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1907-1989) 0528 雨过瀑声喧 镜心 设色纸本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李可染(1907-1989) 尺寸 68.5×47.7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
专场 银座之夜 拍卖时间
2020-12-19
拍卖公司 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20年秋季拍卖会
出版:《银座美术馆馆藏作品集》第135页,2007年。
款识:山深树色暗,雨过瀑声喧。可染作于丛化。
钤印:可染、河山如画
说明 李可染绘画大多偏“黑”,其实黑是一种很难控制的色调,最容易浑浊为一气,需要很高的笔墨能力来控制画面的层次,而他就能做到“墨团团里天地宽”这种境界,这与其多年的笔墨尝试、废画三千有直接的缘故。可以说,李可染绘画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以深厚的功力和对中国画深刻的理解,创造出了浑厚博大的新图式。

在构图上,他采取近景截取的方式置景,以上不留天或下不留地的构图理念为基础,将物象转换成抽象的几何形状,再加上对画面背景进行深暗处理的方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肃穆、整体之境。这种构图方式主要受汉代、北魏碑书法及霍去病墓雕塑的启发,不拘泥于某一细节的具体描绘,简单凝练的艺术形象强化了画面的整体感和稳定感。此幅《雨过瀑声喧》描绘的是江南雨后天晴的一个景色,茂密的丛林乔木,大雨过后山泉从密林中间蜿蜒而下形成一道瀑布跌落到山谷之下、溪流之中,雨后放晴,水气、雾气蒸腾而上,高大乔木湿漉漉的,还带着刚刚下过雨的一种气息,夕阳的余晖会照射在林间的农舍上、小桥上,反射出一种温暖的光泽。

在塑造山石的时候,为表现山石结构、体积和质感,李可染在用笔上讲求转、折、顿、挫的变化,以及在行笔过程中追求用笔的力度,将传统的“斧劈皴”运用到自己的皴法之中,并用干笔重点皴擦山石的结构与纹理,强调中锋用笔,用干笔淡墨对山石结构层层积染,这样山石坚硬、厚重、奇崛的审美特征就表现出来了。

人已赞赏
拍卖记录

-- 0110 黑檀笔筒

2021-1-1 13:46:57

拍卖记录

-- 0430 明 规矩纹镜

2021-1-1 13:47: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