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1919-2010) 1137 八十年代作 江南即景 纸本彩墨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吴冠中(1919-2010) 尺寸 66×66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八十年代作
估价
RMB  2,200,000-2,600,000
成交价 ---
专场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时间
2020-12-12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20秋季拍卖会
钤印(左下)荼

钤印(右上)冠中写生、老吴作

说明 他在艺术上吃的第一口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他的绘画源于写实,逐渐走向表现,又不断输入中国写意元素和抽象元素。他的绘画重情感表现,善于把自己内心的激情融入点、线、面、色彩和独特的构图之中。他重视写生,重视对客观自然的体验,但更重视自己的感受。他的艺术跳动着时代的节奏,带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具现代性。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大胆强调形式美感的人。他的这一主张和他的绘画实践成果,推动了20世纪晚期的中国艺术走向现代的步伐。
吴冠中是一位通古今艺术之变的人,也就是说,他懂得古今艺术变化的大致规律。有的艺术家对古代艺术很有研究,但是对当今艺术不屑一顾。艺术必须尊重古人,不尊重古人的艺术家不会有出息,但是只是一味地尊崇古人,是不会成为大艺术家的。当代人必须对当代社会有真切的认识,对当代艺术思潮和走向有所分析和理解,懂得今天艺术为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从而有自己的选择和处理方法,进而能有独特的创造。
——邵大箴《通古今之变 成中西之美》
吴冠中
WU GUANZHONG
苏州园林吸引我,屋宇亭榭之素雅、太湖石之玲珑,垂柳依依、游鱼悠悠,真是美不胜收。然而园林之美依赖于空间的迂回,游人在“游行”中才更体会其造境之佳。我考虑从倒影中书写园林情趣,倒影中世界恍惚了,可望不可攀,有遥远感。更直接的原因是我想表现鱼之乐,园林里的鱼之乐。鱼和园林重叠了,小小的画面空间负荷了双重任务,园林之虚影衬托了活跃的朱红色游鱼。倒影里的园林建筑之形,其色彩明度的分布及几何形块面的组合是画面构成的基石,在这基础上鱼才能自由行动。从画面着眼,鱼与影中亭台相辅相成,或画龙点睛。完成了形式构成的难题,再让观鱼者进来,他们只坐享现成,他们可随意结伴,换人,他们不是主角。有人或许会忽然醒悟:投石冲破水中天,鱼游时倒影全小事了,只留下一圈圈波纹!那么还是不醒悟的好。——吴冠中自述节选自:《吴冠中画作 诞生记》
《江南即景》是吴冠中将形式之美与优雅的意境完美融合的精彩之作。“江南园林”是集建筑美、景观美、意境美等众美为一体的核心,亦是吴冠中最为钟情的题材之一。此作取其意将园林之幽静与观鱼之热闹融合一体,画面寓静于动,构图丰富,层次分明却无冗杂,色调轻快明丽而舍浓艳,画面凌而不乱,展现了一番勃勃生机。画家用单纯的点、线来构成抽象的石群之美,同时凭借点、线的疏密表现块面的多样性;层次多样大小各异的的笔墨意化的构筑了假山石的形制,尤其是或淡或浓的墨点的运用,随意滴洒,自由酣畅,波洛克般的激情跃然画面。同时,此作结合了回廊、亭榭、游鱼的具象描绘,抽象造型构成则利用笔墨的晕染达成,形式之美被尊奉于长廊、亭台、松柏、池鱼、山石等具象的护卫之中,画面在理性静谧的构成序列与笔墨奔腾的点线序列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使观者轻而易举便进入了抽象的画境。吴冠中对藤条枝蔓的抽象意味的表现一直有着强烈的冲动,此作中他在太湖石及垂柳等中景部分的表现上便充分使用了其最擅长的激越奔腾的线条。近景水波刻画亦尤为精彩,线的肥瘦及疏密集散恰到好处,令人的心情也不由跟随着线的节奏荡漾起来。正可谓初看“情中景”,再看乃“意中境”,亭榭回廊、山石树木、溪泉湖瀑、游鱼飞鸟、人形花影相映成趣,无不脉脉含情。吴冠中将心中之浪漫与激情,幻化为江南园林的美仑美奂,为观者建造了一个心中的理想之园,也随之生发了中国江南园林特有的文人

人已赞赏
拍卖记录

张廷升 顾麟士(1865~1930) 0021 寒林图 行书节选虞初新志 成扇 水墨纸本

2020-12-30 7:53:06

拍卖记录

启功(1912~2005) 0527 1983年作 行书小石铭 立轴 纸本

2020-12-30 7:53: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