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王泽(B.1924) | 尺寸 | 28×26.8cm;28.7×27.4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68年作;1967年作 |
估价 |
HKD 50,000-8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 (日间拍卖) | 拍卖时间 |
2012-11-25 |
拍卖公司 |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2秋季拍卖会(二) |
签名:王泽 | |||
说明 |
参阅拍品资料 › 拍品说明 《老夫子》是王泽在1962年开始在香港报章上连载的长寿漫画,在四十多年的出版日子中,通过单行本、改编电影和动画多种不同形式,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而广受欢迎。王泽以轻松幽默的风格编画四格故事,题材环绕主角老夫子、大番薯和秦先生的生活琐事为主,内容简单易懂。老夫子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角,他的造型独特,身体瘦长,头发稀疏,只穿固定的一套长衫,黑色企领背心。他的性格相当鲜明,幽默、喜好幻想、富正义感,有时却又会保守和固执。香港虽然作为华人社会,却因为独特的历史因素而一直受到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影响,随着1960年代起经济的急速发展,本土文化不断自我演进而走向国际,这个过程反映了香港居民在价值观和心态上的反复调整,当中有执着,也有妥协,目的只为了讨得生活基本所须,老夫子角色正是表达香港普罗大众存有的这种既积极又矛盾的心态。拍品《老夫子:电视传真;及言之有理》(Lot 299) 及《老夫子:心不在焉;及大材小用》(Lot 300)均是一套两幅的漫画原稿,分别描绘出社会在进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日常情节。《老夫子:电视传真;及言之有理》都与电视有关:看电视节目是现代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消闲娱乐方式之一,而电视机本身作为工具,亦成为了见证科技进步的符号,老夫子作为寻常百姓在使用电视的同时,从其不屑一个西方歌舞表演的态度,反映了他对外来文化的好奇与排斥的矛盾心理;而他把电视机生产的改良对比人类生产小孩方式的永恒不变,则暗示了华人社会对传统价值没落所带来的苦涩与无奈,却又极尽阿Q精神地找回一个自我满足的胜利点。《老夫子:心不在焉;及大材小用》从两个事例道出了人浮于世的情状:老夫子的专业经验不能为他获得一份会计聘书,却愿意放下身段成为杂工以求解决房租问题,表达了社会在发展中存在的巨大竞争,反射了小人物在现实面前的妥协与坚韧。老夫子赶赴与日本人开会的小故事,清楚道尽香港社会在商业层面的国际化,而他心不在焉地把友人的朋友误认为日本人的笑话,令读者在会心微笑之余,从老夫子实时的谦恭反应可看到市民面对异国文化时主动融合的一面,而背后却建立于一种极度重视生计的实际市民心态。《老夫子:撒花;吃榴莲;及下雨打伞》(Lot 298)是一套三幅单行本的封面,作品在色彩和线条的表达上十分丰富,王泽分别以鲜花、雨丝、和将气味形象化的曲线,表达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和视觉效果,善用了漫画媒介在线条运用上的特色。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