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石涛(1642~1708) | 尺寸 | 103×38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RMB 10,000,000-15,0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 | 拍卖时间 |
2018-06-17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
出版:1.《艺苑遗珍·名画》第四辑,图版二十五,香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 2.《石涛的世界》,雄狮美术出版社,1973年出版。 3.《中国绘画总和图录》卷1,A18-007,后田祯佑、小川裕充编,东京大学出版会,1982年出版。 4.《石涛书画集》一册,第62页,余毅主编,中华书画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二年(1991)初版。 |
|||
题识:悠然有殊色,貌古神亦骄。宁不在兹乎,雨响风一飘。清湘陈人大涤子。 钤印:赞之十世孙阿长 题跋:何处起秋声,绿蕉滴微雨。静听寂无言,所思隔南浦。东皋怀玉子问亭题。钤印:博尔都印、问亭、辅国将军、白燕栖、问亭 鉴藏印:雪艇图书、张爰私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可以居 |
|||
说明 |
说明:“雪艇图书”当为王世杰(1891-1981)藏印。王氏湖北崇阳人,字雪艇。法学家。武汉大学首任校长。历任民国教育、宣传、外交部长。20年代曾任教北京大学。去台后曾任总统府秘书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自由中国》等杂志。临终前曾立遗嘱,愿将平生珍藏书画捐赠武汉大学。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芭蕉,叶大而宽,色泽翠绿,造型优美,枯而复生,更以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意义得到文人们的喜爱。以芭蕉入诗入画,早已有之。从存世画作来看,唐孙位《高逸图》,宋人《十八学士图》,其中就有芭蕉出现,南宋赵伯驹及苏汉臣、刘松年、李嵩等,在画人物、山水图的时候,亦曾用芭蕉作为配景,《蕉荫击球图》最为著名。后来元代画家钱选、赵孟俯、王蒙,明代画家沈周、杜堇、周臣、唐寅、文征明、仇英等也都曾用芭蕉作为人物、山水的配景。其中王蒙、沈周的《蕉石图》,沈周的《蕉鹤图》,文征明的《蕉阴仕女图》,仇英的《蕉阴结夏图》等,则是把芭蕉作为画面的主题或者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到了明代中叶,芭蕉入画已经成为气候。自徐渭出现,开创出泼墨大写意芭蕉画法,给后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清初四僧中的八大山人、石涛,清中期扬州八怪中国的高凤翰,清末海上画派的任伯年、吴昌硕等,所画芭蕉,亦承其一脉。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