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徐悲鸿(1895~1953) | 尺寸 | 108×53.5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35年作 |
估价 |
RMB 2,600,000-3,6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7-12-17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
题识:悲鸿纪事,廿四年十月。 印文:东海王孙 |
|||
说明 |
惟恐情多累美人——各家品评孙多慈 白皙细嫩的脸庞,漆黑的双瞳,童式的短发,穿一身工装衣裤,秀美温文,笑时尤甜蜜可爱。 ——苏雪林 “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 ——徐悲鸿 “与之相对,如沐春阳,如饮醇醪,无人不觉她可爱。” ——徐悲鸿 “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 ——《苦恋孙多慈》 夜来芳讯与愁残,直守黄昏到夜阑;绝色俄疑成一梦,应当海市蜃楼看。 ——《怀孙多慈》 徐、孙的“慈悲之恋”堪称20世纪最著名的师生恋,悲鸿刻一印章曰“大慈大悲”,即暗合二名字在内。但这段感情经过10年煎熬,最终以天各一方结束。 自1930年相识,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关系,在乙亥(1935)年最具波澜。记载说;1934年秋,二人在天目山写生时确立为情感关系,进入热恋之中。大约在1935年的4月间,徐夫人蒋碧薇按捺不住怒火,大闹孙多慈宿舍,而学生中的“倒徐派”,也因徐悲鸿过分偏爱孙多慈而积累了愤懑,终以罢课的形式发泄出来。王震著《徐悲鸿年谱长编》记载,1935年4月30日“中大艺术科发布通告”,说“徐悲鸿教授因病告假二周,所任各课,请吕斯百先生暂代”,应与此事有关。大约在1935年的立夏那一天,无奈的徐悲鸿送别不堪重负、随母亲回安庆的孙多慈。按当时的校历,她应该没等到正式的毕业——将近五年的努力,却坚持不到最后的一两个月,由此可以想象当时两人处境的艰难。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