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镜头告诉你,色彩怎么诠释内心

皮特 · 特纳是彩色摄影方面的先驱,摄影界新闻网评价他为“影响世界的十大摄影师之一”。他的作品充满古典浪漫主义的色彩冲击,写实又融入了现代绘画的风格。

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冷暖色的鲜明对比是其创作的重要元素。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红色与蓝色的突兀冲撞,也可以看到紫色与橙色融合出的地平线。在那会还没有PS,他就跑遍世界各地取景,运用高饱和度色彩,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作品。

皮特 · 特纳出生于美国纽约州。他从小就对摄影非常着迷,14岁时已经学会冲洗彩色相片。上中学的时候,他十分的喜爱化学,这对他长大后对摄影中,色彩的运用留下了基础。

彩色摄影刚刚兴起时,皮特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他说:“最初我喜欢黑白摄影,不过后来不知怎么的,我开始被色彩所深深吸引。记得小时候到美术用品商店,看着那些水彩画颜料盒,心里禁不住想:这些颜色可真漂亮。”

在他的镜头中,色彩并不是世界的本色,而是内心的诠释。通过这些色彩,皮特与观者之间,建立起了微妙的联系。

“每次拍摄,我希望每个方面都能做到极致,那样的的话才能保证有自己满意的作品。”

看得出,皮特对色彩、几何形状的把握能力远超同时代的其他摄影师。

在下面这幅摄影作品中,皮特在拍摄时调低了曝光度,从而增加了色彩的饱和度。黄色、橙色和红色的岩浆,沿着优美的弧线,向火山的左侧喷洒而出。

他说:“一个细节会不断地推敲改来改去,但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照片不会说谎,它会告诉读者所有的故事。”

皮特在拍摄时常利用色彩强烈的滤色片,翻拍幻灯片时也会做彩色处理。他会用深色滤色片在与光源色温不匹配的胶片上拍摄,也用色彩特别鲜艳的滤色片使原底产生新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运用彩色反转片翻拍幻灯片时会增大反差。而皮特巧妙利用了这一特性,他选择合适的幻灯片,并在翻拍时恰当地控制曝光量,将影调压缩,从而突出形式和图案的表现力。

不断的钻研,不断的深入。每掌握一点拍摄技术,皮特感觉自己离摄影的梦想更近了一些。他尽情在作品中充分释放着他广袤的幻想,而你永远猜不到他下一张照片会有多么精彩。

“那感觉就好像是身处科幻电影里一样。” 这些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也使他的摄影技术更加娴熟。

1964年,皮特在非洲的丛林采风,有一只猎豹缓慢地穿过丛林,它身上的黄黑色块,与丛林大面积的绿色如液体般交融在一起。于是皮特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个完美瞬间。

1968年,皮特找不到合适Soul Flutes乐队的专辑《相信我》的封面作品。某一天,他灵机一动,对乐队成员克里德说:“拍两瓣美丽的嘴唇怎么样?不是你在《Vogue》杂志上看到的那种。我们找一个嘴唇漂亮的黑人模特,然后给她的嘴唇涂上颜料,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而最终,这张创意摄影作品被后人堪称为“经典”。

传奇摄影师埃里克 · 梅拉说:“在皮特之前,摄影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概念。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一张照片,就好像被雷劈中了一般。”

著名摄影评论家A.D.科曼曾经用一句话描述皮特:“他对事件有着剧作家的敏感,照片中强烈的色彩饱和度,独特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2013年,皮特在参加了在彩色摄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展览。在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主题“彩色急流:美国彩色摄影史75周年”的纪念展以及在阿蒙•卡特美术馆主题“色彩!彩色摄影的历史”的展览。

皮特说:“拍你真正喜欢的这种激情常常会从作品中表现出来。”他的这种激情,让许多杂志和音乐人纷纷邀请他为其拍摄封面。

“当你坚持下来,紧紧跟随自己想拍的东西时,不必受各种规则的束缚,那么成为一名摄影师,会是件很棒的事。”

色彩啊,最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大家创作的时候,有看到最内心的自己吗?

人已赞赏
艺术与生活

绘画天才9岁的作品让成人自叹不如,细腻程度堪比超写实

2019-3-20 20:59:24

艺术市场观点评论

如果梵高活到现在,会画出什么样的作品?

2019-3-20 21:04: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