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赵望云(1906~1977) | 尺寸 | 64×31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27年作 |
估价 |
RMB 1,200,000-1,8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7-12-17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
著录:《长安画派》源流展作品选,第254-255页,陕西亮宝楼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 | |||
题识:洛神,丁卯秋月,藕丹姊教正,望云。 印文:望云 题签:望云洛神画轴。杏岩主人藏。印文:樾 |
|||
说明 |
展览:“长安画派源流展”西安亮宝楼艺术博物馆,2013年3月28日-4月16日。 说明:1.上款“藕丹”为王森然妻子李藕丹,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的妹妹,著有《世界妇女革命运动概述》一书,也是当时革命运动的积极分子。王、李二人于1925年结婚并育三子。著名画家李苦禅曾画芍药图致贺新婚,1927年又画册页一套赠与王森然、李藕丹。 2.王森然题签。赵望云早年与王森然、李苦禅等新文化志士相友善,受到新文化思想的启迪,逐步确立了革新中国画的志向。他们组织成立了北平“中西画会吼虹艺术社”,致力于国画的革故鼎新,并编辑《吼虹月刊》,联合在北平举办画展,才名初露。王森然对赵望云的画作格外欣赏。1928年他当时正在《大公报》编辑《艺术周刊》,曾约赵望云写其两年来深入民间践行中国画改革的文章,并和数幅画作在《艺术周刊》上发表,给予赵望云极大鼓励和希望。 长安三杰之赵望云 赵望云(1906-1977),现代画家,河北束鹿人。早年与王森然、李苦禅等组织吼虹艺术社,1937年创办《抗战画刊》。擅长山水、人物,创作面向生活,画风于质朴厚重中蕴含秀雅,尤长于表现陕北山水和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为长安画派的开创画家之一。他的早期作品,很重视捕捉人物的神态感情,所绘形象生动,韵味无穷。 从4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笔墨趋于成熟,不论随意挥洒,还是精求工致,都能形神兼备。50年代以后的作品,笔墨技巧已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线条刚柔相济,墨色溶化滋润。主要作品有:《农村写生集》、《西北旅行画集》、《埃及写生画集》、《赵望云画集》等。 旧时代下的新“惊鸿”: 生于二十世纪的赵望云对于历史上有关“洛神”的文学艺术描绘传统是不会陌生的,他幼小时曾临摹过古典小说插图和《芥子园画谱》。此幅《洛神》画于1927年,赵望云才21岁的年纪,据赵望云艺术年表记载,这一年赵望云与李苦禅、侯子步等人提倡新国画运动,描写社会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现在看来,描绘古代神话传说人物的《洛神》与他当年所倡导参与的艺术运动显然是“南辕北辙”。 《洛神》是绘赠给他当年最重要师友王森然的夫人李藕丹。王森然对赵望云一生产生过重要影响,赵望云向王森然学习当时国内外先进文艺理论,并深受艺术为民众服务的启发,他的大量作品受王森然指教,并发表在王当时主编的《大公报·艺术周刊》。王森然(1895—1984),原名王樾,号杏岩,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革命家。其妻李藕丹,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的妹妹,著有《世界妇女革命运动概述》一书,也是当时革命运动的积极分子。王、李二人于1925年结婚并育三子。著名画家李苦禅曾画芍药图致贺新婚,1927年又画册页一套赠与王森然、李藕丹。《洛神图》也是这一年赵望云所赠。 洛神代表着美丽的女性化身,赵望云藉画《洛神图》给王森然夫人李藕丹,抑或以此委婉赞喻李藕丹的青春芳华。不同于赵望云当年的农村行旅写生,《洛神图》以传统中国仕女画技法在绢本上进行描绘,洛神立于江面之上,面容清秀,肩披孔羽,双手合拢于胸前,微风慢抬,服饰衣纹以细劲绵连之笔勾出,连花纹都谨细刻画,衣带水袖飘舞,江水波漫,广而深,勾勒出层层水纹并进行浅淡敷染,整幅画高古清逸,不食人间烟火。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