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1912~2005) 8072 秋山红树图 镜片 设色纸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启功(1912~2005) 尺寸 122×62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1,500,000-2,200,000
成交价 ---
专场 《禾风》——中国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2020-12-13
拍卖公司 上海嘉禾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20年秋季暨十周年庆拍卖会
著录:《素心》杂志第三期,第41页,福州画院、潘主兰艺术研究会编,2014年3月。
出版:
1.《启功作品选》挂历,文物出版社,2004年。
2.《启功书画作品选—绘画卷》,第8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年2月第1版。
3.《启功书画精品集》,第1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4.《启功三绝》(绘画一),第20页,中华书局,2012年7月。
5.《启功潘主兰书画集》,第95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题识:落日半山紫,新霜疏树红。诗人美秋兴,携杖过桥东。明贤句。耕余先生大雅正之,苑北居士启功。
钤印:启功之印、元白居士
说明 展览:
1.“启功遗墨——纪念启功先生百年诞辰展”,国家博物馆,2012年7月26——8月4日。
2.“启功、潘主兰书画展”,福建博物院,2013年12月7日——23日。
简介:启功,姓爱新觉罗,字符伯,室名简靖堂、坚净居。精于博物文史鉴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书协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西泠印社社长。一生教书育人,究心学术,著述甚富。

启功先生的《秋山红树图》观后感
启功先生幼年受祖父影响,立志长大后做一名画家。曾先后拜贾羲民、吴镜汀二位先生为师,深入学习中国绘画。启功先生擅长山水、松柏竹石,喜临宋元诸家,深得其中奥妙。曾有诗曰:“问余借的谁家稿,请向元人卷里看。”恩师的严格训练,加之启功先生自身的勤奋与天资,使得他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京城画坛便展露头角,其画作也曾多次出现在京城各大画展中。
据《启功年谱》记载,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启功先生被聘为辅仁大学美术系讲师,主讲《中国美术史》《书画题跋》和《山水画》等科目。先生授课十分认真,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论与实践并重,指导学生自由拟稿并当场示范。这一时期,先生在教学之余,创作过不少山水画作品,有的题赠友人,有的则拿到荣宝斋换钱,用以购买图书或补贴家用。五十年代以后,因先生在北师大的古典文学教学任务日益繁重,再无暇作画,除偶作竹石花卉外很少再作山水画了。
启功先生逝世后,早年流入社会的山水画作品,陆续流出,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是艺术品市场极为追捧的对象。启功先生的画作,最大的特点是以画内之境,求画外之情。友人收藏的这件大尺幅的《秋山红树图》(设色纸本,立轴)即突出呈现了这一特点。在观者眼里,首先看到的是高岭嵯峨,山涧蜿蜒,几丛红树点染浓浓秋意,简练的再现了题跋诗中“落日半山紫,新霜疏树红”的高远意境;再看一股溪水似清泉自山涧中倾泻而下,山底潭水清澈,潭边的小桥上白袍雅士扶杖漫步,潇洒逍遥。他在做什么?吟秋?观山?抑或是在观赏红叶美景?画面内容令观者遐想无穷,耐人寻味。总观这幅画作,意境开阔,用笔自然圆润,层次分明,毫无娇柔做作之处。空白处,先生用三行行草题写了名贤诗句,使整幅画作构成诗书画完美的结合,吟诗、作画、赏书是一种美的享受。此画未署年代,只留“苑北居士启功”几个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启功先生因家境困难,多次迁居,曾先后在鼓楼附近的前马场胡同、黑芝麻胡同一带租房居住,均属北城,先生取堂号为“苑北草堂”,即寓意家住城北。此画当作于这一时期,算来已愈七十年矣,弥足珍贵。
-候刚(作者系《启功全集》编委会主任)

人已赞赏
拍卖记录

朱其石 0186 篆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2020-12-30 13:06:32

拍卖记录

-- 2432 民国三十一年同盟胜利公债百圆、民国三十二年同盟胜利公债伍佰圆共2种不同

2020-12-30 13:06: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