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徐悲鸿(1895-1953) | 尺寸 | 69×52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41年作 |
估价 |
RMB 2,200,000-2,6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8-12-07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
【题识】伯馨老兄存,悲鸿,辛巳。 【印文】悲 |
|||
说明 |
【说明】萧百馨先生旧藏,作品得自上款人家属。 早在法国留学期间,徐悲鸿的夫人蒋碧微就喜欢养猫,故徐悲鸿常以猫入画,著名的油画《抚猫人像》便是经典之作。徐悲鸿亦喜以中国画的方式表现猫,而且常将之置于真实的环境之中,或表现猫的慵懒,或表现猫的狡黠,皆栩栩如生。 抗曰战争期间,包括徐悲鸿在内的许多文人被迫离开祖国,到海外避难。1939年至1942年间,徐悲鸿经常往来于东南亚各国,这也是他创作最为丰富的一段时间。他多次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和槟城等城市举办画展,筹集经费,抗曰救国。 1939年1月9日到1942年1月,在新加坡沦陷前夕,徐悲鸿第六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这件《桐荫双猫》即是在这段时间创作。徐悲鸿重祝写实,他用中国绘画的理论来诠释西方的写实艺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自然世界的观察并结合传统的写意笔法,徐悲鸿将猫周身毛发的柔软质感表现出来。 画中一块巨岩横斜,梧桐树荫下,两只猫正各自栖息。其中右边黑底白斑的猫支起双耳,可能觉察身后有异,扭头侧视,圆睁双目,警觉地注视远处,毫无倦意;左边白底黑斑的花猫则憨态可掬。画家巧妙地扑捉了这一瞬间之态,将两只猫不同的状貌表现得惟妙惟肖。 画法上,画面上部的梧桐树,叶片轮廓以淡墨中锋勾勒,线条圆润流畅,再以饱含水分的花青、草绿晕染,色与水自然交融,令叶片色彩丰富。下部的猫未作繁琐的细节刻画,仅以寥寥数笔勾画出形体,显现出画家的笔墨概括能力和坚实的素描写生功底,线条坚硬清爽,既沉雄劲健,又如行云流水般畅达,其粗细、浓淡、干湿都紧随体面关系的转折,随所画部位的硬直或肥厚而变化。此画将中国画的笔墨技与西画的造型之法结合,达到以形写神、形神俱佳之妙境。 萧百馨,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湖山村朴都,少年旅居暹罗,中年移居马来西亚槟城,主办《南洋时报》。后来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安溪会馆署理事务,并创办“南洋印务公司”,苦心经营,业务大进。他热心文化事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新加坡印务同业公会会长,新加坡福建会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玉露俱乐部等社团董事。1945年病逝于新加坡。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