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徐悲鸿 | 尺寸 | 109×63.5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41年作 |
估价 |
HKD 2,000,000-3,0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画 | 拍卖时间 |
2012-05-29 |
拍卖公司 |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2年春季拍卖会(二) |
题识:香雪俨然掩盖疮痍重,悠悠春回岁改,怅触增余痛。 明月南天,古国依稀魂梦。 和风醒人魂,漫行二三里,举眼见古梅,一白清如水。 辛巳(1941年)春日,怡保客中。有钊仁兄方家教正,弟悲鸿。 钤印:徐悲鸿、江南布衣 |
|||
说明 |
LOTS 3175-3176 新加坡私人收藏 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与许多文人艺仕一样被逼离乡别井、流亡海外。1939至1942年间,徐悲鸿于东南亚行旅最繁,此同时亦是其创作力最盛、产量最丰的时期之一。徐悲鸿穿梭新加坡、吉隆坡、怡保等地,举办画展不辍,为支持抗日战争筹措资金,1941年2月,徐更受槟城一众反日组织邀请到当地设展。此时期的徐悲鸿作品无不显示一种以艺术声援抗战、报效祖国的独特姿态,恰正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中文人报国的精神。 徐悲鸿曾于30-40年代旅居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写下杰出画作无数,期间每留寓新加坡,常应好友张汝器及庄有钊之邀到二人画社小住。 其时已成有名画家、新国艺坛先锋人物的张汝器,自小醉心绘画,对西洋艺术尤其欣赏,卒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只身远渡重洋至法国巴黎学艺,与其时亦正留学法国深造的徐悲鸿相识。二人同是孤身留洋刻苦习画,志气相投下结成莫逆之交,情谊之深厚自不待言。 张汝器的妹夫庄有钊曾留学德国,后从商,亦为业余画家。庄与舅子感情极好,二人时时一起钻研画事,后又经张汝器认识徐悲鸿,与徐交情匪浅,张、庄后来共同创办“朋特画社”,社址就在丁律街181号。张、庄两家同住一幢三层房的三楼。徐悲鸿战前旅居南洋,访新时常到画社作客。当年画家者众,济济一堂,闲时或设案笔会、展卷切磋,或共赏能品、互赠佳作,不亦乐乎。是次拍卖的《相马图》即为当年徐悲鸿在此欢快的艺术氛围下作以赠予庄有钊,作为彼此友情之信物。 梅花是徐悲鸿笔下常见的题材。徐的白梅图用西洋油画笔法画梗,以法国印象派用色作花;难得其在技法上虽然西为中用,但仍在在保留传统国画的诗意。伤国忧民的徐悲鸿喜以梅入画,自亦是爱国情怀之表现;徐毕生与国家忧戚与共,一树梅花既跃然绽于纸上图画,更灿然开在画家心田。 徐悲鸿于1941年写下此《白梅图》,翌年新加坡沦陷前徐最后一次到访,将此画赠于好友聊作纪念。奈何三人此一惜别,竟成永诀;一生为爱国华侨的张汝器与庄有钊,日治时期参与抗日活动,终在一次日军“大检证”中蒙难,至堪痛惜。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