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颐和园的东南部有一尊铜牛,中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铜牛体态与真牛大小相似,两角耸立,双耳竖起,目光炯炯,蜷卧湖畔遥望西堤。传说夏禹治水,安澜一处,则铸一铁牛沉入水底,以期镇服水患。唐时,始将铁牛置到岸边。乾隆皇帝以治水、祝母寿和个人散志澄怀三结合,兴造清漪园。铜牛和园中的耕织图相配,以镇水、重农和造园艺术三结合,为园林造景,不啻为清漪园造景艺术的一大杰作。

▲《金牛铭》
铜牛背上刻有乾隆手书《金牛铭》,其文曰:“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潫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牛尊开泰

▲谈古论今

▲雪海祈盼

▲铜眸利角

▲静卧夕阳

▲素心若雪

▲望牛静思

▲牛郎天河
有一种传说,天上有一条天河,天河两岸有牛郎和织女,他们在每年七月初七在天河相会。人们把天上的传说移到人间,把昆明湖比作“天河”,并在“天河”东西两侧各设一处象征“牛郎”的铜牛和象征“织女”的耕织图建筑。您仔细看一下铜牛的眼睛,会发现它的眼神总是深情地遥望着西堤。

▲遥望西堤

▲聚焦香阁

▲谁与星辰

▲六琼轮回

▲风云百年

▲惊现波澜
另有一种说法是为预防紫禁城受洪水危害而设的。因为经专家考察,昆明湖东堤要比北京故宫的基地高十米左右,也就是说颐和园铜牛地基的水平线在故宫城墙之上,当时的万寿山一带每到大雨季节,经常是汪洋一片,给紫禁城造成很大威胁。每天详细观察昆明湖水位与铜牛基座的差距,可以根据情况做好紫禁城的防汛准备。

▲霞衣天和

▲恪守颐和

▲牛运祥鸿

▲日夜守望

▲祈福辛丑

▲鸿运当头
借“牛”年老黄牛的努力与拼搏,乘“鸿运当头”的吉祥,牛年必定大吉!
摄影:张晓莲
文字:海云
命题:吕孟辉 逆光 张晓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