008年8月下半月刊)专题介绍:“常欢:和为贵”并发表国画《仙 境》、《映月》、《待放》、《晨趣》、《圣洁》等作品;
|
2009年 |
在深圳宝安文化馆举办“荷谐世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美术报》8月8日专题介绍:“宁静而灵动的荷月(和悦)世界”、“常欢画荷”并发表国画《仙境》、《映月》等作品。《深圳晚报》9月2日专题介绍:“常欢画荷:精神的交会”并发表国画《芳华》、《圣洁》等作品;
|
2010年 |
在深圳龙岗区参加“深港澳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收藏与鉴赏》1月刊专题介绍:“奉人心荷,手留余香”并发表国画《芳华》、《圣洁》、《清夏》等作品;
|
2011年 |
在广西柳州博物馆参加“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81届同学画展”;
|
2013年 |
在黑龙江参加“中韩艺术家作品联展”;
在深圳雅昌艺术馆举办“荷美/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 在韩国首尔参加“中韩艺术家作品联展” ; 在深圳鹏宝轩艺术馆举办“荷而不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
艺术风格
获奖
- 国画《仫佬歌》获“全国首届风俗画大奖赛”优秀奖;
- 国画《歌催月圆》、壁画《浩气磅礴》同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广西美展”银奖;
- 国画《漓江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
- 国画《秋》入选中国美协“首届牡丹杯•美术大展”;
- 国画《第一次来信》入选“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获“广西美展”银奖;
- 国画《秋韵》获“广西民族书画大展”银奖;
- 国画《启蒙记忆》获“广西新闻出版界书画展”优秀奖;
- 藏书票《锦绣八桂》获“第七届全国藏书票艺术大展”银奖;
- 设计获“羊城晚报报徽”入围奖;
- 设计获“广东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会徽”特等奖;
- 设计获“广东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吉祥物”特等奖;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