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0 清中期 和田青白玉福禄寿三镶如意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 尺寸 长53cm
作品分类 玉石器>摆件 创作年代 清中期
估价
RMB  50,000-80,000
成交价 ---
专场 悦·睦——生活美学专场 拍卖时间
2020-12-19
拍卖公司 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20年秋季拍卖会
说明 《宫中·进单》记载各地官员以及皇亲贵戚等按例向历朝皇帝、皇后、皇太后进贡物品的重要数据所列,在各种进贡物品中,如意往往居于首位。由于这种异常重要的地位,如意的制作成为了清代工艺品中最精湛独特的一个门类。此柄如意以红木和白玉两种材质雕琢镶嵌而成。柄身取细密红木为材,三弯形扁体长身。如意头呈椭方形,在如意的冠部、腰部和尾端各嵌有青白玉瓦子,用料奢华,致密莹润,浮雕“福禄寿”三字,可见冠部玉瓦子周身浅浮雕一圈回纹式样,中心减地儿浮雕“福”字纹饰,腰部,尾端依次雕有“寿”“禄”二字。柄上错银百“寿”字,细腻平整。器柄尾部系有平安结流苏。整器包浆亮丽致密,将错银、镶嵌、浮雕、刻划诸种工艺结合,技艺精湛,足见制者之巧工匠心。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梵语“阿那律”的意译。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明清两代,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为一种艺术陈设品,成为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以示吉祥、顺心,承载祈福纳祥等美好愿望,帝王多为重视(参见院画雍正帝《行乐图》),在清代宫廷如意成为一个特殊的门类。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时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此如意曲线婉转流畅,结构严谨和谐,工艺娴熟精湛,有雍容端庄之态。

人已赞赏
拍卖记录

-- 0178 清 咸丰重宝 宝苏当十 试铸样

2021-1-1 12:42:00

拍卖记录

-- 0429 明 四乳规矩镜

2021-1-1 12:42: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