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门
-
002.门
-
004.石板路
-
005.土墙
-
003.门
黄增炎

年表
1985年 |
《古战场》参加“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
---|---|
1989年 |
《沥青台》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
1990年 |
《石板路》参加“台湾隔山大赛”获一等奖,被台湾隔山画馆收藏;
|
1991年 |
《僧侣之家》《小户人家》等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
《小户人家》之一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
1993年 |
《古陶器》等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广州美术家作品展览”;
|
1994年 |
《静静的小巷》《秋天的阳光》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静静的小巷》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
1995年 |
探索研究混合技法;
《汉陶出土》《红色窗户》《过道》《铁皮屋》等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 |
1996年 |
《模特儿与雕刻家》《椰子》《石榴》等参加广东美术创作院首届院展;
|
1997年 |
《古陶器》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
1998年 |
《石榴》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广州美术家作品展览”;
应广东文化促进会之邀赴澳门考察; |
1999年 |
《同心协力》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古陶器》被收入《新中国美术50年》; |
2000年 |
晋升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同心协力》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1977—1999》; |
2003年 |
赴欧洲考察著名艺术博物馆;
《同心协力》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2004年 |
参与组建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担任主任;
《炼钢人》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
2005年 |
晋升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论文《艺术创作中“度”的问题》在2005年7月《文艺报》(中国作协专刊)发表,《色彩应从结构要素着手》在《美术观察》2005年第4期发表; 《当代中国风格画丛-黄增炎水彩画》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
2006年 |
广东美术馆举办“黄增炎赏珍展”;
《黄增炎赏珍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同心协力》获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 |
2007年 |
应美国奥提斯设计学院、长滩大学等学校邀请前往美国进行学术考察,同行的有全森、吴卫光、李全民;
|
2008年 |
《油漆桶》参加“第23届亚洲国际美术双年展”;
|
2009年 |
应“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委会邀请担任水彩画展区复评评委;
《炼钢人》参加“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展”; 《油漆桶》参加广东画院50年院庆展; |
2010年 |
赴法国巴黎参观弗洛伊德作品回顾展;
江门美术馆举办“黄增炎作品展”; 获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与科研创作优秀成果奖; |
2011年 |
被编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对话侨乡文化名人》;
|
2013年 |
应文化部邀请担任“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评委;
深圳美术馆举办“黄增炎作品展”; 画集《黄增炎》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广东南村艺术部落举办黄新波、陈丹青、黄增炎作品展; |
艺术风格
获奖
- 2006年 《同心协力》获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
- 1999年《同心协力》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