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文嘉(1501-1583) | 尺寸 | 画:26×111cm;跋:26×92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578年作 |
估价 |
RMB 6,000,000-8,0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8-12-08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
出版: 1.《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100-101页,耶鲁大学画廊,1994年出版。 2.《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一》89号,故宫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3.《二十世纪海外藏家·王南屏藏中国古代绘画》(上卷)P96-97页,图3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4.《承古融今·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二十年精品回顾展》26号,中国艺术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
|||
题签:文休承洗竹山房图卷。己卯(1915)冬至前十日,为靖侯词兄题。吴曾善。 题识:万历戊寅仲春,偶过洗竹山房写。文嘉 钤印:休承 鉴藏印:黄田村里人家、靖侯秘籍、如愿、靖侯藏珍、子孙宝之、子深鉴赏、珍颠宝迂之斋、朱荣爵氏审定真迹、如如居士、安吴朱荣爵字靖侯所藏书画、黄田村人、箝盦、蛟川马氏珍藏、汉庐珍藏、朱氏云松馆所藏书画 陆师道题跋:太湖杂歌十首(文略)。嘉靖甲辰(1544)十有一月六日,陆师道书上。五湖张先生政教。钤印:荣木堂、陆氏子传、云卧阁 |
|||
说明 |
展览:“承古融今·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20年精品回顾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3年11月12日-30日。 说明: 1.此作先后为马德风,朱箝盦、朱荣爵父子,吴子深、王南屏递藏。“蛟川马氏珍藏、汉庐珍藏”为马德风藏印。 2.“箝盦朱氏云松馆所藏书画、黄田村里人家、靖侯秘籍、如愿、靖侯藏珍、子孙宝之、珍颠宝迂之斋、朱荣爵氏审定真迹、如如居士、安吴朱荣爵字靖侯所藏书画、黄田村人”为朱箝盦、朱荣爵父子藏印。朱荣爵,生卒年不详,民国时期安徽泾县人,久居苏州,字靖侯,室名为云松馆、两溪轩。精鉴别,富收藏。 3.“子深鉴赏”为近现代著名海上画家吴华源鉴藏印,可知此卷吴氏曾藏。 4.王南屏(1924-1985),号玉斋,祖父是前清秀才,父亲王有林,经营染织业,经商之余,喜读书和收藏古画。王南屏从小耳濡目染,为日后收藏古画打下了基础。1944年,随父亲移居上海,与叶公绰同住在上海建国西路506弄。这年冬天,二十一岁的王南屏在叶恭绰介绍下,收藏了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一时享誉上海鉴藏界。之后,陆续收藏有叶公绰、庞元济、吴湖帆、蒋祖诒、颜世清等诸多名家旧藏。1949年春,王南屏携妻儿及部分藏品移居香港,有许多重要藏品在当年并未携带出境,由父亲王有林代为保管。到香港后,在经商之余继续购藏书画,并加入香港著名收藏家社团“敏求精舍”。“文革”期间,王氏父子所有藏品均被抄没充公。其中《潇湘奇观图卷》、赵孟坚《墨兰图》卷、顾安《新篁图》轴、倪瓒《竹枝图》卷、仇英《玉洞仙源图》轴等名迹,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986年,王南屏夫人和子女,完成了他的遗愿,将北宋王安石(1021-1086)书《楞严经旨要》和《王文公文集》(宋刻龙舒本)捐赠与上海博物馆,并将王南屏旧藏的部分明清书画,陆续捐赠与耶鲁大学美术馆、加州圣塔巴巴拉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美术馆等。1994年,王南屏先生的子女,在将部分王南屏旧藏的明清书画捐赠与耶鲁大学美术馆的同时,还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玉斋珍藏明清书画展”,并有班宗华教授主编《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一书出版(香港印刷),共收入一百二十二件明清书画作品。此件文嘉《洗竹山房图》便在其中。 玉斋主人王南屏旧藏文嘉为张元举作《洗竹山房》一卷,绘坡脚溪水之畔,有幽静庭院,门前流水潺湲,客过石桥,细篱宅门处,主人拱手迎宾。庭中广植林木修竹;沿蜿蜒石径,一士顾盼,身后童子捧书随行;室中二士,或为主人,或为宾客,相谈似久,更或是期待良朋,共叙佳话。是图斋堂明净,侧有湖石盆栽,小室高烛待烧,以备通宵畅谈。文嘉侄孙文震孟在《长物志•山斋》中写道:“宜明净,不可太敞。明净课爽心神,太敞则费目力。或傍檐置窗槛,或由廊以入,俱随地所宜。中庭亦须稍广,可种花木,列盆景”,所论与此图描绘之景殊为契合。斋室内外的陈设,处处显示出山房主人的闲情逸趣,身后几上摆插花、香盒、香炉、香瓶(内放香筷、香铲),几下两瓶插花,其闲情雅致,高朋雅集之状,一脉江南文人雅士生活之状。全卷浅绛设色,用笔松散,一派含蓄蕴籍、萧散淡然之气,为文嘉极精之作。 文徵明的弟子门生众多,受文徵明影响的文氏后裔中,如文彭、文嘉、文伯仁、文元善、文从简、文震孟等人皆为能书善画者。在这些后人中,文嘉最有乃父风范,加之一直作为项元汴收藏书画的顾问,所以他在吴中文人群体内中有着极高地位,也因此,文嘉的绘画不仅继承了文徵明的衣钵,更为重要的是,从古人处汲取的传统,使其更上一层楼。但是,文嘉受文徵明“隐逸”思想的影响,在面对屡试不第,官闲职冷的仕途时进而潜心绘艺,畅意山水,悠然自得。他与同样绝意仕途的唐寅作诗唱和,写道:“人生万事何足问,但愿有酒常花前。世人妄想慕富贵,不知富贵多前缘”。他还曾作《白燕》一诗以示自己对功名的不以为意:“也知自惜奇毛羽,不向朱门汗漫飞”。 隐居之后的文嘉,如同本卷描绘的《洗竹山房图》类似,雅集、访友、纪游、卜居等等成为其主要活动,由外部繁杂生活转向内心的安静。由宋代出现的生活四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些皆为当时文人雅士平日修身养性的课题,在文嘉身上充分的发展起来,追求精致的生活方式,将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显示出与大众不同的高雅趣味。如其在嘉靖四年偕同好前往惠山只是为观摩王绂的书迹,游玩惠山之余,汲泉水烹茶,后忆品茶之情境,作《惠山图》图卷。本卷《洗竹山房图》中,在文人的雅集生活场景中,重点描绘的焚香、插花、以及旁边的盆栽,都是其安闲舒雅生活的外射,虽然以长枝的花卉插在胆瓶,但这种热情恰恰说明了其内心对此时生活的肯定。 《洗竹山房图》卷作于“万历戊寅”,即1578年,时文嘉78岁。此作可称是其晚年用心之作,近似的风格还可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嘉于万历甲戌(1574)所作《溪山行旅图轴》、万历己卯(1579)所作《夏山高隐图轴》,其山石树法极为一致。值得一提的是,现藏上海博物馆文嘉和钱谷、朱朗于嘉靖庚子(1540)合作一幅《药草山房图》,布局与本卷一致,或许是合作原因,《药草山房图》绘制山石、树法笔法必然呈现不为统一的格调;亦因为表现“药草山房”,所以灵芝、野菊等植物生长苗圃作为重点描绘对象,其是为目的和意义较为较为直接的“斋号图”;本作《洗竹山房图》近似于“雅集图卷”,文人气息较为强烈,或许是时隔几十年之后,故地重游,或许是对合作的一种纪念,重写故念,也是吴门画派绘画一种较为常见模式。 本卷画后陆师道为张元举书写的太湖杂歌十首,当为合璧。陆师道工诗书画,从文徵明游,尽得其法。文徵明自谓“少游学官”时与其父陆廷玉相交,事可见文徵明为陆廷玉妻子,即陆师道之母大寿所作之《贤母颂》,故在陆师道少年时便已识之。《无声诗史》言陆师道“山水淡远类倪瓒,精丽者不减赵吴兴”,陆师道为嘉靖十七年进士,累官尚书少卿。观此卷书法,尽得文徵明神采。张元举,字懋贤,号五湖,为吴县诸生,是文徵明弟子陈淳之外孙。张元举画得陈淳之法,善花鸟,气韵生动。文嘉作为吴中文人团体中重要一员,自然是当时文人生活的代言人。此作写洗竹山房,既显示了山房主人的高雅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内心的倾诉。此卷陆师道书于嘉靖甲辰(1544),时隔35年张元举又倩文嘉补图,可见吴门中人情谊。 此作流传顺序清晰,先后为马德风,朱箝盦、朱荣爵父子,吴子深先后鉴藏,后归玉斋主人王南屏。“蛟川马氏珍藏、汉庐珍藏”为马德风藏印。“箝盦朱氏云松馆所藏书画、黄田村里人家、靖侯秘籍、如愿、靖侯藏珍、子孙宝之、珍颠宝迂之斋、朱荣爵氏审定真迹、如如居士、安吴朱荣爵字靖侯所藏书画、黄田村人”为朱箝盦、朱荣爵父子藏印。朱荣爵,生卒年不详,民国时期安徽泾县人,久居苏州,字靖侯,室名为云松馆、两溪轩。精鉴别,富收藏。“子深鉴赏”为近现代著名海上画家吴华源鉴藏印,可知此卷吴氏曾藏。 此后,《洗竹山房图》卷后为玉斋主人王南屏收藏,并出版在《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王南屏(1924-1985),号玉斋,祖父是前清秀才,父亲王有林,经营染织业,经商之余,喜读书和收藏古画。王南屏从小耳濡目染,为日后收藏古画打下了基础。1944年,随父亲移居上海,与叶公绰同住在上海建国西路506弄。这年冬天,二十一岁的王南屏在叶恭绰介绍下,收藏了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一时享誉上海鉴藏界。之后,陆续收藏有叶公绰、庞元济、吴湖帆、蒋祖诒、颜世清等诸多名家旧藏。1949年春,王南屏携妻儿及部分藏品移居香港,有许多重要藏品在当年并未携带出境,由父亲王有林代为保管。到香港后,在经商之余继续购藏书画,并加入香港著名收藏家社团“敏求精舍”。“文革”期间,王氏父子所有藏品均被抄没充公。其中《潇湘奇观图卷》、赵孟坚《墨兰图》卷、顾安《新篁图》轴、倪瓒《竹枝图》卷、仇英《玉洞仙源图》轴等名迹,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986年,王南屏夫人和子女,完成了他的遗愿,将北宋王安石(1021-1086)书《楞严经旨要》和《王文公文集》(宋刻龙舒本)捐赠与上海博物馆,并将王南屏旧藏的部分明清书画,陆续捐赠与耶鲁大学美术馆、加州圣塔巴巴拉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美术馆等。1994年,王南屏先生的子女,在将部分王南屏旧藏的明清书画捐赠与耶鲁大学美术馆的同时,还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玉斋珍藏明清书画展”,并有班宗华教授主编《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一书出版(香港印刷),共收入一百二十二件明清书画作品。此件文嘉《洗竹山房图》便在其中。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