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拍品信息
作者 | 王绍维 | 尺寸 | 177×47cm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无 底 价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古音琳琅》—古代书画(二) | 拍卖时间 |
2020-12-20 |
拍卖公司 | 常州椿萱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
说明 |
王绍维,原名王忠良,笔名月禅。1897生于吉林省榆树县福安乡夏宝屯,卒于1961年4月。先生少年便喜爱绘画,读小学时结识了画师金成海,学画菊花。与图画教师吴凤檐结下忘年之交,临摩《芥子园画谱》。1916年考入吉林省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五年,1921年毕业后到延边任教。此时结识了年过八旬的清末道尹池昌翰,拜他为师,学习汉隶、花鸟画。1922--1928年公费留学日本,入东京皇家国立艺术学院,学习西洋绘画。1928年学成归国,到林风眠任院长的西湖国立艺术学院绘画系任教,与李苦禅、潘天寿等先生教授中国画,并指导研究生.1930年,由于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怀疑他是共产党,搜查了他的住处,并拘留他多日,由于找不到证据又释放了他,王先生被迫离开西湖艺术学院,到北平举办画展。经李苦禅先生介绍,携带自己的作品拜见了艺术大师齐白石,聆听老画家的指教。当时正是炎热的盛夏,齐白石穿着深色的茧绸衫,摇着蒲扇,接见了比自己小近三十岁的王先生,齐老一幅幅细细地品评了王先生的作品,连声说:“好画!好画!令人耳目一新呀!” 王先生受益匪浅。从北平回到故乡吉林省,在吉林省第一师范任教。先后在长春和省会吉林市举办了画展,受到艺术界人士和传媒的好评,售出的作品也比较多。 1931年秋,日本侵占东北后,王先生由吉林省一师去齐齐哈尔高级师范任教。先生富有强烈的爱国心.痛恨曰寇的侵略,他说:“宁做有良心的中国人.不做鬼子的奴才。”他画螃蟹,题词是:“看尔横行到几时。”日寇想利用王先生留日的身份,多次拉拢他出来做官,王先生托病拒绝,后来又从省城躲到县里。日寇仍不死心,,继续进行迫害,竟放火烧毁先生的住房,他视为生命的几百幅国画化为灰烬。齐齐哈尔解放后,他回到黑龙江省第二师范任教,后又调东北鲁迅艺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由于当时按照苏联模式办美术教育,轻视排斥传统的中国画,视其为封建文人画,不能为政治服务,不久学院撤销了中国画系,先生又被迫离开了这所艺术学院。先在哈尔滨铁路文化馆从事舞台设计,后去中学从事美术教育。1957年,王先生调牡丹江文联任专职画家,创办了国画研究室。作品“群鸡”被黑龙江省出版社刊印成贺年片,多幅作品被黑龙江省美协等机构收藏。王绍维的学生、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李宝林先生在个人专著中用深情的文字缅怀恩师的谆谆教诲。在《回忆艺术经历》一书中多次讲到启蒙教师王绍维先生,还选登恩师赠他的国画《秋雁图》。先生的学生姚明盛有幸在78年夏拜访了他的学生,原吉林省美术协会主席、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王庆淮先生,他说:“月禅(王绍维)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听过他的课,学过他的画,对我一生影响很大”。“王绍维先生解放前就知名了,他的写意画很有气魄,笔墨韵味浓厚。富有新意。堪称现代著名国画家‘东北画界泰斗’”。
Lot792-Lot886《古音琳琅》—古代书画(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