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林风眠(1900~1991) 4406 长江三峡 镜心 纸本设色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林风眠(1900~1991) 尺寸 68×138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6,800,000-8,800,000
成交价
专场 现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时间
2017-12-16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出版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 P190-191 香港求知雅集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1987年版
题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说明 林风眠创作风景画大概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其早期作品存世不多,构图接近岭南派,风格上有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而这正与画家早年的艺术经历息息相关。林风眠幼年习中国画,二十年代时赴巴黎留学,之后便在两种文化的冲击中开始致力于中西艺术的融合实验,这一艺术探索贯穿了画家一生。此幅《长江三峡》从风格上看接近于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这一阶段中林风眠遍尝了人生的起伏跌宕: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路辗转迁移。从国立艺专辞职后,经上海、贵州、云南,抵达重庆,在重庆独居在长江南岸的一间旧房内专心研究绘画。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风景画,题材主要是重庆地区的沿江风光和山间景色,画中景物素材多半为在沿途所见,而其创作方式并不是对景写生,而是根据记忆和感受对景物进行重新组合,这就与现实世界产生了距离,是一种诗化的风景。他的画风也与传统中国画有很大差异——在绘画中,林风眠追求一种简单主义,他喜欢用寥寥数笔涂抹出山川、堤岸与河流,那种阴天的氛围和沈郁的格调都带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但同时他又运用了水墨画的技巧,用氤氲的墨气烘托出一种情境。《长江三峡》代表了林风眠在四十年代时风景画的典型风格,时代的特征和个人的沈重心境都反映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细察之,《长江三峡》并未采取林风眠所习惯的方正构图,而是少见的横向宽幅式构图。这种尺幅与气势在他的风景画中也不多见,画面空间格局十分大气,在平远中层层展开,近景有绵长的堤岸和数只停泊的渔舟,远景是绵延不绝的山峦,山峦高大坚挺,直逼眼前。林风眠在这里并没有采取淡化远山的方式,而是打破了固有的远近比例,使远山更加突出。山峦和堤岸之间夹着一道水流,是在两块厚重的墨色之间的一道亮色,这种设置颇具匠心,不仅分隔开前后的空间,也增添了画面的流动感。画法上,近处的山石和船舶以重墨勾勒,赭石敷色,营造出刚硬的轮廓和质感;江水以留白呈现,在浓重的山石衬托下,显得通透明净;山峦全以水墨渲染,画法为传统的没骨法,大笔挥写,不施皴擦,仅以少许的石青、石绿和赭石作为烘托,既有磅礡的气势,又有一种被雾气笼罩的效果。总之,《长江三峡》是一幅融合了中西技法的佳作,林风眠将传统水墨画的布局和西方水彩画的构图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空间格局,画中既有水墨画的笔墨意趣,又有表现主义的心理传达,而画家将这些形式融合,也只是为了构架一个载体去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林风眠的“中西融合”的实验在四十年代时已经初具规模,到了五十年代则是另一番气象,变得鲜艳开朗,他在风景画中的探索对于后来的朱德群、吴冠中有很大影响。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北京保利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赵朴初(1907-2000) 1668 行书词两首 镜心 水墨笺本

2021-3-22 17:06:03

北京翰海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黄君璧(1893~1991) 0410 1939年作 日色泉声 立轴 设色纸本

2021-3-22 17:07: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