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拍品信息
作者 | 黄胄(1925-1997) | 尺寸 | 134.5×66.5cm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65年作 |
估价 |
RMB 1,800,000-2,800,000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银座之夜 | 拍卖时间 |
2020-12-19 |
拍卖公司 | 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20年秋季拍卖会 |
出版:1.《黄胄画集》第4页,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年。 2.《银座风韵—银座美术馆馆藏作品集》第107页,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年。 |
|||
款识:1.黄胄一九六五年初春画于崇内。 2.此十四年前所作,至今似无多少长进,十年之荒疏,不进则退,见此感叹而已,黄胄题。 钤印:梁、黄胄画、黄胄 |
|||
说明 |
1949年,黄胃入伍,在西北军区从事战士读物美术工作,多年来,他长期深入新疆,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他的边疆题材作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感触。黄胄十分勤奋,在边疆采风时画了大量的生活速写,在此基础上,又进行大幅的主体性绘画创作,有的表现塔吉克民族生活题材,有的表现维吾尔族生活题材,有的表现民兵题材,有的表现妇女生活题材等等。
“新疆歌舞”是黄胄最为擅长的人物画类型,对于这个主题,他曾经做过不少创作实践,大都以一人跳舞、一人奏琴、一人击鼓为画面基本构成,而此幅作品却一反常态,背景人物增加了一人吹唢呐,较之同类作品实为罕见,也足见珍贵。此作品创作于1965年,重题于1979年,而此时正是黄胄因政治原因被迫封笔一年后的日子,因此,黄胄在题跋中对而今荒疏的画技感慨良多,颇多遗憾。而六十年代中期,黄胄的绘画风格逐渐走向成熟。此幅作品画面风格厚重活泼,画面构图饱满,少女灵活的肢体动作,飞扬的发辫,飘逸的裙裾,红与黑结合的服饰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感受到新疆人饱满的热情。画家并没有刻意表现人物形体的准确,而是着重于动势和韵律的营造,以迅疾的笔触捕捉到舞蹈的一个瞬间动作,以热烈的色调表现出歌舞欢腾的场景,使这一刻定格凝固。空间的设置上亦甚为巧妙,前方的少女扭动着头颈和腰身,其抬起的双手与后面伴奏的乐手形成一个动势,使得画面灵动而不散乱浑然一体。整幅一挥而就,气势连贯,激情洋溢,既使人陶醉于新疆少女野性矫健的美感,又使人对异域风情心生向往。 黄胄用速写式的笔法刻画出了少女和乐手的生动形象,以充沛的激情使画面保持一气呵成的气势,糅粗犷、泼辣的速写线条于国画用笔之中,既保持了速写中的鲜活与激情,又加强了水墨语言的表现性,增强了笔墨的张力,使画面飞动而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