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在明朝外戚李氏家族的私家园林——清华园废址上开始修建畅春园,二十六年入住畅春园后,每年有一百多天在园内“避喧理政”,直到六十一年驾崩于畅春园的清溪书屋。
▲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
畅春园有重兵把守,然而,有趣的是,即便这样,但仍然有人能够闯入,最先闯入的还是一名乞丐。
康熙皇帝崇尚节俭,畅春园建造的也很朴实无华,周围的园墙并不高大。康熙五十二年(1713),扬州盐商程庭进京参加康熙帝六旬万寿盛典,回去后写成《停骖随笔》,其中描写畅春园“垣高不及丈”。康熙末年,朝鲜使臣洪大容游览畅春园,看到“墙高不过二尺”。这是乞丐能够进入的原因之一。
于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六月十五日黎明,来京城乞讨的山西汾州府平遥县人马林,走到畅春园园墙外,便攀树越墙而入,且居然走到了畅春园的九经三事殿。
九经三事殿为畅春园的正殿,是康熙帝驻跸畅春园时临朝礼仪之所,其地位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一名乞丐竟然堂而皇之地来到这里,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呢?
▲ 畅春园平面图
根据历史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夏季六月十五日黎明,九经三事殿的养犬狂吠不已,于是养犬太监李经孝、范景星、刘金玉、邢进忠等顺着狗叫的东南方向来到东小门,看到有一人蹲坐在东小门的台阶上,旁边有四个人看管,太监李经孝便向总管太监李凤祥报告了此事。在园内值班的苑副丙额和总管太监李凤祥、大太监张四娃,率领园户、太监等,一拥而上,把翻墙而入的人捆绑起来,从西板门出来交给畅春园的守备李凤春。
经过严格审查,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渐浮出水面。
最先发现情况的是步兵林朝福,林朝福说,黎明时分,外面来往商人俱始行墙根,未见马林何时自树攀上墙,我在交回值班签时,见一个人在西板门墙上,即大喊“下来”,那人却越墙而入园内,我在外边呼喊有人进入园内啦,却无人回应,只听到园内的狗叫声。大宫门士兵金顶泉听见我的喊声跑过来,我便差他告诉值宿班的守备,我则在人犯进入的原地守护。
当时,兵丁金顶泉即往档案室禀告值夜班的笔帖式佟保,共同前往东门呼喊,过了一会,值夜班的苑户(在园内工作的旗人)三达色说,总管太监李凤祥等人,已经抓获了进入畅春园内的犯人,正在送往畅春园大宫门西侧的西板门。
那么,这个乞丐是怎么进入到畅春园的呢?步军统领大臣隆科多将情况上奏给康熙皇帝时这样说道:臣隆科多当时将马林的手拧起来问道:“尔如何进入,从实招来。”马林供称:“我是山西汾州府所属平遥县人,前来京城,到处乞讨,我前晚宿住石路旁,翌日晨行乞时,来到畅春园园墙根,就上树越墙而入观看”。臣等复用力拧其手询问,马林又信口供称园墙旁边树上有鹰落,欲上而抓之。臣等见其言语不清,看起来有疯癫病,就交给了刑部严审。
隆科多在上奏中还说,当他看到翻墙而入的这个人时,只见此人上身赤裸,下半身仅穿一条破裤子,私处前用二块羊皮遮掩,身旁有小盆一个、细支杆一支,从其装备来看,是个乞丐。
▲ 隆科多
鉴于御园警卫之事甚是重要,康熙皇帝对这件事的处置也很严厉,步兵林朝福、金顶泉,既然均未能执拿人犯,各鞭责八十;值更的黑子、刘振,因人犯爬上御园围墙竟然没有发现,各鞭责一百;值宿班守备李凤春罚俸一年;畅春园参将何祥舒罚俸半年。至于马林,则割其懒筋,并且比照衙门将割懒筋之窃盗遣返原籍之例,将马林遣返回原籍。
-TED-
文章来源:三山五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