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梅兰芳画如其人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关于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寥寥数言是不能尽述的。而梅兰芳有爱好画国画,并且受业多师,在绘画圈交际甚广,这对“梅迷”而言大概已是耳熟能详了。

把梅兰芳带进北京绘画圈的第一人是与其有深交的罗瘿公。罗瘿公青年时期就读于广雅学院,是康有为的弟子,早年以诗文与陈散原等齐名当世。还编纂有历史笔记《太平天国战记》与《庚子国变记》。正是罗瘿公为梅兰芳介绍了第一位绘画老师王梦白。通过王梦白的引荐,梅兰芳结识了北京画界中的不少名手。并称“京师四大家”的陈师曾、齐白石、凌文渊与陈半丁,都与梅兰芳交往甚厚。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专门拜齐白石为师。

梅兰芳与齐白石相识,是在1920年秋天。当时,齐白石在画界地位和吴昌硕相当,有“南吴北齐,可以媲美”之誉。齐白石与齐如山是老相识,从齐如山的嘴里,知道梅兰芳的戏如何好,但他因每日忙于绘画,加上凡有梅兰芳演出的戏票总不好买,所以一直没能亲见梅兰芳。当他听说梅兰芳也在学画时,更想见见他了。梅兰芳也是,他不但想亲眼目睹齐白石作画,更想在绘画上得其指点。

后来齐白石在回忆录里这样描绘他对梅兰芳的初次印象:“民国九年,我五十八岁。我跟梅兰芳认识,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记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齐如山来约我同去的。兰芳性情温和,礼貌周到,可以说是恂恂儒雅。那时他住在前门外北芦草园,他书斋名‘缀玉轩’,布置得很讲究。他家里种了不少花木,光是牵牛花就有百来种样式,有的开着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见所未见,从此我也画上了此花。当天兰芳叫我画草虫给他看,亲自给我磨墨理纸,画完了,他唱了一段贵妃醉酒,非常动听。同时在座的,还有两人:一是教他画梅花的汪霭士,跟我也是熟人;一是福建人李释堪(宣倜),是教他作诗词的,释堪从此也成了我的朋友。”

“有一次,我到一个大官家去应酬,满座都是阔人,他们看我衣服穿得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来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该贸然而来,讨此没趣。想不到兰芳来了,对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阵,座客大为惊讶,才有人来和我敷衍,我的面子,总算圆了回来。事后,我很经意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兰芳,题了一诗,有句说:‘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势利场中的炎凉世态,是既可笑又可恨的。”

梅兰芳拜齐白石为师学画时,他在戏曲界的名气已如日中天。人们都认为他只是摆摆样子而已,哪还能潜心画画?就是齐白石本人也对他说:“你这样有名,叫我一声师傅就是抬举老夫了,就别提什么拜师不拜师的啦……”可梅兰芳坚持一定要举行拜师仪式,行跪拜大礼。他学画也特别认真,那一段时间里,只要不排练不演出,不管风天雨天,他都按时坐黄包车到齐宅学画,进门先向老师鞠躬问好,谦恭的样子像个小学生。艺术界一直流传着一段梅兰芳尊师的佳话,这个“师”指的就是齐白石。

一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晚上,梅兰芳在戏院演戏,就又派人接来了齐白石,将他安排在前面的座位上。这天的名角多,一折一折地唱,梅兰芳是压轴。这天他唱的是《贵妃醉酒》,特别受欢迎,一连返了三次场,观众还掌声不绝。这戏也将齐白石的兴致调动起来了,戏罢了他还意犹未尽,说要到后台看看徒弟去。人们搀着他走到后台,走进梅兰芳的化妆室,梅兰芳累得坐在那儿喘息,妆还没卸呢,见到齐白石,急忙起身搀他落座。齐白石坐下,手就揉大腿,说是腿麻了。梅兰芳说:“一定是坐的时间长,脚受凉了……”说着,就蹲下身将齐白石的鞋脱掉,把他的脚放到自己的膝盖上,贴近胸口用两手给焐着,同时喊人快打盆热水,给齐白石烫一烫脚。周围的人被他的举动惊呆了,齐白石也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梅兰芳因习艺而爱牵牛花的艳丽色彩,在宅中种植牵牛花数百种。齐白石常到梅宅观赏、写生,曾记:“梅家植牵牛花百种,花有极大者,巨观也,从此始画此花。”齐并特地精心画了一幅牵牛花赠梅兰芳,题曰:“畹华仁弟尝种牵牛花数百本,余画此赠之,其趣味较所种者何如!”梅一直将此画悬挂于自己起居室内。

除了北京画坛,梅兰芳与上海画坛的交际亦不浅。他的第一位绘画老师王梦白,本人即宗海派大师任伯年,并得吴昌硕的亲传。早在1914年12月,也就是梅兰芳上演“古装新戏”与正式拜师学画的前一年,吴昌硕将一幅上有于右任题诗的红梅图赠与来沪演出的梅兰芳。此后梅兰芳便与海派圈子中的汤定之、吴湖帆、李拔可与叶恭绰等人多有往来。

九一八之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师从画家汤定之。严格算起来,汤定之应该算是梅兰芳最后一位绘画老师。汤定之既是名画家也是爱国志士,就在梅兰芳迁居上海后次年,他也离开北京,南下上海。上海沦陷后,有汉奸曾出巨款请他绘一《还都图》,遭到严词拒绝,又有汉奸力邀他参加伪政府,也拒不接受。从此,他画松以明志。他有一方印,刻着“天下几人画古松”,自诩画松的高人一等。他还曾于1935年冬作丈二匹古松赠给梅兰芳,画旁题款为:“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俦。乙亥冬雨窗为畹华仁弟补壁,双于道人。定一汤涤写。”他借此画鼓励梅兰芳继续保持古松一般坚韧不拔、历经风吹雨打而宁折不弯的精神。

汤定之擅长画松,梅兰芳自然向他学习的也就是画松,但他并没有放弃画仕女图,只是汤定之是不画仕女的,他便专心摹古,同时结合自己的化妆经验,因而所画仕女别有一番神韵。1936年初夏,冯耿光的夫人施碧颀40岁生日,梅兰芳特别画了一张仕女图为她庆寿。这幅仕女图“神韵淡雅,笔墨简净,是梅兰芳中年的代表作”。

几年后,抗战爆发,梅兰芳迁居香港。因为完全没有了演出,他便有了大量时间学习国画。这个阶段,他最爱画的是梅花和佛像。梅花凝霜傲雪,是宁折不弯坚强不屈的象征;佛像却意味着恬淡平和与世无争。两者是矛盾的,恰如他的心态:既以其一贯的性格向往恬淡平和与世无争的生活,却又在战争烽火下难抑抗争的冲动。他用梅花鼓励自己蓄须明志,他用佛像告诫自己要沉得住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梅兰芳又从香港回到上海。回上海后,他和画家吴湖帆、叶玉虎、李拔可等频繁交往,主要以画仕女图和花卉为主。这个阶段,由于时间的充裕以及对绘画的极大兴趣,他的作品大量涌现。与此同时,由于他长期不能演戏,生活日益困顿,以至于不得不靠典当甚至变卖为生。

梅兰芳决定卖画,是听了朋友们的意见。当时,当他们向他提议卖画时,他一时不能接受,总觉得自己画画,不过是玩票性质,尚不够资格出售。但后来,他经不住大家的一再劝说。既然古墨、旧扇、瓷器都可作为换钱的物件,绘画作品又有何不可?他动了心,决定试一试。

首先,他下苦功习画,朋友们将收藏的陈老莲、新罗山人、恽南田、方兰坻、余秋宝、改七芗、费晓楼的真迹借给他临摹。于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梅兰芳便在书房里铺开了纸。那时候几乎每晚都有空袭警报,晚10点便停止供电,而他习惯于晚上安静之时作画,所以买了一盏铁锚牌汽油灯,就在微弱的汽油灯下,在香片茶的清香中挥毫。

有时,梅兰芳让许姬传留在书房里看他作画。许姬传往往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天已微亮,再看梅兰芳,毫无倦容。有一次,他兴致勃勃地对刚睡醒的许姬传说:“我当年演戏找到窍门后,戏瘾更大,现在学画有了些门径,就有小儿得饼之乐。”虽然他作画上了瘾而不眠不休,但朋友们都担心他长期在汽油灯下作画伤了眼睛,便劝他不要整夜地画,可他却说:“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时候,因为抵抗恶劣环境而谢绝了舞台生活,他的苦闷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前天还有戏馆老板揣着金条来约我唱戏,广播电台又时时来纠缠我,我连嗓子都不敢吊。我画画,一半是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则我真要憋死了。”

1944年端午节,汤定之、吴湖帆、李拔可、叶玉虎、陈陶遗等人聚集在梅宅,对梅兰芳前一段时间的苦练给予了总结,一致认为大有进步。李拔可提议:“何妨开一个展览会。”吴湖帆提议:“和画竹兴趣正浓的叶玉虎合开一个展览会。”汤定之提议:“二人合画梅竹,或者‘岁寒图’。”陈陶遗提议:“找人在画心上题词,以壮声势。”朋友们的热心帮助,梅兰芳极受鼓舞,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依照汤定之“开展览总得有两百件画才像样”的建议,积极作画。

1945年春,梅兰芳和叶玉虎在上海福州路的都城饭店合办的画展正式开幕。梅兰芳的作品有佛像、仕女、花卉、翎毛、松树、梅花及部分与叶玉虎合作的梅竹,和吴湖帆、叶玉虎合作的《岁寒三友图》,还有一些摹作,共170多幅。画展结束后,售出大半。如果包括照样复定的画件,可以说,所有的画作全部售出。其中摹改七芗的《双红豆图》,当场有人复定了5张;《天女散花》图也是抢手货。

这次画展不仅使梅兰芳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也使他对作画加深了自信。不过,他为此也付出了代价。因为就着汽油灯作画,一次不小心手指碰到了汽油灯被烫出了一个水泡,这一烫让他整整一个星期无法继续作画,手指上也留下了一个疤痕,但他以后常常在人面前指着这个疤痕笑道:“这是我在艰难岁月里学画的纪念。”

在他去世后,有关部门举办了一次“梅兰芳艺术生活展览”,在展出的他的遗画中大部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作,其中有一幅《牵牛花》,他在画上题道:“曩在旧京,庭中多植盆景牵牛,绚烂可观,他日漫卷诗书归去,重睹此花,快何如之。”在一幅松树画上,他题了前人诗句:“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另外一幅摹姚茫父的《达摩面壁图》作于1945年春,他在画上题道:“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这几幅画表达了他虽处恶劣环境却“不畏魍魉”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精神品质。

梅兰芳的绘画交际圈里都是文人画家,而在绘画中他最初接触的也是尚平淡而有庙堂之气的北方文人画。对文人画家而言,最重要的题材与最高的趣味和境界便是山水画,尤其是水墨山水,同时还强调书法修养。但梅兰芳终生只画花鸟竹菊与仕女佛像,甚少在山水画与书法上下过功夫。在实践中他明显偏好视觉效果比较强烈的海派绘画,比如花鸟,尤其是设色的梅兰竹菊的小品与仕女佛像上,他的画作主要集中在这些题材之上,其对海派绘画的重视显而易见。海派绘画的题材较之山水画有着更为轻松的可读性,这是缘于上海画派从诞生之初便是服务于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设色梅兰竹菊与人物画具有更鲜明的装饰效果,易为市民阶层所接受。

因此,与梅兰芳在戏曲上的创作相比较,如果说在戏曲中他通过引入更为高雅柔美的昆曲来对京剧进行改造的话,梅氏的绘画从题材到趣味上的选择都可以看出他对南北两派的调和,他的花卉小品在韵味上力求平淡高雅之气,但在构图与设色等视觉效果上大量融入了海派的技法。这也是他能在沪办画展以画为生,轻易就能迎合上海市民阶层趣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无论是戏剧还是绘画,梅兰芳都是注重以南派的艺术来调和并革新北派的艺术,只不过在戏曲上是以“雅”来改造“俗”,在绘画上则是以“俗”来调和“雅”。

人已赞赏
艺术与生活

叶浅予《白描舞姿图册》欣赏

2019-1-26 20:51:36

艺术市场艺术教育

他画一条线就卖了一亿美元,还影响了一代艺术大师!

2019-1-26 20:56:3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