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1896-1963) 0601 飞白书“日进斗金” 镜心 水墨纸本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溥儒(1896-1963) 尺寸 93×38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书法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60,000-80,000
成交价 ---
专场 渡海三家 拍卖时间
2020-12-19
拍卖公司 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20年秋季拍卖会
款识:临梁萧子云飞白作吉祥文字,西山逸士溥儒。
钤印:旧王孙、溥儒
说明 说明:附作者家属李墨云与作品合影照片。

飞白书始出汉朝蔡邕,因笔画中有似鸟头燕尾,又似鸟头凤尾,横竖笔画丝丝露白,飞笔断白,燥润相宜,似枯笔做成,故称飞白书。飞白书自汉发轫,兴于唐宋,如历史中记载“于玄武门作飞白以赐”的唐太宗;“飞白冠绝”、“旷古无比”的欧阳询;“好飞白书”写《升仙太子碑》的武则天等等。而致于近代有飞白行世的书家并不多见,达受、启功、溥儒等是此类书法的代表人物,尤其溥儒先生对此书法乐此不疲。飞白书法以强烈的个性与鲜明的趣味性使其在书法发展史上永久不衰,它的灵动、飞舞更是飘若云游,似飞仙舞鹤般动人,此件溥儒先生所书“日进斗金”四字,正如张怀瓘《书断》中所言“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亦可谓先生飞白书法之妙品。

“「渡海」既是地理意义上的转折,又是文化意义上的重构,从此刻起三人别离故土,走向台湾,更走向世界。”
“渡海三家”是指张大千、黄君璧和溥儒三人,祖籍在大陆,后定居台湾。他们的艺术创作生涯跨越海峡两岸,对20世纪后50年的台湾画坛影响深远,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流的大家。
张大千,祖籍四川内江,名爰,别署季爰、或署大千张爰。幼年从母学画,并受二兄张善孖的影响。青年时从兄赴沪,拜名师李瑞清、曾熙,学诗文书画。精研石涛、八大山人、陈洪缓、唐寅。早年留学日本,曾任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抗战时期,曾赴敦煌莫高窟研究,临摹北魏、隋唐壁画三年。张大千作画,工笔、写意、水墨、重彩、山水、花鸟、人物、界画、鱼兽无不精工,他的画“包众体之长、兼用北二宗之富丽”,是中国画革新的大家。总结张大千一生所学,而其以多重绘画技巧,对旧时游历山水之乐一抒己怀,尤令观者动容。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溥儒,满族,字心畬,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为逊清恭王之孙。自幼好学,经史子集,诗文书画无一不窥。工山水,以“北宗”为基,润以南宗笔法,喜用熟纸,临摹马夏一派,淡雅灵秀。兼擅人物、花鸟、走兽及书法。意境雅淡致远,结构严谨,笔法挺劲。书法以草书为长。昔时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为“南吴北溥”。溥儒学画,从临摹入手,加上良好的个人修养,颇能得传统之精髓。其画山水,早年兼习南北,后从北派借鉴居多,深受马远、夏圭等人影响,被称为小北宗家。其画构图奇峻而结构谨严,意境雅淡致远,可见张大千所言“柔而能健,峭而能厚”的溥氏风格,显示其精深的传统修养。
黄君璧,原名楹之,号君璧。黄君璧善画山水,传统功底深厚,他画的山水,笔墨氰氯、气势雄壮;工笔仕女花鸟则清新秀逸。他经历了现代中国画的继承、演变、革新的全过程。他从学中国画之日起就兼学西画,是一个通西画的中国画家,在西方艺术界他被称为“中国新古典派”。
“渡海三家”中,张大千、溥儒成名甚早,渡海前就负盛名,二人与黄君璧早在抗战时期就相交,成为艺友。渡海后,三家在艺术创作和台湾国画艺术的传播和推广上,贡献甚巨。

人已赞赏
拍卖记录

-- 0360 民国 江省广信公司 拾吊 伍吊 一组

2021-1-1 8:27:08

拍卖记录

文俶 9232 百蝶图 手卷 设色绢本

2021-1-1 8:27: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