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吴冠中(1919-2010) | 尺寸 | 68×96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89年作 |
估价 |
RMB 1,800,000-2,2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8-12-07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
著录:《行到水源处》,第40页,万玉堂出版,1990年。 | |||
【题识】吴冠中,一九八九。 【印文】吴冠中印、八十年代 |
|||
说明 |
一九八九年十月,吴冠中赴晋北河曲采风,此行所见所感,遂成就其日后黄土高原系列水墨及油画作品多幅。河曲地处山西、陕西、内蒙接壤处,平均海拔过千米,地势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乃黄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质土地。在一个月的行程中,画家跑遍多处高原和偏僻山村如李家村、赵家沟、离石等,积累不少写生稿,归来即写成本幅。 十月,北国风寒,我赶去黄土高原河曲,愿高原寒风吹醒我从东、西方花花世界感染的脑热。……老乡们享有人间味是纽约街头冒险家们永远体会不到的。浩浩渺渺黄土高原,单纯一统,全无杂色,唯见脉势奔腾,是欢乐、愤怒、沉默……金色矿源,任采矿人品评,估量。苍黄的山、赭黄的河,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坡上一层层清代建筑风格的窑洞、院落层层迭迭沿着山势一路阶梯分布,错落有致,虽然密集远远看去却丝毫不觉得拥挤。这里从外面看像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画不尽江南村镇,都缘乡情,因此我的许多画面上出现许多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分析其中的造型因素,主要是黑与白的对比,几何形的组合:方、长方、扁方、三角、垂直的、横卧的……简单因素的错综组合,构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这大概便是色调素雅的江南民居耐人寻味的关键。 那幅《双燕》中突出了一堵高大的白墙,她占有画面2/5的面积,她是主角,在画面平面分割中,首先充分保证了她的优越感。画幅是70厘米×140厘米,是横幅,白墙也是横的,量体裁衣,不要浪费衣料。横幅画服从”横”的势力统治,正如方幅画一般受控于方与圆的核心。在教学中,为解释这个简单的一般性(非绝对性)规律,我常用一个不科学的比方:高个儿的心脏是长形,矮个儿的心脏是方形。主角白墙是画中之王,她的宫殿扩展到画面的极限。她容忍”黑”,只容忍窄长条形的黑,只是为了顺其势,助其威;她容忍与她逆向的、笔直的、乌黑的门窗,只是为了对照其身段之美,衬托其洁白。门窗位置的安排并非全根据住房主人的意愿,却服从于白墙身材的身段美的准则。树的姿态,左上角的山墙之尖峭,倒影的朦胧,都受制于端端正正、安详横卧着的女王——白墙,都是她顺心的侍卫。 孩子们首先发现飞来的双燕,谁知诗人在这幽静的高院门墙前会听见什么声音。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也许看不见这东方人生养于此的世界,但他一眼就会擒住那白色女王的身段吧! 那幅画受启示于浙江宁波冷落街尾的大宅院,门前是一个不小的大池塘,池畔有洗衣的姑娘。我怀念这予我灵感的母体,有心人如能找到这母体,拍下照片,与画对照分析,许多道理就不必赘述了。 敬请注意:吴冠中《双燕》为现当代艺术夜场Lot3202,拍卖时间:12月6日晚20:00,拍卖地点:四季酒店A厅。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