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弘一(1880~1942) | 尺寸 | 60×21.5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书法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无 底 价 |
||
成交价 | |||
专场 | 瓮漉溪渔—海外回流中国书画 | 拍卖时间 |
2016-06-03 |
拍卖公司 |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6年春季拍卖会 |
出版:《弘一法师翰墨因缘》第13页,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
钤印:弘一(朱) 佛肖形(朱) 款识: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心宜虚,言宜实。文博居士玄詧,沙门一音。 |
|||
说明 |
忆弘一法师 释倓虚 我常愿大家「坐地参方」。什么叫「坐地参方」?就是把诸得方大德请来湛山,让大家坐地参学。省得跋山涉水,千里行脚。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我曾预备把印光老法师请到湛山来,开一念佛堂,让印老在这里主持净土道场。以后因事变,印老没能到湛山来,这是我最遗憾的地方。 弘一法师也是我最羡慕的一位大德。在二十六年初夏,我派梦参师到厦门万石岩请弘老来湛山讲律、结夏安居。 他在家名李叔同。性格外倜傥而内恬醇,凡做事都与人特别。可是他一生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个特别性格上。做事很果敢,有决断。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说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例如他在家时,专门致力于文学、艺术、音乐、图画等,就专心致志,让他成功。甚而在少年时代,一些风流韵事,也莫不尽情逸致,像唱戏一样,无论扮演某种角色,都让他合情合理到家。可是话又说回来,在家是那样,出家也是那样,出家后,把在家那套世俗习气完全抛掉。说不干就不干,丝毫也不沾染。对出家人应行持的,就认真去行持,行持到家。一点不苟且。这才是大丈夫之所为,也是普通人最难能的一件事。 弘老在南方多年,没有能拿整个丛林完全来接受其律仪的,惟湛山寺能接受。每到黑白半月诵戒羯磨,四月十五结夏安居,七月十五自恣,平常过午不食。……乃至弘老走后,这些年来,还是照规矩行持。不但湛山寺是这样,和湛山寺有关系的庙,如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天津大悲院等,也都按照这样行持。虽然不能完全做得到,但最低限度,出家人对四根本戒、十戒、十三僧残,应拣要紧的去行持,例如半月诵戒,像演电影一样,诵一遍就等于在人的脑幕上映一遍,纵然不能完全持佛的清净戒,但起码也给人种一个持戒的影立规矩,大有意义。平常衣暖食足的人,欲心重,无明大,好睡觉,好做梦,这些都是修行的障碍。在寺里几百人住在一起,有多数人持戒,其他散漫的相形了,当然也会发惭愧心和忏悔心。 (刊于一九四四年《两法师》) 弘一法师认为:“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明白详尽”。但事关“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自身道德修养。“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尤其“适于初学”佛学者之用。因此之故,弘一大师刻意把所辑《蕅益大师警训略录》列入佛教养正院各学年教课读本。此举目的,一是要求学僧根据蕅益大师警训,自觉规范学行,俾能革除“流俗知见”、“我慢习气”,成为“以教印心”、“事理双备”的“出世丈夫”。“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心宜虚,言宜实”便是出自蕅益大师的《厉事炼心篇》。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