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院长曾成钢领衔策展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曹杨社区展高水准呈现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作为两个重点样本社区之一的曹杨新村街道,在“五宜”(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六共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为了深入践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社区百姓拥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上海美术学院策展团队在曾成钢院长的带领下,以艺术点亮曹杨的方法,策划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曹杨社区的系列艺术展览和活动,展览于2021年9月25日开幕。

 

 曾成钢(中)院长带领策展团队踏勘现场

 

70年前,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在上海普陀建立,这里诞生了无数的劳模,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1990年代以来,人口规模增长迅速,从规划初期的2.4万人,至今曹杨新村常住人口已达到近10.7万人;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较高。人民群众对曹杨新村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曹杨新村秉持“勤劳智慧、团结奉献、传承创新、奋进超越”的新时期曹杨精神,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建设行动。此次艺术季以社区为主体,通过“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把艺术带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让居民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接触艺术、欣赏艺术,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此次曹杨社区的艺术作品主要分布于百禧公园、环浜沿线、桂巷坊等重点区域,这些参展作品有的来自上海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等专业院校,有的来自曾经生活在曹杨的“土著”艺术家,还有一部分来自历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作品双年展”的优秀获奖作品。

 

做为“幸福曹杨·重点样本社区”的艺术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教授带领策展团队多次赴现场实地调研,在 “为人民、为生活、为城市、为艺术”的理念引导下,不断优化策展方案,并重点打造了“点亮环浜”公共艺术项目、菜场美术馆、“曹杨的微笑”新媒体艺术展、“曹杨人的一天”艺术社区展、“今日曹杨”——百禧公园墙绘五组艺术作品。

 

在曾成钢看来,上海美术学院以“新海派”为学术主张,应加强学院与社会的互动,链接文化与时代的基因,将艺术创作与社区营造结合到一起,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会给社区带来美感,也同时实现了社区的微更新。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幸福曹杨·重点样本社区”上海美术学院策展团队海报

 

01 

“点亮环浜”公共艺术项目

 

环浜是曹杨社区的重要地景,它像一条蓝色珠链,串联了曹杨新村各个社区,既具生态功能又具景观功能。2021年空间艺术季以15分钟生活圈为主题,重在呈现社区的“五宜”。曹杨环浜地带是呈现曹杨社区宜游、宜养的重要节点,以公共艺术作品点亮环浜,让居民在社区里偶遇艺术,可以为社区增添能量。该板块的策展工作由曾成钢院长亲自领衔,美术学院教授王海松、副教授肖敏协助执行。该组作品以社区中的实地场域或社区故事为创作动机,与曹杨人的生活有极高的契合度,也让曹杨社区变得更加有温度。

 

   曾成钢 《莲说》   

       

    闫坤 《舞动生活》         

 

   沈烈毅 《跷跷板》         

       

     郑闻卿、李建安 《Light Action》

 

 

上海美院集体创作 《红桥故事》

  

 上海美院集体创作 《管道小品2》

 

肖敏、肖然 《戏影1》      

  

   上海美院集体创作《戏影II》

 

曾成钢作品《莲说》展出在曹杨公园茶室东侧绿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是品格的象征,莲蓬寓意吉祥和多福,以现代工业技术和材料复制的巨大莲蓬则是传统君子品格和美好祝愿结合的当代演绎方式。作品寓意丰富,既体现对曹杨人高洁品格的歌颂,也饱含对曹杨人幸福生活的祝福。

 

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闫坤博士创作的《舞动生活》位于曹杨公园茶室二楼平台。作品取材于日常的市民生活场景。随着旋律陶醉起舞的雕塑形象和公园中真实的舞蹈人群交相呼应,作品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在枫桥路、梅岭北路路口的花架下展出了来自上海美术学院高珊的《廊下母子》。作品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一个恬静美好的生活场景,相互倾听和对视的过程包含了着世上最美好和最柔软的情感。

 

上海美院集体创作作品《红桥故事》来源于摄于50年代的历史照片,在同一地点以雕塑方式被复制,富有年代感的人物和服装道具与周围场景形成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红桥故事讲述着曹杨的故事,也传递了曹杨人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自中国美院的沈烈毅在兰溪青年公园展出了《跷跷板》。作品形式源于最为常见的童年游戏工具,通过艺术手法赋予其全新面貌,并在游戏中感受惊喜和互动体验。

 

还有几件另辟蹊径的作品。李智敏作品《管道小品1》展出于枫桥南侧的市政管线上。以一组在管道上“溜达”的小动物为灵感,以小搏大,赋予了冷冰冰的工业管道以俏皮的温情。上海美院集体创作作品《管道小品2》选择了一颗横跨环浜的树干(曹杨公园花溪路步行桥北侧)来呈现作品。作品以生动、俏皮的手法塑造了微缩版的儿童与小动物共同玩耍的场景,其熟悉的画面与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充满了儿时的记忆。肖敏、肖然作品《戏影1》展出于曹杨公园花溪路步行桥下方。以灯光编程方式复制了一幅动态的儿童涂鸦作品,为公园人口增添了童趣和活力。上海美院集体创作作品《戏影2》展出于红桥下方。以程控灯光的形式表现了彩色肥皂泡吹出并重叠的景象,以一种充满童趣的视角和方式表达了对多彩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在桂巷坊兰溪路入口广场处,来自中国美院的郑靖教授创作了一件可供观众参与的光反射装置《浮光戏莺》。作品在白天反射日光,夜晚反射led。“光”一闪而过,最终却转化成了鸟鸣,真鸟和作者设置的光敏发声音器之间的虚虚实实的反应,则更让我们在这其中读到了达芬奇对于光“显示出世上所有物质的真正基本形式”的描述。因场地、电源等客观原因所限,原计划设置于曹杨公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Light Action》被移至百禧公园南段。这件由中国美术学院郑闻卿和李建安共同创作的装置作品,可通过周围人、事、物的变换,呈现具有动感的七色光斑。

 

02 

菜场美术馆

 

桂巷坊作为曹杨社区居民集中的生活场域,展示着风土人情,蕴藏着人间百味。“菜场美术馆”通过艺术家的空间艺术介入、在地创作与展示,以及开展属地性的美育活动等,丰富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叙述曹杨故事,并赋予空间以新的文化含义,让艺术融入生活,激发桂巷活力,提升桂巷品格。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粟上海”创始人阮竣作为项目总策划、施瀚涛策展、赵姝萍、刘璐、朱慧勤作为执行团队,邀请艺术家Tango、苏畅、陆元敏、徐明、李树德、厉致谦、王青、小龙花、殷涟、姜庆共在此开展展览与公共教育活动。

 

 菜场美术馆海报

 

整个项目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在菜场空间中举办了两个展览。一个是“影画曹杨:陆元敏李树德作品展”。两位艺术家曾是普陀区文化馆的老同事,他们用摄影和速写记录下曹杨社区街头一个个无名瞬间,并通过这些印刻在几代曹杨人脑海里的记忆连接起曹杨的过去和现在、个人和集体的共同生命经验。另一个展览是“城市考古:非典型看曹杨”。是由城市历史的独立研究者徐明及其团队对老报纸中的曹杨新闻研究,实地探访一代代曹杨人所留下的生活痕迹,并采集和梳理了富有曹杨特色的建筑装饰纹理,以视频、动画、地图等多样化的图文手段,让观众去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和社会生活。

 

第二部分是三套空间介入的作品。艺术家苏畅、设计师厉致谦和艺术家Tango分别用雕塑、视觉系统设计和空间绘画来呈现桂巷坊的社区特点。苏畅的雕塑原型来自于老桂巷菜场中的柱子和墙面。设计师厉致谦为桂巷菜场创作了一系列结合了中文字和图案元素的标识,既为菜场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视觉系统,如围裙、篮子等菜场的日常用品。也让我们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创新的可能。艺术家Tango则将在艺术季期间为桂巷坊空间特别创作一系列空间绘画。

 

第三部分是进行了四场工作坊。艺术家殷漪的声音工作坊,带领学员以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深入曹杨区域,去发现声音,探讨其中的信息和意义。建筑师王青的“曹杨新村之家”带领曹杨一村的居民为自己新的居住空间描画个性化的或者概念化的装修方案。艺术家小龙花带领学员实地考察和调研曹杨这一区域特定年代住户的典型生活空间形态,并试着用剪纸和绘画等形式加以再现。姜庆共的日常标识和美术字工作坊则会邀请富有经验的美工们共同开展创作。

 

这些项目会在一个正在改造中的菜场,以及曹杨的社区文化中心、街道、公园、居民楼及其他各种公共甚至私人的空间中进行。

 

桂巷菜场美术馆展览现场      

 

  曹杨一村2.5D动画

 

策展人施瀚涛提出,在这个曾经以日常的生活消费活动将人连接起来的社区空间中,去叠加文化艺术层面的内容,通过各种表征和符码的创造与运用,去加深和扩展人与人的联系,深化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对于这个地方的认同。桂巷菜场美术馆所做的事一次小心翼翼的尝试,并希望在此过程中激发出更多提问。菜场美术馆也会随着桂巷坊越来越完整,人群越来越多,产生出更多的内容。

 

03

“曹杨的微笑”新媒体艺术展

 

《曹杨的微笑》是本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一次参与式影像艺术实践。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担任策展人,创作团队成员包括金江波、张承龙、胡亦轩、鲍星恺、杨静楠、周铭昊、郭霄楠等人。笑容作为反映人们内心世界最直观的表现,是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影像记录生活在曹杨社区的人们,围绕他们的故事展开一段述说的画卷,展现他们“生活在曹杨”“幸福在曹杨”的生活态度。

 

策展团队征集了15个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社会角色生活或工作在曹杨的人,以他们的生活影像片段为主线,用参访及生活记录的形式,从不同视角出发多维度呈现曹杨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展示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表达被记录者”生活在曹杨,幸福在曹杨”的人生态度。

 

 

“曹杨的微笑”新媒体影像艺术展现场

 

金江波表示这次参与式影像艺术实践以身边真实的人物故事,用相对少的后期处理,将有意识的加工活动对创作瞬间灵感的干扰降到最低,尽可能保留创作主体瞬时最纯粹的心灵感受,激发受众的带入和共情,为影像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心灵交流提供充满可能性的氛围。最终进入对主题的认同,即安全、友好、舒适社区生活氛围。

 

04

“曹杨人的一天”艺术社区展

 

新打造的上海首座“高线公园”——百禧公园,它见证了曹杨社区的历史变迁。这座公园是一个多层级、复合型步行体验式社区公园,将艺术融入其中,两边是曹杨新村,让曹杨社区居民一下楼就能观看艺术展览。

 

 “曹杨人的一天”社区艺术展海报

 

“曹杨人的一天”展览位于百禧公园南展场半地下室空间,作为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普陀区曹杨新村社区“公共艺术”板块之一,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策马琳担任策展人、助理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周美珍、研究生欧阳婧依作为策展助理共同策划完成了本次展览。展览展出了插画师热水和边跑边艺术创作的绘画、装置与影像作品,反映了他们眼中的曹杨印象。

 

“曹杨人的一天”艺术社区展现场 

 

 曹杨社区居民在“寻找曹杨”拼图工作坊现场

 

青年插画师热水创作是以曹杨社区生活为主题的日记作品,温馨的色彩与梦幻般的感觉非常具有疗愈性。她选取曹杨街道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四个标志性地点:曹杨公园、曹杨影城、曹杨二中和兰溪青年公园,这些曹杨地区居民生活的场景通过装置和绘画的形式呈现了曹杨小景观,营造了一种沉浸式感觉。边跑边艺术小组创作的影像作品“曹杨人的一天”围绕曹杨地区居民生活的场景,把插画师热水的创作过程、创作感受、居民互动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从动态的视角来看曹杨人的社区生活。

 

在策展人马琳看来,这是一场充满过程与互动性的艺术社区展,在展览中会开展“寻找曹杨”拼图活动,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从而让曹杨居民重新了解自己的社区,感悟艺术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通过带领上海美术学院的学生共同策展,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社工策展人”,以为社区博物馆和社区美术馆培养更加专业的策展人才。策展人马琳希望,通过举办社区展,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艺术带来的美好生活。这个“高线公园”通过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展览和持续推动,使得艺术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社会美育的普及也将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05

今日曹杨——百禧公园墙绘

 

在百禧公园南展场的一个墙面上,还出现了“今日曹杨——百禧公园墙绘”作品,是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董春欣带领张宇桐、谢贝贝共同完成的墙绘作品。作品以曹杨新村代表性建筑为创作元素,如少年城、新曹杨影院、红桥、长城大厦、曹杨社区文化中心、曹杨环浜、普陀区中心医院、曹杨新村大门、村史馆等。董春欣提到,上海不仅有以石库门为代表的海派文化,还有以工人新村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和红色文化,这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以曹杨新村代表性建筑为创作元素,以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为点缀,描绘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带给人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展现了曹杨人民的美好生活画卷。

 

 今日曹杨——百禧公园墙绘现场

 

这些项目所在的区域原本也是曹杨居民日常生活的地方。居民饭后散步的环浜,成了偶遇艺术的一段路,现在多了几处驻足观看、互动的场所。桂巷菜市场仍在施工中,两端路口常有中老年居民向里张望,大家也都非常期待它改造后的模样。在等待菜场完工的阶段,“菜场美术馆”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寻找桂巷记忆的好去处。展出在新改造好的曹杨一村围墙外的“曹杨的微笑”影像作品,路过的居民或许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熟悉的面孔,回忆起交流的瞬间。百禧公园改造后陆陆续续有附件居民来参观,其中一位阿姨看完“曹杨人的一天”展览和墙绘后还感叹:“真美好啊!”。兰溪园居民区的党支部范是华表示,百禧公园建好后,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年轻人也多了一个健身的好去处,日常生活上变得更加丰富。通过这次展览与拼图工作坊,居民们也感受到了曹杨历史的变迁。曹杨历史底蕴很深厚,以前有曹杨公园、兰溪青年公园、现在又有百禧公园,所以是很宜居的。同时,他也希望能把这些好的展览辐射到整个曹杨社区。

 

上海美术学院策展团队通过参与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曹杨新村板块的展览,用自己亲身的实践,为曹杨社区美好生活的发展贡献了学院的力量。这几个项目汇聚了人气、集聚了人才,汇聚了共建美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能力,为推动“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曹杨的样本。上海美术学院也将通过此次活动,在“面向世界,为深美中国,构建国际都市艺术的中国坐标”道路上继续前进,更好的实现学院的社会美育功能。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

展览预告 | 岁月•情怀——徐东林、罗坚、马志明油画作品展即将开展

2021-9-24 11:00:29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

展览预告—榆林站|第六届《国韵经典》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名家精品全国巡展

2021-10-15 14:57:2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