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刘奎龄(1885~1967) | 尺寸 | 165×64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30年作 |
估价 |
RMB 1,800,000-2,4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9-06-04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 |
【题识】庚午秋日,画本新罗山人,刘奎龄。 【印文】耀辰 【鉴藏印】杨群簪鉴赏书画图章 |
|||
说明 |
【说明】Lot2858-2859为米景扬先生珍藏,由米景扬先生友情提供。 刘奎龄的动物画是与山水画结合起来的,就是用传统的水墨画勾、写、点、染、皴、擦结合自己独创的「湿笔丝毛」技法,而且还有积墨、积色等技法。他的画,在构图布局上,有很强的调虚实,繁简的搭配,整体无不协调的感觉。单纯的从绘画题材上来说,在花鸟,走兽上的成就是最大的,尤其是近现代走兽动物画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也是自古以来的动物画第一家。从更大学术角度来说,就是二十世纪中西融合这条路的集大成者,开拓了一种新的中国画表现技法。 刘奎龄的绘画艺术在研究宋院体画、元、明、清诸名家的基础上,又广收并蓄,加入了西画画法,郎世宁画法和竹内栖凤画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此系列作品造型准确,形态逼真,笔墨生动,色彩雅丽,刻画工细,纤毫毕现,生动自然,雅俗共赏。其对动物的习性、神态的观察细致入微,理解很深。其通过精湛深厚的功力,将工笔画容易「板、呆、拮」都解决了,变得生动而又有情趣。其在技法上并不是一味求韧,而是善于结合运用多种用笔、晕染的表现力,用色淡雅,全画色彩协调,善于薄中求厚,和掌握色彩之间的对照关系。在章法上虚实与映照,不落俗套。 在刘奎龄的花鸟画中,又以善画孔雀闻名。在此幅《孔雀图》中,其设色艳丽,用笔细劲,着力对禽鸟羽片的刻画。作品充满祥和恬静的氛围。在绘画技法上,他创造出勾线点染相结合,以较淡的墨色,表现不同的光感和技感的方法;以工细但不呆滞的用笔,替代了刻板的勾勒;以薄中见厚的墨、色,替代了工笔在花鸟翎毛中厚重的粉色。在画翎毛的质感效果时,常常把「湿地丝毛」与点染的技法同时结合渗入,使这两种不同的手法协调并用,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避免了繁复琐碎的细笔堆砌,用较工整的笔墨,表现了自然物象的栩栩如生的质感效果。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