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方君璧(1898~1986) | 尺寸 | 41.2×31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40年代作 |
估价 |
HKD 60,000-8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日间拍卖) | 拍卖时间 |
2016-05-29 |
拍卖公司 |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6年春季拍卖会 |
款识:君璧(右下) 钤印:方;君璧画印;客子光阴 |
|||
说明 |
出处 艺术家家族收藏 拍品说明 1898年出生于中国福州名门望族,方君璧14岁时越洋赴法留学,并于1916年被巴黎朱利安学院录取,成为此校有史以来首位中国女学生。 1917年方氏入学波尔多高等艺术学院,192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考取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图 1),西方大师如安格尔,德拉克罗瓦,马蒂斯,及中国油画家林风眠,刘海粟,徐悲鸿,潘玉良,吴冠中等皆毕业于此所学校。方君璧在巴黎期间曾多次参加法国沙龙画展,1924年两幅作品入选沙龙展,其中《吹笛女》(图2)受到极大关注,选登《年鉴》艺术杂志封面,方君璧也被誉为「东方的女画家」。 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有所建树的女艺术家凤毛麟角,如蔡威廉,关紫兰,潘玉良,张荔英等,方君璧为其中重要一员(图3)。方氏笔下无论人物、静物、风景、动物、花卉,均以含蓄舒雅并灵动赋予表现力的手法刻画,展示她融会贯通东西方艺术精髓及对绘画的深刻造诣,以其不凡的人生及孜孜不倦的艺术追索,造就了20世纪一个传奇。 1978年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举办《方君璧作品回顾展》,1984年巴黎赛尔努奇美术馆《方君璧从艺六十年回顾展》,认可她在中国及国际艺术史上的地位。本次佳士得香港30周年庆典之际,甄选方君璧跨越近半个世纪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七幅重要作品,涉及多个主题不同媒介,从横向纵向角度全面展现这位巴黎起步美国飞跃的东方女艺术家的发展历程。 《汪文彬肖像》(拍品编号 405)作于1929年,方君璧短暂回到中国,为年仅九岁的汪精卫陈璧君二女儿汪文彬作肖像。汪精卫与方君璧丈夫曾仲鸣深为世交(图 4),曾仲鸣1939年在越南河内的一次刺杀中被误认作汪精卫而中弹而亡。此幅肖像作于汪氏南京官邸花园(图5),汪精卫非常满意,曾写文章盛誉。画面侧坐的身着红色夏衫的小女孩神情天真无邪,翠绿草地及浓艳鲜花映衬童年的蓬勃,艺术家巧妙掌握远景,近景及光影的变化,及线条、色块的安排。 另一幅油画巨作《禅宗心印:铃木禅师》(拍品编号406)创作于1961年,与现藏上海龙美术馆的《禅者初心》(图6)交响呼应,同为铃木禅师,后者刻画行旅化缘,前者摄撷独处研读静思瞬间,白瓷香炉烟缕袅袅,砚台狼毫毛笔及纸卷尚墨迹未干,画案右侧经本微微展开,禅师神情专注,时间凝固静止蕴含无限永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方君璧游刃有余描绘客体不同质感并赋予物质性以独特的精神性。铃木禅师是将禅宗哲理引介到西方的关键人物,其着书传教对美国5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及避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方君璧1957年迁移巴黎搬至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定居,通过哈佛燕京学社创始人Serge Elisséeff 教授及日本学者Edwin O. Reischhauer 介绍于次年认识铃木禅师,请为其做水墨设色写生草图(图7),此后两幅油画皆来自草图,刻画佛家大师风度,尤对眼神与内涵不遗余力表现。 《翡冷翠屋脊》(拍品编号433)创作于50年代中期,基于方君璧游历佛罗伦萨时对托斯卡纳风景的写生,采用鸟瞰视野,满目皆为红瓦屋顶,远处钟楼若隐若现,布局巧妙,画面肌理丰富,下笔急速,施彩稠密,予以观者深刻印象。 四幅设色水墨作品 分别为1940年代汪精卫大女儿《汪文惺肖像》(拍品编号432),方家昵称她为美美姐姐,她出生体质孱弱,父母取名「文惺」,以纪念「醒」之意,方氏寥寥几笔刻画出女子的柔美与刚强并济的形象。方君璧30年代回到中国,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一起作画,力图用西方的技法改革中国的传统绘画。方氏毕生为爱花人,1935年作《吊钟花》(拍品编号431)为大尺幅挂轴,报春的粉色小花如串串灯笼洒落,白色瓷瓶与黑色枝干形成鲜明视觉对比,与另一位20世纪大师常玉的瓶花异曲同工。1943年作《白荷》(拍品编号429),同年方氏结识齐白石并为其作肖像,此幅里的蜻蜓亦为齐白石笔下活灵活现的小生物。1954作《白猫与蝴蝶》(拍品编号430)惟妙惟肖表现方氏爱猫的嬉戏瞬间。方君璧的纸上作品呈现她对事物的深刻感受和独到的领悟,以其内敛情感与特殊个人形式语言,延续了传承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