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王无邪(1936年生) 0614 1963年作 风景 水墨 设色 纸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王无邪(1936年生) 尺寸 29.5×56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963年作
估价
HKD  24,000-40,000
成交价
专场 亚洲当代艺术:香港专场 拍卖时间
2018-05-22 开始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8年5月拍卖会
款识:WANG 无邪 63 巴城(右下)
说明 王无邪(中国)
来源
美国 纽约 私人收藏(现藏者直接购自艺术家)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水墨画的发展大概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民国初年的开展期,中国第一代留学海外的艺术家如林风眠、刘海粟、徐悲鸿、潘玉良,虽然他们在海外学习西方油画,但在创作路上也回归至中国媒材,企图以西方的元素增强国画的现代感。第二时期,则从50年代开始,中国第二代留学海外的艺术家,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他们特别受西方抽象表现派影响,开始把国画的元素与西洋画结合,及后至70年代,他们也曾回归水墨画的创作,企图把独特的油画风格延伸至水墨创作。第三期的现代水墨画发展,也是在50年代开展,特别在香港、台湾的华人社会同步踏入一个新的水墨艺术境地。他们的创作仍用国画的毛笔和宣纸,但在构思用笔上,却采用了不少西方抽象画的元素,结果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作风,既与传统国画不同,又与西方的抽象画有别。
60年代水墨画在香港这片英国殖民地上发展起来,诚如李君毅所提出绝对与香港的特殊文化空间,及其「边缘性」、「中间性」的存在特征有密切的关系。香港这块与祖国比邻接壤的小岛,一直存在着西方殖民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强烈冲突,而香港重视思想、言论自由的核心价值,并不曾默然接受西方或盲目认同中国,反而在两种极端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夹缝中,呈现一种独有的「抗衡意识」。香港现代水墨画正是具有这种「抗衡意识」,在中国、西方;传统、现代价值观念差异之间的夹缝中寻求超越对立观念,从而建构自我文化身份。
在香港这个移民城市中,汇集了逃避内地不稳政局的内地艺术家,如早年的油画家余本,以及40、50年代的王无邪、周绿云。自50年代,文学出生的王无邪随现代水墨画开创者之一吕寿琨学画,开展了跨美术与文学的创作,充满诗意的作品同时蕴含批判的力量。王无邪于1961年赴美留学,受现代设计艺术、抽象表现主义所影响。《风景》(拍品编614)便是此一时期探索抽象艺术之创作。1965年,王氏自美学成回港,逐渐成为香港重要的艺术家。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张洹(1965年生) 0631 2007年作 吸烟的佛像(草稿)2 水墨 酱油 纸本

2021-2-22 13:09:50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丁雄泉(1928-2010) 0611 五美图 水墨 设色 纸本

2021-2-22 13:10:0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