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董其昌(1555~1636) 0652 草书 立轴 绫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董其昌(1555~1636) 尺寸 128×50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书法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7-12-15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7秋季拍卖会
钤印:宗伯之章、董氏玄宰、玄赏斋
款识:董其昌。
顾子长题边跋
说明 董其昌为明末最杰出的书画家之一,其书作留存于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等公立收藏机构者虽非少数,但三四百年已往,今日尚在民间流传有序、信实可考的作品,毕竟已是吉光片羽,难得一见。此件董其昌行书储光羲诗轴,纵128厘米,横50厘米,却是颇有渊源的一件佳作。
作品所书唐代储光羲《洛阳道》诗,是储光羲所作《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组诗内的第三首,诗曰:“大道直如髪,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款署“董其昌”三字,钤印“宗伯之章”、“董氏玄宰”,引首并顶角钤“玄赏斋”一印,这几枚都是董其昌常用之印。
今可见作品幅内左下脚和右裱边尚有两则跋文,均是晚清收藏家“棱伽山民”所书。左下一跋云:“旧藏董思翁书有书张曲江谢表,又‘今日竹林宴’云云,皆立幅;又临《十七贴》,又书‘庞居士’云云,皆册;又书《斗母咒》卷,伊墨卿书引首,瞿式耜、毛子晋、刘彦冲先生跋,庚申年(1860)胥失。今又得此。思翁生平所书多少,予得其六,可谓伙矣。云烟过眼,得失无心,惟近年予发种种,绝少同志之人,为少憾耳。甲子(1864)以后棱伽山民。”钤印“偶肰(然)”。右裱边跋云:“春江浩浩若为量,富贵在天那得忙。不减钟张君自足,万人空巷斗新妆。集苏文忠公句。山民又书。”钤印“顾子长”。本幅中鉴藏印甚多,左下角有“虞卿”、“顾曾寿”二印,右下角有“顾芸台印”、“彦冲”、“梁壑子”、“张苏平”四印。
“棱伽山民”为何人,过去一般无人明了。启功先生在《明拓(曹全碑)跋》一文中说:“近世所见石墨,有棱伽山民题识者,罔非善本。而其身世翳如,人多未详,但知其姓顾氏,为刘彦冲弟子。”(见《启功书法丛论》173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启功先生并据吴昌硕《石交录》,进一步考证“棱伽山民”为顾曾寿,字子长等等,但所考并不具体。唯先生称其所藏“罔非善本”,可见顾氏鉴藏之精。
至数年前,著名学者、收藏家王靖先生考证并撰写《棱伽山民及其碑帖收藏》(载《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14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一文,使我们对“棱伽山民”的生平和收藏才有了更为详尽的了解。
吴昌硕《石交录》云:棱伽山民姓顾氏,名曾寿,字鞟翁,吴人。性孤介,余因顾茶村识之,盖其族。能诗,工画。尝画重峦峭壁,开一洞薜萝覆之,趺坐其间,如老僧人定状。凡为数副,分赠知交,并以一副自赠。题曰:“鞟翁尝作小象赠友,又为此以赠棱伽山民。山民者,山中之民。或曰:非也。遍考《乡会试録》及《秀才册》、《纳粟簿》皆无之,其姓名终不可得。有人于棱伽山见其题名,不知为何许人云。复系以诗曰:‘是人名仿佛,更或号依稀。具体三才列,心通大道微。东西南北路,得失死生机。贤圣与仙佛,勉旃共所希。’”山民不乐家居,时在荒谷絶涧,或箕踞松石间,善吐纳引导之术。体丰硕,自号“肥猪”。将卒,自为挽句云:“仙人一去如黄雀,达者不必吊苍蝇。”盖好奇之士也。
"据王靖宪考证,此“棱伽山民”即晚清收藏家顾大昌:从棱伽山民藏的碑帖鉴藏章看,他的字和号不止吴昌硕所记的那—些,还有顾芸台、子长等。关于他的姓名记载亦不一,商务版《名人书画集》第十四集,《顾子长临李德裕见客图》说明谓:“顾大昌字曾寿,号子长,又号古剑子,自号棱伽山民,吴人,工画山水,纯用古法,取径极高,一洗时下肤浅之习。”则棱伽山民原名顾大昌。棱伽山民的生卒年,据其所著《雪泥爪印》一文,自题光绪七年,是年六十七岁。以此上推则生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年不详。
"
他从刘彦冲学画,刘彦冲(1809-1847年),名咏之,字彦冲,又子梁壑,四川梁山(今梁平)人,乔寓苏州,擅画山水、人物、花卉。画风工细秀雅,格调高古,有宋元遗风。清潘曾茔《墨缘小录》云:“刘彦冲咏之,原籍四川粱山县,侨寓吴门,力贫事毋,不妄于人。工山水、人物、花卉、抗心师古,深造自得。然自矜贵,非其人不与,又耻以是求利,卒穷困以死。著有《归实斋集》,古文及词皆卓卓可传,尤深于诗。”刘彦冲画品高雅,其鉴赏水平亦高,碑刻题跋中可知。棱伽山民所藏碑帖,除钤印已名及斋名外,常钤其师“彦冲”、“咏之私印”、“归实斋”、“古欢”、“掺缦堂”等印章。其中有的为刘彦冲在世所钤。有的是刘彦冲去世后,山民为纪念其师而加盖者,因其遗印三十八方留存棱伽山民处……
棱伽山民所藏碑帖精品大都有其题跋和题诗,其跋或诗多作小隶书,隶书隶笔中略参楷意,其书法别具一格。名多署“棱伽山民”或“偶然”二字一印章,未见有署姓名者。……棱伽山民藏品于太平天国战火中损失大半,此后又续有所得,则常钤有“棱伽山民甲子以后所得”小楷长方印,甲子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
以上我们不厌其烦地引録了很多文字,从这些考证中,我们可以明确知道顾大昌、刘彦冲钤印的由来,以及顾大昌收藏董其昌作品的经过和题跋的基本特征。将考证与题跋印鉴一一映证,可谓不爽毫发,读者细读引文,胸中便可豁然无滞。
另外,左下角的“虞卿”印,从钤印位置来看,应是早于顾大昌的收藏者所钤。考清代称“虞卿”者,至少有四人,分别是钟延庆、朱大韶、金兆洛和应时良。钟延庆,《琼海县志》载光绪九年(1883)任广东乐会县知县。朱大韶,生平不详,李放,叶眉《皇清书史》卷四载:“朱大韶,字虞卿,娄县贡生。”金兆洛,生平不详,仁和人。应时良,据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词典(续编)》载:“应时良(1784-1856),浙江海宁人。字虞卿,号笠湖(一作字),一作竺湖,室名百一山房(有《百一山房诗文集》)。擅长诗文,书画。尤善画梅,学金冬心。与崇德蔡锡琳订交,与嘉兴张延济切磋书法、金石。著见例,另有《墨梅册》。(按:杭州花圃内所立之‘皱云峰’石,系当年蔡锡琳所得之观赏石,置于福严寺,1963年由浙江省园林管理处迁于杭州花圃。石上之文为应时良所作,蔡锡琳刻石。)从以上现有的资料来看,“虞卿”为应时良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此作后来人顾大昌手,而应时良和顾大昌两人在时代和地域上均能够衔接。
右下角的“张苏平”印,则为现代鉴藏印。张苏平(1913-1987),山东武城人,三十年代加人共产党并参加左联工作,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军管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副处长、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市人委副秘书长,市建委副主任,市政府秘书长,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上海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和陵园管理委员会顾问等职。张苏平先生是上海老领导,在西泠印社2010年秋艺术品拍卖会中,曾拍出的一组28封信礼,是著名画家赖少其致上海博物馆装裱专家严桂荣的书信,这些信中多次提到张苏平先生和文物界、艺术界人士的来往,可见张老对书画艺术品的收藏,也有相当的喜好的造诣。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董其昌《行书储光羲诗》,曾经晚清书画家应时良所藏,应时良去世不久,怡逢太平天国战乱,作品或在此际流出,为收藏家顾大昌所得,顾大昌博古净鉴,生平所藏董其昌书作仅六件,此即其一。近代以来,此作品又为原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张苏平先生所藏,文革期间贮藏上海博物馆,后发还张家其。流传经过十分清晰。这些史实的钩沉,为此作提供了一份详实明确的身份履历。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北京翰海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陈林斋(1912~1984) 0494 1947年作 婴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2021-3-12 17:41:30

北京翰海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那彦成(1763~1833) 0145 行书七言联 立轴 洒金纸本

2021-3-12 17:51:0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