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1898-1991) 0635 1941年作 蜀江清晓 立轴 设色纸本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黄君璧(1898-1991) 尺寸 106×32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41年作
估价
RMB  10,000-20,000
成交价 ---
专场 渡海三家 拍卖时间
2020-12-19
拍卖公司 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20年秋季拍卖会
款识:辛巳初夏于柏溪山中,黄君璧。
钤印:黄君璧、君翁
说明 斧劈开凿北山水 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君璧不仅“师古人”,更重视“师造化”,他先后去黄山、华山等名山游观写生,抗战期间,他居住嘉陵江畔,朝夕观览巴蜀奇山秀水,体悟自然之奇妙。1949年黄君璧赴台后,在台湾师大任教,并曾任台湾美术研究所所长,在台湾培养出众多知名画家,开创了台湾中国水墨教育的新格局。台湾画坛将溥心畲、张大千、黄君璧并称为“渡海三家”。黄君璧的山水画,笔精墨妙,尤其留意和擅长刻画流云、飞瀑、溪水、湖泊等“云”、“水”的形象,形成了沉稳、厚重、氤氲、静谧的总体风格。
作为传统型的国画家,黄君璧保持的是寄情林泉的淡泊心境,他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形成了沉稳、厚重、氤氲、静谧的风格特征,这一绘画风格的形成,在于其细腻、苍郁、刚健的写意笔法,也得益于画作中娴熟墨法与湿笔的运用。故黄君璧山水画的氤氲的氛围、淡雅的格调,抒发出高古的逸气和孤寂,引领观者凝神画中畅游,又神出画面之外,引发无尽遐思,画面中的水与墨仿佛演绎着一首首精妙的诗歌,而作品整体上流露的精、气、神,涤荡、震撼人的情怀。黄君璧的山水画实践了“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追求,典型的反映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精神。
黄君璧在这幅作品中利用传统的“高远”构图,刻画了相对而出的巨崖,气势撼人。作品也尤为注重对细节的刻画:两山之间的渔舟,在物象的对比处理上起了点缀作用。整幅作品,用笔劲健、纯熟;墨色层次分明、对比鲜明而协调;色彩沉稳、清雅;山石的刻画浑厚华滋,云水的表现飘渺、流转。作品中的近景刻画,墨色浓重;远景中多使用淡墨,其墨色富于微妙的变化又层次分明,湿笔的运用也得心应手,故作品颇具“墨分五色”带来的典雅,营造了诗意葱茏、和轻柔恬静的意境。

人已赞赏
拍卖记录

-- 0384 白铜 文字墨盒

2021-1-1 12:29:44

拍卖记录

-- 0260 清 天蓝釉夔凤纹太白尊

2021-1-1 12:29: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