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边晨雾 1980年作
-
原始森林中 1979年作
-
初阳 1979年作
-
春到水乡 1979年作
-
夕照 1978年作
孟宪成

孟宪成(1929年1月-1981年9月) 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著名舞台美术家。总政文工团和总政歌舞团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水粉画分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舞台美术分会副会长。
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建国后进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学习,是总政文工团组建初期最早成员之一。1952年至1953年他被派到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学习深造,是我国我军最早派出留苏留欧的专家之一。
在总政文工团和总政歌舞团工作三十年,主持或参加了这期间所有大型节目的舞台美术设计。1963年到1964年期间他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舞台美术设计,他所完成与被选用的场景设计超过《东方红》全部场景设计的80%,作为节目题字的“东方红”三个字也出自他的手笔。这期间他还设计了《椰林怒火》、《刚果河在怒吼》、《骄杨颂》等大型歌舞剧,参加了当时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舞台美术设计修改工作。
另一重大艺术贡献是水粉风景画创作。他将深厚的油画、水彩画、版画、中国画的功底融汇运用于水粉风景画创作之中,对这个古老画种的表现形式与技法进行了成功创新,极大扩展与丰富了水粉画的表现力。他创作的五百多幅水粉风景画作品,美轮美奂,大师风范,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和宝贵的社会财富。
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建国后进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学习,是总政文工团组建初期最早成员之一。1952年至1953年他被派到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学习深造,是我国我军最早派出留苏留欧的专家之一。
在总政文工团和总政歌舞团工作三十年,主持或参加了这期间所有大型节目的舞台美术设计。1963年到1964年期间他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舞台美术设计,他所完成与被选用的场景设计超过《东方红》全部场景设计的80%,作为节目题字的“东方红”三个字也出自他的手笔。这期间他还设计了《椰林怒火》、《刚果河在怒吼》、《骄杨颂》等大型歌舞剧,参加了当时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舞台美术设计修改工作。
另一重大艺术贡献是水粉风景画创作。他将深厚的油画、水彩画、版画、中国画的功底融汇运用于水粉风景画创作之中,对这个古老画种的表现形式与技法进行了成功创新,极大扩展与丰富了水粉画的表现力。他创作的五百多幅水粉风景画作品,美轮美奂,大师风范,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和宝贵的社会财富。
年表
1949年 |
歌剧《红布条》在军委工程学校演出;
话剧《思想问题》在军委工程学校文工团演出; |
---|---|
1950年 |
歌剧《双喜》在军委工程学校演出;
|
1951年 |
歌剧《刘胡兰》在军委工程学校演出;
歌剧《白毛女》参加军委工程学校演出; 歌剧《钢骨铁筋》在军委工程学校演出; 歌剧《田园新歌》在军委工程学校演出; 话剧《在新事物面前》在军委工程学校文工团演出; |
1952年 |
话剧《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54年 |
歌舞《藏民骑兵队》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苗胞婚礼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民乐演奏景》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出国)歌舞《罗盛教》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友谊花朵处处开》八一厂,捷克电影制片厂; |
1955年 |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八一厂;
话剧《刘莲英》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葡萄熟了》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有这样一个人》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歌剧《志愿军的未婚妻》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万水千山》在(参加)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56年 |
话剧《情报》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粮食》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达尼娅》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十六条枪》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57年 |
话剧《地下长城》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59年 |
歌舞《祖国颂》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植棉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迎春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盾牌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话剧《俄罗斯人》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歌舞《不朽的战士》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话剧《凯歌前进》在(参加)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60年 |
歌舞《桥》在总政歌舞团演;
出话剧《幸福桥》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南海战歌》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歌剧《翠玉岛》参加总政歌剧团演出; 歌舞《雪莲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扎花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泼水节》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打青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打青稞》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
1961年 |
话剧《红缨歌》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真正的人》在总政文工团演; |
1962年 |
话剧《兵临城下》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八一风暴》在总政文工团演; 出话剧《打得好》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歌舞《冰山十姐妹》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出话剧《把眼光放远点》在总政文工团演; |
1963年 |
话剧《英雄阵地》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红灯记》在北影演员剧团演出; 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八一电影演员剧团演出; |
1964年 |
歌舞《哈达献给毛主席》在总政;
歌舞《比武》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出国赴东欧及缅甸的演唱; 舞蹈服等设计》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话剧《南方来信》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歌舞《春江花月夜》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舞《抗洪保丰收》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歌剧《传家宝》在武汉军区文工团演出; 歌舞《怒火在燃烧》在总政歌舞团演出; |
1965年 |
《夜袭》文艺界联合演出;
《拉美风暴》文艺界联合演出; 《非洲战鼓》文艺界联合演出; 修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长征组歌》总政歌舞团演出; 《英雄姐妹》文艺界联合演出; 《美国佬滚出去》文艺界联合演出; 舞剧《椰林怒火》在文艺界联合演出; (舞剧)《刚果河在怒吼》文艺界联合演出; 《胜利属于人民》(参加)文艺界联合演出; 设计《东方红》大型彩车、演出说明书、徽章等; 发表文章《椰林怒火》的舞台美术设计舞蹈杂志; 发表文章《刚果河在怒吼》的设计构思舞蹈杂志; 设计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大部分场景在文艺界联合演出; 《舞台幻灯的艺术运用与绘画》——东方红舞台幻灯总结——印东方红舞台幻灯一书; |
1966年 |
话剧《麦贤德》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安第斯山的风暴》在(参加)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67年 |
《港九风暴》总政歌舞团演出;
交响乐《海港》》中央乐团演出; |
1972年 |
《工程兵之歌》工程兵文工团演出;
京剧《地道战》在工程兵文工团演出; 《雪山上的好门巴》工程兵文工团演出; 修改《喜晒战备粮》工程兵文工团演出; |
1973年 |
修改《练兵场上》总政文工团演出;
修改《喜送战备粮》总政文工团演出; 修改《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74年 |
《剑舞》总政文工团演出;
《腰鼓舞》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75年 |
《渔民舞》总政文工团演出;
《女电焊工》总政文工团演出; 《苹果树下》总政文工团演出; 《雪山哨兵》总政文工团演出; 《支农路上》总政文工团演出; 《绣金匾》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76年 |
《长城组歌》总政文工团演出;
《理想之歌》总政文工团演出; 话剧《千秋大业》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77年 |
舞剧《骄阳颂》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78年 |
《欢庆》总政文工团演出;
《攻关》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79年 |
《南疆凯歌》总政文工团演出;
《卫星之歌》总政文工团演出; |
1980年 |
画水粉风景创作200幅;
日本一公司出版1981年年历; 话剧《冰山初溶》在总政文工团演出; 水粉画长卷(七米)“大寨红花遍地开”; 画年画“四季常青”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个人绘画展览一次中国剧协、北京美协合办; 出版“孟宪成水粉风景画集”一本战士出版社; 宣传画“备战备荒保菜增粮”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画版画“原始社会的交换”(李桦刻)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中国国际书店香港分店出版水粉画单幅4——10幅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部分); |
艺术风格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