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林风眠(1900~1991) | 尺寸 | 66.6×66.6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50年代作 |
估价 |
HKD 1,800,000-2,6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 (日间拍卖) | 拍卖时间 |
2014-11-23 |
拍卖公司 |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4年秋季拍卖会 |
款识:林风眠(左下) | |||
说明 |
出处 冯叶父母亲席素华女士及冯纪忠先生旧藏 美国 私人收藏 拍品说明 《绣球花》(Lot 114)展现林风眠在静物主题的另一项大胆创举,在黑色背景中描绘出绣球花,观者除了明亮的主体外,无法掌握确实的空间感,以此创造画面幽深莫测的感觉。林风眠将绣球花球状的外型简化,强调花朵丛聚与花瓶的圆形造型,花瓣以不透明的颜料相迭形成丰润的立体感,彩色的绣球花与墨绿的枝叶、花瓶的反光与背景的沉黑,在层层掩映下彩度逐渐减弱,形成极为错落有致的色调对比,《绣球花》因而在单纯主题的描写中,清晰展现艺术家对于整体构图造型与色彩的完整考虑。 风景画是林风眠实践现代中国艺术革新的重点之一。林氏的风景画在构图、形式上确立了崭新的现代观点,他大胆且创新的把中国传统山水散点透视法与西方绘画艺术中定点透视法过滤、融合。中国山水画为了把无限远大的视域范围收纳画面中,因此以散点透视法,把立轴分成四段,使一个画面容纳多个焦点。而西方定点透视法在表现三维景物的立体感,为了集中风景的范围,因而在画面设立单一焦点。林氏放弃立轴形式,在别具匠心的方形画面上横向分割,形成天空、远山、缓坡、河面四段构图。林风眠保留传统山水「之」字形构图,可是《月夜》(Lot 113)中的构图却故意被压缩了。林氏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正前缩距透视法」,把山峦、树林、河流等景物压挤迭缩在较短的画面,一方面集中了主题,另一方面产生视觉深度。传统中国山水画以留白处理背景,暗示无止尽的空间和意境,可是《月夜》则把整个画面着色。传统山水画有「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树无枝,远人无目」,通过物象颜色鲜明度、清晰度经营空间距离的法则。可是,林氏则把远景、近景,即远山、河流同样以厚重、沉实的色彩着色。这个选择大大加强了方形画面中缩距透视法,以及林氏如何用光线和色彩加强视觉深度。《月夜》作品中的光源乃由画面向外发出,中景是全画最光亮之处,也是色彩最夺目的部份 — 金黄色、橙褐色、柳叶绿色穿插中景,让树林从幽遂的灰黑背景中凸出。林氏在整个紧凑、密涂的画面中,成功地以色彩引导观赏者晈洁月亮的光线,散发出空灵之意境。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