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徐悲鸿(1895~1953) | 尺寸 | 97×98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39年作 |
估价 |
RMB 12,000,000-15,0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 | 拍卖时间 |
2018-06-17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
已知著录:1.《瀛海遗珠——袖海楼杨启霖先生藏画集》,图版55,香港南风美术社,1974年。 2.《悲鸿在星洲》,第67页,欧阳兴义编着,1999年1 月。 3.《袖海楼藏画选》,第152-15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4.《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作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 |
|||
题识: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廿八年,悲鸿。 印文:江南布衣、聊以自娱、欲罢不能之工、始知真放在精微 管震民题签:徐悲鸿先生群马图。七六退叟管震民。鉴藏印:杨启霖 |
|||
说明 |
展览:1.“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展”,香港保利艺术中心,2018年3月27日—4月2日。 2.“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4月25日—5月10日。 3.“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展”,上海宝龙美术馆,2018年5月15日—5月31日。 说明:1.袖海楼旧藏。 2.本作已参选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徐悲鸿全集》,并已通过初审。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近现代书画部工作人员。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九一八事变之后,徐悲鸿的创作从历史题材逐渐转向寄情之作,尤其是其笔下的动物作品,大多寄托了画家的心绪与民族情怀,正如其所言:“画什么东西,都要有精神的寄托”。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徐悲鸿震动不已,数写马等深具精神意义的作品。画上题跋“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抒发了他在颠沛流离、处境艰难的时候,仍渴望报效国家的心情。《群马图》题签中的“七六退叟管震民”即是徐悲鸿抗战期间在马来亚槟城的友人管震民。管震民,浙江人,赴槟城,任当地钟灵中学文史教席。他擅诗,精书法,号其室曰绿天庐,在槟城文化届以诗闻名。与徐悲鸿于槟屿逗留期间的好友骆清泉等稔熟。1941年初,徐悲鸿在当地与一位邓小姐订婚,以佛教仪式进行,即由管氏任证婚人并主持仪式,由此可见他们交谊之深,且受徐悲鸿所敬重。这件作品亦为“袖海楼”旧藏,著录于1974年香港南风美术社出版的《瀛海遗珠——袖海楼杨启霖先生藏画集》。杨启霖先生的收藏横贯古今,在近现代画家中,他十分欣赏徐悲鸿。徐悲鸿曾在新加坡筹款抗战,杨启霖先生对他怀有特别尊敬的感情。连“袖海楼”斋号的由来都与徐悲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杨启霖先生的好友画家陈宗瑞早年和徐悲鸿亦是好友,他从苏轼《文登蓬莱阁下》“我携此石归,袖中有东海”一句中提炼“袖海楼”,以形容收藏的乐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鞍马,多厩畜肥马,徐悲鸿笔下则是筋骨骏健的战马。他画马也不打底稿,由于写生得多,对马的运动和结构解剖的要点都很熟悉,正如他所说:“待心手相应之时,或无须凭写实,而笔下未尝违背真实现象”。他画马鬓、马尾都用浓墨,笔墨飞舞,使人看之振奋。画中水草青青,在郊外旷野,三匹骏马姿态各异,较近一匹背向观众,抬蹄向前,昂首作回顾凝望壮。另外两匹骏马,一匹毛色棕红伏首觅食,另一匹昂首嘶鸣,与背向的马遥相呼应。整幅画面构图巧妙,三匹马凝聚在一起却又层次分明。浓墨重笔画鬃毛和马尾,率笔勾乌马身和四肢,淡墨渲染,笔墨精湛,形神兼备。 袖海楼主人杨启霖(1917-1998),生于广东潮安,少年家贫,无力读书,只好离乡背井,随祖母“过番”南来谋生。刚到新加坡时,只有身上穿的一套旧衣服和一把雨伞,举目无亲,只能以劳力谋求三餐温饱,在新加坡河畔的驳船码头一家商行当劳工。因工作勤奋,被老板擢升为督工。 为什么要写徐悲鸿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